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课件(29张PPT)—2020-2021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课件(29张PPT)—2020-2021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1 07:15: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道


能(成功)

(还要)做
这些事
明知行不通却偏偏去做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释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实现仁政,实现礼治)行不通却偏偏要去做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由此我们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
1.为什么不可为(做)
2.为什么要为(做)
3.为(做)了什么
解读课文
1.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为什么不可为)
(1)陈成子弑简公
弑: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说明社会秩序混乱。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史记》
探究: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
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
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
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鲁哀公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决断权。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为什么?
体现了孔子遵守礼制的思想。
【评析】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得他很愤怒了,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秩序。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2)今之从政者殆而
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天下无道)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像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社会动乱)
(4)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
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的乱世。
统治者各阶层欲望的膨胀和利益的追求导致无视宗法,颠倒伦理,奢侈腐化的行为;
整个社会上行下效,道德混乱。
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在这样的乱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礼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2.从文中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是怎样的世道?
既然已经注定了结果,那孔子为什么还要“为”呢?
在这样的乱世中,其他人是如何看待孔子的“为”的?
人物:
(1)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门、荷蒉者;
(2)孔子、子路。
“知不可便不为者”如何看待孔子的“为”:
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

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楚狂接舆的特征?
狂放不羁、不满现实
有时放高言论、不怕权贵——狂人
有一定的文采和知识,并善意劝告孔子
尊重和劝喻
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大家能猜想谈话的内容吗?
明白接舆的意思,知道从政岌岌可危了,应避祸为是,但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坚持知其不可而为之
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
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桀溺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言下之意是世道如此黑暗,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这是对孔子的怀疑。
长沮、桀溺的特征?
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
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
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为何“怃然”?
朱熹:惜其不喻己意。
对长沮、桀溺的不理解,内心感到悲凉。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
荷蓧丈人
 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
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丈人的特征?
对孔子直接指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第一次见面,老人就留子路到他家里住宿、杀鸡、做黍米饭让他吃,并让两个儿子见子路,可见他是善良、正直的。
荷蓧
丈人
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独善其身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晨门、荷蒉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里有对孔子的讥讽和嘲笑。
②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
实际上也是讽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
孔子曾学琴于师襄,而师襄又称为“击磬襄”,所以,孔子应该也从师襄那里学过击磬。而“歌永言”,既然孔子能够根据音乐而知人之志,知其为人,由此可知孔子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声寄托于音乐之中;荷蒉之人亦能听其音而察其意,亦可谓知音之人。因此荷蒉之人也是一个通晓音律的隐士高人。
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些人都是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或是劝告,或是担忧,或是嘲讽,或是质疑,都表示反对孔子的“为”。
事实上,在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时代不容,世人不解
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同:忧国忧民
异:
孔子济世
(用世)
隐士避世
(独善其身)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带着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修诗书礼乐,薪火相传至今。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孔子:
他有知难而进的智慧,了解社会的明智,坚定的原则,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的担当情怀,力求用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