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6单元
第10课
师说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马之千里者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
“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君子生非异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语言表达
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学”和“习”都含有“行”的意思:②“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懂得道理;③“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④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更强调后者。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⑤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⑥这样即使读得很多,还有什么用处呢?”⑦其实,在后人看来,“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⑧宋代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⑨本着“知行合一”为原则,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7.请仔细揣摩下面文段的内容和形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精神生活,可以是慢的,低的,软的。慢得像生长的银杏,因这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低得像广袤的大地,因这低,我们得以丰富充实;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因这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劝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⑦。傲,非也;
囋,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通“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显明。⑤蝡:同“蠕”,微动。
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烦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指经书,先秦“六经”包括。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B.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C.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儒家对小人的定义,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说变脸就变脸,出自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
D.学者,“学”者,觉也,系指通过学问觉悟之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是基础,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②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4.本文在分析说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第3段“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和中的哪些说法意思相近?
阅读课文1~2段,完成题目。
15.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根据印度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B.舟楫:舟,船;楫,划船用具。李白诗有云:“欲济无舟楫。”
C.跬步: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D.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狱九泉之一。在课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1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五、作文
20.《师说》善于运用对比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令文章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二是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三是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四是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请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段。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授道,文中指传授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授宗教思想。D项,古义:在文中指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2.【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D项,判断句。
3.【答案】C
【解析】C项,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4.【答案】C
【解析】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有”同“又”。
5.【答案】D
【解析】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上”“下”,名词作状语。C项“水”,名词用作动词。
6.【答案】(1)② 将“注重实践”与“懂得道理”互换位置 (2)⑤ 将“如果”移至“一个人”前面 (3)⑥ 将“还”改为“又” (4)⑨ 将“本着”改为“以”或将“为”改为“的”
【解析】②不合逻辑。前面说的是“兼有‘知’‘行’之义”,“知”在前,“行”在后;且根据认知,应该是先“懂得道理”,然后注重将其运用在实践中。⑤语序不当。“一个人”在句首,需要统领后面的分句,而后面的分句主语明显不是“一个人”,故“一个人”应该放在“如果”后面。⑥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语意,这里应该是“即使……,又……呢”。⑨句式杂糅。应该是“以……为原则”或“本着……的原则”。
7.【答案】我们得以淡定从容 软得像柔韧的水流 我们得以宽容谦和
【解析】作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段的主要内容和句式特点,然后根据上下文,借助想象和联想补写出空缺的句子。根据“慢得像生长的银杏”“低得像广袤的大地”,可知第二个空缺处应填“软得像……的……”,根据“我们得以丰富充实”,可知第一、三个空缺处应填“我们得以……”,且省略的部分应是由“慢”“软”得出的结论。据此揣摩进行补写即可。
8.【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9.【答案】(1)学不可以已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0.【答案】B
【解析】断句时,通读语段把握大意,然后借助关键词和断句技巧进行排除即可。“君子之学”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宜断开,“也”为句末语气词,应在后面断开,可排除A、C。根据句式的对称性,可排除D。
11.【答案】D
【解析】D项,学者,指求学的人。
12.【答案】C
【解析】C项,“《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意思是“到阅读《礼记》为止”。
13.【答案】①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关键词:“学数”“终”“须臾”“舍”)
②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关键词:“以”“美”“以为”“禽犊”)
14.【答案】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有理有据,说理透彻。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思维严密,观点给人以启迪。“学莫便乎近其人”强调向良师益友学习的重要性,和《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意思相近。
【解析】参考译文: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尚书》《诗经》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记》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所以说,《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经》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记》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所以学到《礼记》就到头了,这可以叫作达到了道德的顶点。《礼记》肃敬而有文饰,《乐记》中正而又和谐,《诗经》《尚书》内容渊博,《春秋》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
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别人没问就去告诉的叫作急躁,别人问一件事而告诉两件事的叫作唠叨。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回声应和原声一样。
学习没有什么比接近良师益友更便利的了。《礼记》《乐记》虽记载了法律制度,却没有详细阐明其中的道理;《诗经》《尚书》虽记载了古代的事理,却不能切合今天的实际;《春秋》文字简约,因而不能使人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效法良师益友并且学习君子的学说,就能培养出崇高的品质,学到广博的知识,通晓天地人间的事理。所以说:学习没有什么比接近良师益友更便利的了。
15.【答案】A
【解析】A项,利:使……快。
16.【答案】B
【解析】B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的诗。
17.【答案】C
【解析】C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文中没有这种说法和倾向。
18.【答案】①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劲疾,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②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19.【答案】正反对比论证。运用四组对比分别从“积”与“不积”、“舍”与“不舍”、“用心一”与“用心躁”三个角度展开论证。
20.【答案】(答案)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欲念,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运筹帷幄,终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