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时光是美丽的,它的美丽来自天真,自藏在心底的小小的秘密。“盼”的意思是盼望,急切地等待,它表示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盼”有时就是我们心中的秘密。它让人心急火燎,让人茶饭不思,让人欲罢不能。本文以“盼”为题,告诉我们,它要为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童年小故事。
盼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教学课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喧闹、理直气壮”等词语。
3.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重点)
4.学习作者围绕一个“盼”字,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写作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目录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EXERCISE NAVIGATION
第四部分|习题导航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
作家简介
资
料
铁凝: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小说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丹麦文、西班牙文等文字。
资料链接
资
料
雨:云中降落的液态降水物。由雨滴组成。主要由云中冰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液态水滴直接碰并增大下降而成。雨滴直径大于0.5毫米(包括毛毛雨滴)。
雨衣:一般指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雨衣适用的防水
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等。现代的雨衣防水布料注重透气性,
常用的有特制尼龙等。透气型雨衣利于人在穿着防雨时湿热的
水汽从雨衣内散出,增加其舒适感。
WORDS AND PHRASES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写字表
字
词
篷
缩
疯
瓦
柜
喧
袖
嚷
酱
唇
蹦
梯
甩
词语表
字
词
袖子
情况
斗篷
瓦蓝
衣柜
遮盖
喧闹
预报
讲座
酱油
楼梯
嘴唇
逗引
同音字
字
词
xiù
péng
fēng
chún
袖
(
)
袖筒
篷
(
)
斗篷
疯
(
)
发疯
唇
(
)
嘴唇
绣
(
)
绣花
棚
(
)
车棚
封
(
)
信封
淳
(
)
淳朴
秀
(
)
秀丽
蓬
(
)
蓬乱
枫
(
)
枫叶
纯
(
)
纯真
宿
(
)
星宿
膨
(
)
膨胀
丰
(
)
丰满
醇
(
)
醇香
多音字
字
词
巧记:在一个满天星斗( dǒu )的夜晚,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当年发生在附近山上的一次战斗( dòu )。
斗
dǒu:斗篷 满天星斗
dòu:斗争 战斗
巧记:他穿着一身干( gān )净的衣服在干( gàn )脏活儿。
干
gān:干燥 干净
gàn:树干 干练
多义字
字
词
张
① 展开、打开。例:张嘴 张开
② 陈设,铺排。例:东张西望
③ 扩大,夸大。例:虚张声势
④ 看,望。例:东张西望
⑤ 商店开业。例:开张 新张
⑥ 量词。例:一张纸 两张床
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例:妹妹穿着一件红色的斗篷。
(dǒu péng)
斗篷
词语释义
字
词
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例:微风吹过,树叶儿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xī xī sū sū)
窸窸窣窣
瓦蓝,蔚蓝色。指天空的颜色,纯净但又璀璨的蓝色。
例:秋天到了,天空瓦蓝瓦蓝的,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玻璃。
(wǎ lán wǎ lán)
瓦蓝瓦蓝
喧哗热闹。
例:一阵喧闹声从小区大门口传了过来,我扭头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做广告呢!。
(xuān nào)
喧闹
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例:他拿着作业本回到了座位,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谁也没听清。
(dū nang)
嘟囔
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
例:望着那满天星斗,我又一次开始了幻想。
(mǎn tiān xīng dǒu)
满天星斗
蒜的花轴,嫩的可以吃。
例:那蒜薹一入热油锅,一阵香味迅速溢了出来。
(suàn tái)
蒜薹
泛指各种日用器物。
例:带着这些瓶瓶罐罐,我们的行动怎么可能迅速?
(píng píng guàn guàn)
瓶瓶罐罐
形容很满。
例:过往的车子,都满满当当地载着建筑材料。
(mǎn mǎn dāng dāng)
满满当当
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例:做完作业,我只好一个人逗引着家里的小猫玩儿。
(dòu yǐn)
逗引
一种玉石,有各种颜色,可用作磨具,也可用作装饰品。
例:阳光下,他手腕上的那串玛瑙发出迷人的光芒。
(mǎ nǎo)
玛瑙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例:“你这样做就是不对,没有车子也不能闯红灯!”他跑到队伍前,理直气壮地说。
(lǐ zhí qì zhuàng)
理直气壮
没有一点声音。
例:值日生还没到,他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去了包干区。
(bù shēng bù xiǎng)
不声不响
近义词
字
词
喧闹
喧哗
同
词
例
都有声响大的意思 。
“喧闹”侧重于热闹,中性词。
上课铃声一响,喧闹的教室立刻肃静了。
异
“喧哗”侧重于杂乱,略带贬义。
校园里请勿大声喧哗。
辨析
—
遮盖
遮挡
—
生怕
担心
—
浸湿
浸润
—
喧闹
喧哗
—
飘游
飘移
—
满天星斗
繁星密布
—
逗引
逗弄
反义词
字
词
—
喧闹
平静
—
兴奋
沮丧
—
满满当当
空空荡荡
—
理直气壮
理屈词穷
—
小心翼翼
粗心大意
词语搭配
字
词
(预测)行情
(预备)功课
(预防)疾病
(预报)天气
(爽朗的)笑声
(干爽的)衣服
(爽快的)性格
(凉爽的)空气
原来
① 开始的时候,从前。
例:现在的日子比原来好多了。
② 起初的,没有经过改变的。
例:他们家还住在原来的地方。
多义词
字
词
② 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例:我说夜里怎么这么凉快,原来是下雨了。
TEXT SCENER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递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13 盼
1
2
3
简明扼要地交代雨衣的来历。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新雨衣的优点,为下文的“盼穿雨衣”埋下伏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对新雨衣优点的最佳表达。
写“我”对新雨衣的爱不释手,又一次为下文盼下雨,盼穿雨衣作铺垫。
这是盼望的开始。
对天空的描写,衬托出“我”内心的焦急。
描写雨衣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我”心中的企盼。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
4
段解
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我”盼望变天,渴望下雨,希望自己能够有穿新雨衣的机会。
第一部分
(第1-3自然段)写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开始盼着下雨。
两个问句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满和“怨恨”,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把内心的盼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句一是将“我”与行人作对比,二是用雨点儿打在头上却觉得是“最美的事”这种反常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内心的喜悦——终于要下雨了,终于有机会穿新雨衣啦!
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5
6
7
8
9
10
11
“兴奋”“甩打着”“大步跑”几个词把“我”内心的兴奋表现得生动形象。
“嚷”字表明了“我”内心的急迫,多么希望妈妈让“我”穿着雨衣出去呀!
“可是”“还”写出“我”内心的失望,反衬出内心的渴望。
想着法子找理由,表明“我”内心的“盼”。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2
13
14
15
16
为了穿新雨衣,竟然到了不惜撒谎的程度,可见“盼”的心情之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雨点声的迷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内心的焦急。
这是内心的想法的直接抒写,“还有雨可下吗”是担心,“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是希望。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
17
18
段解
通过环境描写与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我”对穿新雨衣的念头的执着。
第二部分
(第4-17自然段)写一天放学后,终于下雨了,“我”找了各种借口想穿上新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描写了雨后景色之美,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灯下马路和小杨树的迷人风姿。
一个“可”字又将关注点拉回到了“穿新雨衣”的渴盼之中。
描写了雨后景色之美,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灯下马路和小杨树的迷人风姿。
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9
20
第三部分
(第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这里写出了“我”愿望实现的欣喜若狂。“要从嗓子里蹦出来”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喜悦之情。
“几步”“理直气壮”“冲”等词语使“我”内心的盼望一览无余。
用内心的感觉写出“我”穿着雨衣的喜悦。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雨点儿,其实还是在表达内心的喜悦。
结构图示
课
文
试穿新雨衣盼下雨
寻找机会穿新雨衣
穿是新雨衣喜开怀
《盼》
童真童趣
天真无邪
课文记述了“我”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最终实现愿望——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对雨天的渴盼和穿着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表现了童真童趣。
感悟:读完本文,“我”想穿上新雨衣出去走走,去享受新雨衣带来的快乐,却又不想直接提出要求时的那份焦急、那份急迫,让人忍俊不禁。
主题思想
课
文
疑难探究
课
文
课文以“盼”为题,讲述了“我”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最后终于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事。课文是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盼”这一中心意思的?
探究:课文的中心意思是“盼”,但全文没有直接说明这个意思,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这一主题。
“我”先是盼着变天,甚至抱怨太阳,抱怨天气预报;
当天气变化时,“我”放慢了脚步,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当看到雨后的景色时,“我”想到的却是雨点儿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的情景。
正是这些心理活动让人感受到了“我”心中对穿上新雨衣的渴盼之情
心理活动
初得雨衣时,“我”立刻穿上,“在屋里走来走去”,以至于“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也不知晓;
当终于下雨时,“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找了所有能找的借口,甚至不惜撒谎。
这过程中的语言、动作描写把一个天真活泼、心急火燎的少年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极好地诠释了“盼”这一主题。
行动、语言
紧扣内心情感,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盼”,盼下雨,盼穿新雨衣。作者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意思,以时间为序,紧紧抓住人物内心变化,逐步推进,引人入胜。课文先写有了新雨衣,“我”异常欣喜,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于是“我”先是盼下雨,天却总是“瓦蓝瓦蓝”“满天星斗”;好不容易下雨啦,该达成心愿了吧,然而“我”还是不能穿新雨衣出行,“我”找了很多借口,最终只能“望雨兴叹”;就在“我”失去了耐心,放弃了想法时,事情却有了转机,最终“我”终于可以穿新雨衣啦!读着这样的文字,读者的心也随着事情的推进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期盼,时而失落,让人不读到最后不能停下来。
写作特点
课
文
EXERCISE NAVIGATION
第四部分|习题导航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习题导航
课
文
答案:课文通过试穿新雨衣后盼下雨、寻找机会穿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喜开怀这些事例,极好地表现了“盼”这一中心意思。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习题导航
课
文
答案:课文多处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一是天晴时:“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二是刚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三是寻找机会时:抱怨妈妈“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找借口“生怕雨停了”,担心“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希望“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看到雨后景色又心想:“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这些心理活动生动具体地展现了“我”对穿上新雨衣到雨中去行走的渴盼。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知识积累
课
外
描写儿童的四字词语
>
天真烂漫
天真活泼
率真可爱
天真无邪
两小无猜
朝气蓬勃
知识积累
课
外
和儿童有关的诗句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杨万里《舟过安仁》
知识积累
课
外
小古文
>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他的母亲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集市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跟他开玩笑。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于是,曾子便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