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好奇之心
走进文学经典
----《红楼梦》导读
一、影响之大:
*世界文学史说为一位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莎学会,一个就是红学会。
*《红楼梦》是“新加坡各初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高级华文课的统一教材,取其前四十回进行教学”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中国人心头的至宝,超过120种版本。
阅读《红楼梦》 的若干理由
*毛泽东1956 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张爱玲,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王蒙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宇宙相通 ……”
二、别名之多:
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石头记》;
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泪记》;
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为《风月宝鉴》;
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十二钗》。
三、作者之悲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xǐ开始,祖父曹寅yín ,伯父曹颙yóng 、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佛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人生主要事件有五:
出生、饮食、
睡眠、爱情、
死亡
《红楼梦》主要写人生五件大事:
一,优美别致、富有哲理意味的 出生
二,多彩多姿、一笔数用的饮食
三,奇思迭出、睿智蕴藉的睡眠
四,荡气回肠、如诗如画的爱情
五,面面生风、寓意深刻的死亡
二,多彩多姿、一笔数用的饮食
吃菜:有暹(xiān)猪、龙猪、汤羊、风羊;糟鹅掌,糟鸭信,烧野鸡炸鹌鹑;牛乳蒸羊羔,风干果子狸;牛舌鹿筋狍子肉,熊掌海参鳟鳇鱼……
饮酒:有金谷酒,屠苏酒,惠泉酒,合欢花浸的酒,西洋葡萄酒…用乌银洋錾自斟壶、十锦珐琅杯或黄杨根整抠大套杯捧上来……《红楼梦》中,提到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有20种,如年节酒、祝寿酒、贺喜酒、待客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真是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喝汤:有火腿鲜笋汤,酸笋鸡皮汤,“磨牙”的小荷叶小蓬物……
62回里芳官私自要的那盒菜里:“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不必讲究做法,光是这描述就足够令人馋涎欲滴了。
一,优美别致、富有哲理意味的出生。
宝玉衔着驱除邪祟、化凶为吉的通灵玉而生。黛玉尚未出世,前身已做足冰雪聪明、死于对爱情渴望的准备,作者的描述像神韵诗,有味外之味:绛珠仙草“长在灵河岸上(寓绝顶聪明)、三生石边(寓为爱生生死死)”,修成绛珠仙子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寓离情苦绪),饥则食蜜青(谐“秘情”,为性格构成要素)果为膳,渴则饮灌愁(谐“惯愁”,为人物个性基调)海水为汤”。
三,奇思迭出、睿智蕴藉的睡眠
贾宝玉走进林黛玉午睡的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缕幽香伴随林黛玉“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感叹从帘内飘出。
薛宝钗走进贾宝玉午睡的怡红院,“仙鹤在芭蕉叶下睡着了”,袭人守侍宝玉绣兜肚,身旁放白犀尘。袭人不失时机外出,宝钗身不由己坐在袭人位上绣鸳鸯戏水,宛如已坐上宝二奶宝座。煞风景的是贾宝玉在梦中喊骂起来:“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不觉怔了”。宝姑娘是气恼?是尴尬?是无奈?是装愚?曹雪芹不写,留下无尽想象空间。
四,荡气回肠、如诗如画的爱情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永不磨灭的魅力之所在。
前世情定→少小无猜→互相试探→情投意合→泪尽天亡是宝黛爱情轨迹;宝玉讨厌仕途经济、,林姑娘从不说这样的混账话,是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石;越爱越吵、越吵越爱,“越大越成了孩子”是宝黛爱情的特殊表达方式;柳絮词、题帕诗……是宝黛爱河的浪花。
枉 凝 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
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五,面面生风、寓意深刻的死亡
秦可卿之死,贾府上上下下都有些疑心;晴雯之死,尤氏姐妹之死,瑞珠触柱而死……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尤氏姐妹、金钏等死得何等惨烈,她们却至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死的,唯有林黛玉是最清醒的一个,最明白的一个,因而也是最痛苦的一个。”
“为《葬花吟》谱写歌曲,前后我居然用了一年零八九个月的时间”。
“有一天,我念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突然想到,这哪里是低头葬花,分明更是昂首问天。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把《葬花吟》写成一首“天问”:是林黛玉这位弱小女子对天发出的呼号、悲鸣、也是对命运的抗争和反叛。”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反复唱了四遍,配器时我还特意加上了就像敲在人们心上一样的咚,咚,咚咚咚咚沉重鼓声,此时,我才觉得终于替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出了一口闷气。
-------87版《红楼梦》音乐创作人王立平
葬? 花? 吟
??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絮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人物的人生五件大事,伴随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在“钟鸣鼎食”的荣国府、“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徐徐铺开,
曹雪芹以对人生的烛照洞见,以独特洗练的文笔,从单调平凡的日常生活,捕捉炫目的人性光环,表现博大的道德关怀,不断给读者阅读惊喜。
课程考核题
1.《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爱情描写有何特点与意义?
2.谈谈你对下列人物(其中之二)形象的看法: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贾政、探春、晴雯。
两题可任选一题,独立完成,10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