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1 10: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
教材分析
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互补与融合,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学习《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2.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3.学会通过媒体来获取信息。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围绕新闻事件,开展调查,井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信息,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挥多种媒介在宣传功能上的优势,确定宣传主题、目标受众和媒介种类,进行传播。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设计宣传方案,拟写宣传语,确定媒体使用策略,有计对性地进行设计,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课前准备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生活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互补与融合,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来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善用多媒介
  一、必备知识积累
  1.多媒介
  多媒介,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影像和声音,多媒介首先是一种技术的指称,除了计算机,多媒介包括多种新生的影像媒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生的影像多媒介有DV、网络播客、网络博客、手机电视、电子游戏等。
  2.网络播客和网络博客
  网络播客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以互联网为信息存储和交换的场所,进行数字声讯节目的预定、下载和制作上传的媒介技术,用户可以将预定的节目下载到私人播放工具上收听,不用再按时按点地等候传统媒体节目的播出,用户还可以自己录制音频上传与其他用户分享。
  网络博客偏向于文字、图片和视频文件的上传与分享,“博客”之后的“微博”实际上是对前者的部分功能和窗口进行修改的产物——使主界面从私人界面转向体现交互性的公共界面,以时间轴为依据显示用户更新的信息,同时加入更多互动功能。这些改变突出了交流的即时性和快捷性,使“微博”及自媒体用户群迅速扩充。
  3.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释,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
  4.书评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有见识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
  作用:书评作用于读者,首先在于它的信息功能,也就是说为读者选择图书提供参考,这就要求它把图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读者;其次在于它的中介功能,即让读者在阅读行为实施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以使阅读具有针对性,这又要求它点明图书的精要所在;最后在于它的导读功能,此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读者在阅读时,对所读图书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考,二是向读者推荐优秀的图书,这自然就要求它必须准确地反映书的内容,并在众多的出版物中遴选书评的对象。
  内容:凡与作品、作家有关的都可以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发表意见:可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对作家的创作经验、人品学识进行总结评述;可以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可以对作品本身的得失从各个角度进行议论;可以结合作品的评论,探讨各种美学问题等等。
  5.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互相联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于万维网(WorldWideWeb),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单独提起互联网,一般都是互联网或接入其中的某网络,有时将其简称为网或网络(Network),可以通讯、社交、网上贸易。
  6.微生活
  所谓“微生活”是指随着微博等新媒介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微”“秒”的变化,即在网络化的基础上使生活“短、平、快”,突出的代表是“微博”参与面的迅速扩张,“微小说”的广泛参与,网络自拍视频、短剧等。这种生活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此,反对者提出应崇尚“慢活”“乐活”,提出减少与媒体接触,放慢生活的脚步。专家建议面对庞杂“微”信息潮,年轻人应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明确生活、家庭、事业所追求的目标,调适自我,使生活逐步走向常态化、有序化。
  二、关键能力训练
  1.对多媒介传播效果的评估技巧
  评估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评估传播对象接触媒介的效果;
  2)评估媒介影响传播对象的效果;
  3)评估传播目标实现的效果(程度);
  4)评估受众需求满足的效果(程度)。
  2.书评技巧:三步骤、三注意
  三步骤:
  1)介绍:是指对所评的书的内容做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评价:可以是总括全书作鸟瞰式的评述,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细部作画龙点睛式的点评。
  3)推荐:这是书评的结尾,有好书与读者共享的意思。
  三注意:
  1)注意评价的科学性。
  2)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3)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3.活动规划例说
  自媒体使用交流会提纲
  1)交流主题。多媒介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使用。
  2)交流目的。了解同学们使用多媒介情况。
  3)交流对象。班内全体同学
  4)交流问题。
  (1)是否在多媒介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微博等?
  (2)在网上发表了哪些文章,点击率如何?
  (3)多媒介的使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4)自己今后在完善多媒介的使用方面有什么打算?
  5)交流方式。
  可在老师的主持和指导下,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自由发言等方式。
  三、反馈评估
  1.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善用多媒介,目前中学生有手机的特别多,请你谈谈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弊端。
  参考答案: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弊端:第一,学生经常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听歌曲、阅读网络小说等,严重影响学习和休息,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手机上网使学生不能抵制不健康的网络信息,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第三,手机易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钱和话费,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第四,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第五,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有些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或网上查询获取答案。
  2.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越来越依赖网络环境。它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请你结合自己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说说互联网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参考答案:(1)当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能自己解决时,我百度一下,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和解析;(2)我在网络上读小说、发表言论和文章;(3)我在微信或QQ上和好友视频、打字或音频聊天;(4)我用QQ邮箱给好友发送信件;(5)我在网上购买我需要的商品等。
  3.课下阅读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一书,谈谈你对“数字化生存”状态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数字化生存”状态之我见
  作者认为,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生存状态,即以数字化形式显现的存在状态;还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即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的全新生存方式,是数字化环境中所发生的行为的总和。对于书中阐述的很多观点,我自然也有一些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数字化提供给人类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的生存时间,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信息膨胀的今天,随着人类社会对于信息高速处理和运用的需求,数字化正在电子通讯、生化工程、医药应用、教育科研、国防军事等各种领域里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其次,数字化改变了人类沟通交互方式和地球生存距离。人类积累的文明通过网络和数字化,你会发现,这是一所大型图书馆,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你可以自学、进修、搞研究。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在这里建立了虚拟大学,这个网校没有具体的校址及办公楼、教学楼,只有自己的网址、教学的内容。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先交费,获取密码后,打开网址可以听到名师的讲解,并且可学到各门功课的知识,还可以咨询各种疑难问题。
  再次,数字化改变了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网上数字化资源或书屋的存在,正是包容性的一大体现。比如,我浏览着书屋里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理念的文字,努力学习着《黄金时代》的浪漫、《成功经理人》的理念……更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网上看书,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人生,不必把家堆成仓库才能有坐拥书城的喜悦,也不必在公共图书馆正襟危坐才能分享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网络,你尽可以半夜三更、衣衫不整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研究东西。从文学到音乐,从美术到摄影,从新闻到广告,它像是个“潘多拉的魔盒”无所不包,拥有着你想之不尽、数之不竭的珍宝,而我的那台电脑俨然就成了一个窥探上帝秘密的窗口,这让我感觉到网络的深邃。
  假如有一天,当你一觉醒来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两个数字:0和1,你会感到奇怪吗?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我们的社会确实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样的转变,而我们本身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的趋势,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依赖这种变化。这就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为我们勾勒出的一幅数字世界的前景素描和建立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