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政以德》课件(26张PPT)—2020-2021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为政以德》课件(26张PPT)—2020-2021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1 06:36: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苏州园林
·苏绣

苏州市花
为政以德
《论语》选读
·
·
·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用北辰星和众星设喻,说明统治者只要实行德政,就能

得到臣民的拥戴
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思考:“政与刑”、“德与礼”,两种施政措施有什么区别?(P5课后练习三)
以法从政与以德从政的区别:
“政与刑”
法家,主张法治,以惩罚为手段;“德与礼”
儒家,主张德治,以教育熏陶为手段。
教民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认为哪一种更好?
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光靠严刑峻法是做不到的,那只能使百姓害怕,却不能使百姓从内心里拥戴你。
要真正获得百姓拥护,必须
靠“德治”,即所谓“以德取心”、“以德服人。”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思考:本章作者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民,后教民”。
强调了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则国不立
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
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治国方略:民信最重
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P5课后练习一)
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
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对谁而说?(统治者还是百姓)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
(1)勤政、守信;(2)节约用度,爱护百姓;(3)役使百姓应不误农时
这是为政以德,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思考
对于攻伐颛臾,孔子列举了哪几条反对的理由?
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
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反对攻伐颛臾,证明了他什么思想?
以德为政
思考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这话想干什么?
推卸责任(开脱自己)。
思考
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
引用名言——既在其位,须谋其政。
巧设比喻——既为辅助,难辞其咎。
思考
对于攻伐颛臾,冉有真的“不欲”吗?如果不是真的,课文中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吗?这说明冉有是个什么样的人?
并非真的“不欲”。
证据是冉有的第三句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说明冉有口是心非。
思考
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内对外各应当怎样做?
对内要:均和安。
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
思考
文中哪一句表现了孔子的远见卓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指出真正目的)
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评析】
这一章的内容是正己,也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评析】孔子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何也?
一则“季氏富于周公”与礼有违;
二则聚敛必剥削百姓,极不人道。
反对过分盘剥百姓,反对横征暴敛。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评析】
本章内容是举贤(去恶)。孔子对冉求的批评。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有若的观点是:
减轻赋税,减轻百姓经济负担。
其核心是:
“富民”思想。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告诫统治者要“正己”。言传不如身教,自古而然。我们须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
上梁不正下梁弯
上行而下效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yǎn
)。”
提问:治理国政采用什么样方法?
【评析】
本章内容是正己、教民。(德政)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
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评析】
本章内容是正己、教民、举贤。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
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14·5南宫适(kuò
)问于孔子曰:“羿(yì)
善射,
奡(à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jì)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
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
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本章内容是正己。(德治)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为政以德,实行德治:
1、重教化,轻刑法。
2、重民,爱民,富民。
3、正己,以身作则。
4、举贤。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
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