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期末模拟测试卷三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期末模拟测试卷三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14: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期末模拟测试卷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8分)
1.(本题3分)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乙醇和14g二甲醚(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8NA
B.12g石墨中,碳碳共价键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Br2单质中含Br原子数目为0.2NA
D.lmolCaO2晶体所含离子总数为3NA
2.(本题3分)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
A.O B.H C.He D.Al
3.(本题3分)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共价键键能解释的是
A.氯化氢的沸点低于溴化氢 B.金刚石熔点高于晶体硅
C.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NH3是极性分子
4.(本题3分)false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92 B.质量数为327
C.核外电子数为92 D.中子数143
5.(本题3分)下列化学式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6.(本题3分)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A.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B.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7.(本题3分)邻、间、对三种硝基苯酚的结构简式和熔点信息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合物
邻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
结构简式
熔点(℃)
45
96
114
A.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H
B.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其熔点低于另两种硝基苯酚
C.对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沸点较高
D.三种硝基苯酚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8.(本题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沸点:CO<N2
C.键角:NH3<H2O
D.S8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9.(本题3分)直接在分子尺度上对分子进行光控制是化学工作者极大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图所示(图中Me代表甲基),分子Ⅰ吸收蓝光(波长435nm)转变为分子Ⅱ;分子Ⅱ吸收绿光(波长530nm)则恢复为分子Ⅰ。已知光的波长越短,光的能量就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alse
A.分子Ⅰ与分子Ⅱ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可逆反应
B.分子Ⅰ中的所有碳原子都是sp2杂化
C.利用蓝光和绿光转换,可有效操控分子中两个联苯臂的相对位置
D.分子Ⅰ比分子Ⅱ的能量高
10.(本题3分)二氧化碳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电子式: B.分子式:CO2
C.结构式:O=C=O D.比例模型:
11.(本题3分)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间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中都存在氢键
C.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D.由于N、O、F的电负性比较大,所以NH3、H2O、HF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12.(本题3分)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13.(本题3分)false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下列关于fal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53 B.核外电子数为78
C.false与false性质相同 D.false与false互为同位素
14.(本题3分)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白球代表Fe,黑球代表Mg)。储氢时,H2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且最近的两个氢分子之间的距离为a n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B点为(false,false,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胞中Fe与Mg的配位数均为4
B.位置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false,false,false)
C.Mg与Fe之间的最近距离为falseanm
D.储氢后的晶体密度为false
15.(本题3分)某小组用温度传感器探究液态物质挥发过程中体系温度变化的大小和快慢。如图a连接装置,将滤纸固定于温度传感器测量端,并插人待测液中使滤纸吸附待测液,待温度示数稳定后,开始采集数据,约10s后取出温度传感器置于空气中放置,采集到的温度变化如图b、图c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b,分子间作用力越弱,气化速率越快
B.由图c,正丁醇气化温差小于乙醚,是因为正丁醇更稳定
C.由图d,X的相对分子量可能小于Y
D.由图d,X、Y可以分别为正已烷、正戊烷
16.(本题3分)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K、L、M均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1丙的溶液中c(H+)=0.1mol?L-1,上述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X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
D.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0分)
17.(本题9分)(1)研究发现,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①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③硝酸锰是制备上述反应催化剂的原料,Mn(NO3)2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还存在___________。
(2)①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1 mo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②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③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8.(本题11分)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下列8种化学符号:①false 、②false、③false、④false 、⑤false、⑥false、⑦false、⑧false。
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 ②H2?③NH4NO3?④K2O2?⑤Ba(OH)2 ⑥CH4?⑦CO2?⑧NaF?⑨NH3?⑩I2
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但在180℃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
(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O-H(g)键,1molO=O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463kJ、496kJ,则O2与H2反应生成2molH2O(g)所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 kJ
(5)质量相同的H216O和D216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2分)
19.(本题1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每个编号代表种元素,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①-⑥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③和④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⑤和⑥的氢化物更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氢化物的化学式);
(4)①~⑥形成的单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常温下,④的气态氧化物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色;
(6)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利用③的单质和ZnCO3,进行火法炼锌的反应,反应中还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请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本题16分)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A、B、C、D、E、F、G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C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false;E元素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是第四周期最多的元素;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
(1)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填“<”“>”或“=”)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
(3)C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___;E3+的离子符号为___。
(4)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
(5)G元素可能的性质___。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大于磷
C.其原子半径大于锗 D.其第一电离能小于硒
(6)活泼性:D___Al(填“>”或“<”,下同),I1(Mg)___I1(Al),其原因是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乙醇和二甲醚(H3C-O-CH3)的分子式都是C2H6O,每个乙醇和二甲醚(H3C-O-CH3)的分子中都含有8个共价键,乙醇和二甲醚的总质量为32g+14g=46g,物质的量为false=1mol,所以共价键数目为8NA,故A正确;
B.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以3个共价键和周围碳原子结合,1个C-C键连接2个C原子,即1个C对应1.5 个C-C键,所以12g石墨中,碳碳共价键数为1.5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 Br2单质为液体,2.24LBr2不是0.1mol,故C错误;
D.CaO2晶体中离子为钙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所以lmolCaO2晶体所含离子总数为2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B
【详解】
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H元素,故B正确;
故选B。
3.B
【详解】
A.氯化氢、溴化氢对应的晶体为分子晶体,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为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
B.金刚石、晶体硅都为原子晶体,熔点高低由共价键键能大小决定,故B正确;
C.氦气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NH3分子构型不对称,所以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false中质子数为92,且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92,质量数为23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据此分析解答。
A.核电荷数为92,故A正确;
B.质量数为235,故B错误;
C.核外电子数为92,故C正确;
D.中子数为143,故D正确。
答案选B。
5.A
【详解】
A.CaC2中含有Ca2+和Cfalse形成的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同时含有C原子和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A符合题意;
B.硫酸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二氯甲烷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键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铝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A
【分析】
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故n-1=2,解得n=3,故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Y为S元素,由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O元素,Z为Se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
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故n-1=2,解得n=3,故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故A错误;
B.Y为S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B正确;
C.X为O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只有2两种金属元素,含有6种非金属元素,含非金属元素最多,故C正确;
D.Z为Se元素,是3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故D正确;
故选A。
7.D
【详解】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H的电负性最小,则O、N、C、H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H,A项正确;
B.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对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间硝基苯酚既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又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沸点介于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之间,即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其熔点低于另两种硝基苯酚,B项正确;
C.对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C项正确;
D.三种硝基苯酚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D。
8.D
【详解】
A.4s能级能量低于3d,所以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价电子排布图为,A错误;
B.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然相同,但CO为极性分子,N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CO的沸点更高,B错误;
C.NH3和H2O分子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但N原子只有一对孤电子对,而O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有较强的排斥作用,所以NH3分子中键角更大,C错误;
D.S8的分子结构为,每个S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2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sp3杂化,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C
【详解】
A.分子Ⅰ与分子Ⅱ之间的相互转变条件不同,因此该转化过程不是可逆反应,故A错误;
B.分子Ⅰ中甲基(Me)上的碳原子为sp3杂化,故B错误;
C.分子Ⅰ和分子Ⅱ中联苯臂的相对位置不同,因此可通过蓝光和绿光转换实现操控分子中两个联苯臂的相对位置,故C正确;
D.分子Ⅰ转化为分子Ⅱ时吸收能量相对较高的蓝光,而分子Ⅱ转化为分子Ⅰ时吸收能量相对较低的绿光,由低能量分子转化为高能量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较多,说明分子Ⅰ比分子Ⅱ的能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A
【详解】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A用语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CO2,B用语正确;
C.二氧化碳中C与O之间有2对共用电子对,即存在C=O,结构式:O=C=O,C用语正确;
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且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比例模型:,D用语正确;
答案为A。
11.C
【详解】
A.水中的氢键存在于水分子间,每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可以形成两个氢键,A正确;
B.无论是冰还是水,其中的水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只是冰中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较多,B正确;
C.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稳定性由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所决定的,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无关,C错误;
D.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的氢化物易形成氢键,由于N、O、F的电负性比较大,非金属性强,所以NH3、H2O、HF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D正确;
本题选C。
12.D
【详解】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是0族元素,A项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或副族元素或第Ⅷ族元素,如He、Zn、Fe,B项不符合题意;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可能为主族元素,如O,可能为零族元素,如Ar,也可能是副族元素,例如锌等,C项不符合题意;
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是第ⅤA族元素,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3.D
【详解】
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1-53=78,A说法错误;
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53,B说法错误;
C.false与fals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C说法错误;
D.false与fals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14.C
【详解】
A.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距离Mg原子最近且相等的Fe原子有4个,即Mg原子的配位数为4,距离Fe原子最近且相等的Mg原子有8个,故Fe的配位数为8,A项错误;
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推测得知,位置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false,false,false),B项错误;
C.氢气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且最近的两个氢分子之间的距离为anm,该晶胞参数为falsenm,Mg和Fe之间的最近距离为体对角线的false,则Mg与Fe之间的最近距离为falseanm,C项正确;
D.氢气分子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个数为false,Fe原子的个数为4,Mg位于体内Mg的个数为8,储氢后的晶体化学式为FeMg2H2,根据false,储氢后的晶体密度为false,D项错误;
答案选C。
15.B
【详解】
A.分子间的作用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由图b分析可知,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量: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则气化速率: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越弱,气化速率越快,A正确;
B.正丁醇与乙醚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正丁醇气化温差小于乙醚,是因为正丁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与稳定性无关,B错误;
C.影响气化温差的因素除了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有关外,还与氢键有关,可能X的相对分子量可能小于Y,但X分子间存在氢键,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正已烷大于正戊烷,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正已烷>正戊烷,则气化温差正已烷<正戊烷,由d图可知气化温差Y>X,所以X、Y可以分别为正已烷、正戊烷,D正确;
答案选B。
16.A
【分析】
0.05mol?L-1丙的溶液中c(H+)=0.1mol?L-1,则丙为二元强酸,K、L、M是三种氧化物,甲是固体,则丙应为H2SO4,甲为C,K为SO2,它能与H2O、O2反应生成H2SO4,从而得出乙为O2、L为H2O、M为CO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X、Y、Z分别为H、C、O、S。
【详解】
A.W、Y、X分别为H、O、C,H的电子层数最少,原子半径最小,C、O为同周期元素,C的原子序数比O小,则原子半径C>O,从而得出原子半径:H<O<C,A正确;
B.Z、Y、X分别为S、O、C,元素的非金属性:O>S>C,B不正确;
C.W、Z、Y分别为H、S、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C>H,C不正确;
D.K、L、M分别为SO2、H2O、CO2,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常温下水呈液态,沸点最高,D不正确;
故选A。
17.sp sp3 H2O>CH3OH>CO2>H2 四种物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水与甲醇是极性分子,且分子间都存在氢键,水分子中氢键比甲醇多,二氧化碳与氢气均为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 离子键和false键 sp3、sp2 9NA H<C<O 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丙酮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详解】
(1)①CO2的结构式是O=C=O,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false,故杂化方式为sp杂化;CH3OH中,碳原子连有4个共价单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②四种物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沸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包括范德华力与氢键,范德华力主要考虑分子的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水与甲醇是极性分子,且分子间都存在氢键,水分子中氢键比甲醇多,二氧化碳与氢气均为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故沸点由高到低:H2O>CH3OH>CO2>H2;
③硝酸锰是离子化合物,故存在离子键,在false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false,N为sp3杂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的5个价电子除去形成σ键的三个电子,还有未成键的2个电子,它与3个O的未成键电子,加上得到的一个电子,形成4中心6电子false键;
(2)①单键都是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所以甲基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羰基中碳原子形成3个σ键,均没有孤对电子,甲基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羰基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用sp2杂化;丙酮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2个碳碳单键,1个碳氧双键,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所以分子中含有9个σ键,所以1mo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9NA;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氧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碳元素的电负性,而碳和氧在氢化物均表现负化合价,所以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电负性均比氢元素的电负性大,故电负性由小到大顺序:H<C<O;
③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丙酮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
18.6 ④ ⑦ ④ ③⑤ 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84 8:9
【详解】
(1)核素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则有③false、④false 、⑤false、⑥false、⑦false、⑧false6种核素;同位素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④false、⑦false互为同位素;
(2)①O2、②H2、⑩I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⑥CH4、⑦CO2、⑨NH3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③NH4NO3、⑤Ba(OH)2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④K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⑧NaF只含有离子键;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④;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③、⑤;
(3)氯化铝熔点为190℃,但在180℃就开始升华,其熔点低、易升华,为共价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时不导电,可验证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旧键的断裂吸热,新键的形成放热,则2molH2O(g)的?H=436×2+496-463×4 kJ/mol=-484 kJ/mol,生成2molH2O(g)所释放的热量为484 kJ;
(5) H216O分子量为18,含有种子数为8,D216O分子量为20,含有种子数为10,质量相同时,中子数之比=false×8:false×10=8:9。
19.C N HF Al 蓝 false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Na元素、②是Al元素、③是C元素、④是N元素、⑤是F元素、⑥是Cl元素。
【详解】
(1)C能形成4个共价键,有机物中都含有C元素,C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C和N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的是N;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HF比HCl稳定;
(4)铝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是Al;
(5) NH3是碱性气体,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NH3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6)C和ZnC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CO,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alse。
20.> false 3s2 Fe3+ d 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A > > Mg元素3s能级为充满结构比较稳定
【分析】
A、B、C、D、E、F、G七种元素属于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false,false,所以A是N元素;C元素为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C是F元素,所以B是O元素;D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所以D是false元素;E元素形成的正三价离子的false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则E的原子序数是false,即E是false元素;F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是第四周期最多的元素,则F是Cr元素;G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则G是false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1)A是N元素,B是O元素,C是F元素,氮元素原子的false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故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false,故答案为:false;
(2)D为false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基态fals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false,故答案为:false;
(3)C为F元素,E是false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基态F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false的离子符号为false,故答案为: ;false;
(4)F为fals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false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false或false,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5)G为false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其电负性小于磷元素,原子半径小于锗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硒元素,故答案选A;
(6)元素D为false,活泼性:false;因为false的false轨道处于全满状态,比较稳定,而false的false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较不稳定,容易失去该电子,故第一电离能:false,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