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李白
酒
文
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孟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
酒 与 李 白
饮中八仙诗(节选)
唐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嗜酒
豪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 与 李 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之意。
题 解——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11年,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期间,诗人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聆听吟诵,领略诗歌豪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愤
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中国的流水文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秋浦歌》
诵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从容、亲切)
(慷慨生悲)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掷地有声
豪气十足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蔑视权贵,难言的惆怅
想通过一醉方休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但愿长醉不复醒”?
所谓的“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心中“愁”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自言管葛竟谁许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
曹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反客为主,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悲、欢、愤集中体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是为诗人所不屑。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一碗美酒。
诗人的愁源于何处?
“且为乐”——“万古愁”
“必有用”——“不复醒”
“必有用”——“不足贵”
“不足贵”——“不复醒”
乐的短暂,愁的悠远
用世与避世的矛盾
渴望仕途与鄙弃权贵
愤慨与无奈
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多数才人的共同命运,所以说是“万古愁”。
追求精神自由
碰 撞
建立丰功伟业
源于生命本体的愁
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反抗秩序;要建功立业,就要向传统妥协,和权贵达成和解。他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结果既做不成孔子,也做不成庄子。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他希望在人生的各个向度上都取得成功,他的理想超越了时代所能忍受的极限。他是不可教训的理想主义者,千古独步的精神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