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25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课件25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1 07: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怎样分析
论 据
学习目标
1、学习写作议论文时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
2、克服畏难情绪,激发思考、写作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学习方法
从探因、假设、正反的角度分析事实论据,并能灵活运用。
上次作文病例
观点:在逆境中锻炼出来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
发明家爱迪生自小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他努力自学,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刻苦钻研。由于他一天工作12多个小时,比一般人工作时间多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在他97岁时却称自己125岁了。
《逆境造就人才》
主要问题:
1、只叙不议,以叙代议。不能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说理,升华主旨,文章会没有说服力,很难让人信服。
2、议不得法。根据材料提炼出观点后,要么翻来覆去的重复相同的话语,枯燥无味;要么在事例之后,简单的重复一下论点,苍白无力。
3、文不对题。所列举材料与观点不相符,不能支撑论点。
小结: 在议论文中,分析是架起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没有它,论点和论据就不能互相渗透,交融。
本节课主题:
使用论据需要进行分析。

精彩片段一
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照了起来。可是当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
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为它对自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丑,甚至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呢!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完善自己的凭借,就会永远丑下去。由此可见,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之明是多么重要。(《人贵自知》)
一、因果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是一种探究本质的分析方法。
思路: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关键:要善于以问引论,追本溯源,
将思路不断拓深。要紧扣论点。
试一试
时间都去哪了?每天都在日复一日的复制着昨天的生活,难道生活就是复制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时间都去哪了?每天都在日复一日的复制着昨天的生活,难道生活就是复制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扪心自问,如果人活一天,在工作学习中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跟一个废物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等失去后才去珍惜,何不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别让青春在时间面前是匆匆的过客,别整天沉浸在游戏里,幻想着遇到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唯有擦干眼泪,重振旗鼓,勇敢向前,让青春不虚度。

精彩片段二

牛顿之所以取得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假若他只顾自我地孜孜不倦,将他人的智慧结晶抛诸脑后,那么他又怎能挥洒自己的豪情,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角色转换,能使已酿成的智慧琼浆,如醍醐灌顶,为你乃至世界的未来做好坚实的储备。
二、假设分析法

假设论证,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列举或概述事例后提出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观点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其标志性词语:“如果……那么……”、“假如……怎能……”。

思路
1、正面事例——反向假设——强调论点
2、反面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关键:
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
试一试:
假如达芬奇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假如达.芬奇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涂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精彩片段三
化危机为转机要有必胜的勇气,不沉沦,不堕落。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和项羽力量相差悬殊,面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面对兵力几倍于自己的楚军,刘邦可谓危机四伏,尤其是杀气腾腾的“鸿门宴”,更可谓鬼门关。但刘邦面对危机从容不迫,冷静应对,谋臣运筹帷幄,誓死护主。在不利的条件下,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而项羽却刚愎自用,谋臣不能施其谋,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机,反而变主动为被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正是对这一道理的最好诠释。《危机与转机》

三、正反对比分析法
把正面论据(或观点)与反面论据(或观点)对照起来分析。
正反分析,对比鲜明,能起到证明观点、深化观点的作用。
思路:举正反事例+ 讨论正反影响+得出正面结论(即中心论点)
关键:找准事例(紧扣论点,做法不同,结果相反),必须从正反两方面紧扣论点讨论。
观点:凡事在于“为”

  《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运用以上实例采用正反对比分析法分析论证“凡事在于为”的论点。
观点:凡事在于“为”
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达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为”字。穷和尚不达目的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去“为”,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而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只想不“为”,所以,他最终没有去成南海。看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因此,凡事在于“为”。
议论文论据分析常用方法总结:
1. 因果分析法
2. 假设分析法
3. 正反对比法
课外练笔
论点:勤能补拙
论据:
我国明代的张溥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运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反对比分析法”各写一段议论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