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四季的歌》中的一首演唱曲目,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有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色彩,和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换了活泼的情绪;
2.熟悉三拍子的节奏,表现三拍子“强 弱 弱”的的律动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难点:流畅地唱好“强弱弱”的节奏感,准确唱出附点节奏。
教师准备:PPT课件、钢琴、教学道具等。
导入
1、看PPT出示图片,看一看小朋友们在干嘛?(捉迷藏)
2、创设情境:有四个小朋友想带你们玩音乐中的捉迷藏,你们欢迎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二、寓教于乐
1、初次聆听: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师范唱)
学习三拍子:
(1)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2)请同学起来打拍子并给予纠正;
再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学唱歌曲。跟琴逐句学唱歌曲旋律,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把握歌曲整体风格。
多形式练唱,加强学习。(师生接龙唱,开火车唱、分组演唱等)。
情感处理。
师:你们在玩捉迷藏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这首歌曲呢?(1)前半部分:轻轻地、蹑手蹑脚(轻巧、有弹性)(2)后半部分:发现了所有人藏在了什么地方,很开心(欢快、热情洋溢)
6、指导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绪。采用连贯、对比的方式演唱难点乐句,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准确掌握整首歌曲。)
三、想一想,编一编
1、想一想,创编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师生讨论选择最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沙锤,师生合作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感受合作创编的乐趣。)
四、拓展结课
1、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爱护环境。
2、教师小结,结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