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06: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分减分不够减,需要从时退1,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于时间单位的进率60这个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在单位换算上容易出现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借助具体情境能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认读钟表的时间,你能读出这个钟表上的时间吗?
出示教材第5页例2中的钟表图。
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讲解过程:
1.阅读与理解。
从情境图中可知小明7:30分离家去上学,7:45分到校。要解决的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钟面数格子。
a.数小格.
从7:30到7:45,分针一共走了15个小格。即过了15分钟。
b.数大格。
从钟面上看,分针从6走到9共走了三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3个大格就是5x3=15分。
(2)计算。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①因为离家时刻和到校时刻都是7时多,所以不用考虑整时部分,只要求出分针相差的时间即可,45-30=15(分)
②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的时刻,即7时45分7时30分=15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解决问题。
45-30=15(分)或7时45分-7时30分=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3.回顾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7:30过多久就是7:45了,得出的答案是7:30过15分钟就是7:45了。
因此上面的解答是正确的。
小结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格子数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同学们做时间的主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