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和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测量和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具准备:
三角板、三角形、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找三角形
师:能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吗?
师: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生举例)
师:生活中三角形随处可见,斜拉桥、自行车、学校的篮球架、红领巾、三角尺、七巧板等物体中都能见到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想了解了哪些知识?(生回答)
师:大家所提的知识将在以后学习中一一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主要研究在数学里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带着问题一起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2.画三角形。
刚才大家找了很多三角形,能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
用三角板与直尺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想一想,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可以下去收集几幅作品)
你是怎样画的?
3.定义三角形
(1)投影展示,正面的例子。
师: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你看,这些图形大小、形状都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展示反例,初步形成三角形的特征。
A是不是只要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的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呢?请看这种这组图形。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围成三角形的边应该是三条线段)
B“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同意吗”
老师做了一个图形也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是三角形吗?
③
每相邻2条线段的端点重合。(板书:首尾相接)
所以数学上是这样定义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三角形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呢?你能指一指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分别在哪里吗?
这3个顶点分别是A、B、C,三条边你会读吗?
小结:每个顶点,都有它相对的边;每条边也都有它相对的顶点。
5.教学“试一试”。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那么三角形3个顶点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任意三个点都能画出三角形呢?请看试一试。
请一位同学把题目读一读?
提问:怎么理解“任选3个点”?
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给这四个点分别标上了字母A,B、C、D。
自己在作业纸第2题上试一试,看看选哪些点可以画三角形,哪些点不能画三角形。
(学生画图)
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提问:任选三个点都能画出三角形吗?为什么呢?
小结: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
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分别拉一拉,会有什么结果?猜想一下。
当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不会改变。
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数学源于生活,回到生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物体上都有三角形的结构。
不信你看?都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征。
学校会定期为大家举行地震逃生演习,肯定会为大家讲解到地震三角区的知识,当地震来临的时候,要选择床、沙发等比较牢固的物体旁抱头蹲下,倒下的墙与横梁会与这些牢固物体构成三角区,减小伤害。其实这也蕴含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很多建筑结构中我们都用到了三角形。比如房屋的屋顶的人字梁。
1.出示字梁图。
现在要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应该从哪里量到哪里呢?谁来指一指?
哦?实际上就是量这条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是什么关系呢?
(互相垂直)
那为什么不量这两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人字梁的高就是从这个三角形上面的顶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2.示范画高
我们已经知道了高,那我们怎样画出三角形的高(板书)呢?请大家自学课本第76页.用笔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用波浪线画下来?你学到了什么?
贴线、平移、画高。
小结板书:画高的方法,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板书),向他的对边(板书),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画高时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而且要标上直角标记,写上高)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再回顾下怎么样画高。
请同学们看着图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知道会画高,会判断吗?
四、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看谁的眼睛亮?
三个同样的三角形,同样的顶点,有3个同学分别画了三条线段,谁是三角形的高?为什么呢?
后面的两条都不是,只有这条是!
所以在数学上我们说: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把这句话轻声的读一遍
2.图形变幻
抢答:BC边上的高是——AF
睁大眼睛,现在图形要变了——旋转一下,BC边上的高还是——AF
也就是说不管三角形是水平的,还是旋转的,BC边上的高始终是这条垂直线段。
那要是倒过来呢?还是从底BC边所对的顶点A,作他的垂直线段。
现在会画三角形的高了吗?
光说不练,假把式!
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3、规范画高
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想一想规范的画高要注意什么?
自己完成作业纸第3题。(巡视,搜集正反两方面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投影,是这样画的吗?
刚才老师也搜集了几位同学画的图,第一位同学,画的怎么样?
第二位同学,哪里有些小问题?
你做对了吗?全队的同学请举手!有错的同学改正一下。
简单吧?下面要开动脑筋了!
五、提高练习
1.开动脑筋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提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谁来说?理由?
把掌声送给他!
仔细观察这3条高你有什么发现?(你真善于观察!)
接下来是是一道挑战题?有信心吗?
2.我来挑战
拓展延伸: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六、总结全课
今天的这节课上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