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1 16:0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中世纪:圣母画
15世纪:圣母画
自由女神
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
14、15世纪
意大利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
意大利: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的背景
在15世纪,欧洲有40%的妇女过着单身生活,妇女卫生和医学的妇产科被视为禁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新兴资产阶级:
追求财富、现世的享乐。
教会统治:
禁欲主义、禁锢人性
世纪黑死病
14

《雅典学院》
“人”
文艺复兴的表现
时间
人物
代表作
特点
“文学三杰”
14世纪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美术三杰”
15世纪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后期代表
15世纪
后期
《哈姆雷特》
《李尔王》
但丁
比特拉克
薄伽丘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讽刺教会,
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    为中心

以    为中心

人文主义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14、15世纪
意大利
16世纪 德国
1517年,教皇决定在整个欧洲兜售大量的赎罪券,以获得维修罗马圣彼得教堂的费用……这些赎罪券承诺赦免“你所有的罪恶、犯罪和放纵……因此,当你死的时候,惩罚的大门将关闭,快乐的天堂之门将被打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马丁·路德
(1483-1546)
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人性的发展——宗教改革
《最后的晚餐》手稿
数学
观察
牛顿
(1643-1727)
伏尔泰
(1694-1778)
14、15世纪
意大利
16世纪 德国
17、18世纪 法国
人文主义中的“人”
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技术
封建教权
封建王权
封建特权
社会现实中的“人”
自由平等
压抑束缚
矛盾
人性的解放——启蒙运动
牛顿的科学研究确立了充分尊重经验事实的理性思维,揭示了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呢?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近代科学引发人们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知识分子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审视王权崇拜和宗教崇拜。
——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专题解析》
伏尔泰
(1694-1778)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主张建立君主立宪。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7-1778)
建立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康德
(1724-1804)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启蒙”》
理性主义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人”如何一步一步地
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古希腊——人性的萌发
中世纪——人性的缺失
文艺复兴——人性的复苏
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人性的发展
启蒙运动——人性的解放
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的理性为本,人文主义精神达到最深刻的境界。
——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专题解析》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本可以最丰富多彩的人的头脑,只存在一种观点和声音呢?
马克思
自由,理性,
依旧是我们的追求。
启蒙,我们依旧在路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