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1.2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13: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宠物狗为什么要定期打预防针?
人一旦被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狗咬伤,就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1、皮肤
①皮肤能够阻挡外界的病原体侵入人体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1、皮肤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2小时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
资料分析:
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
②皮肤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1、皮肤
第一道防线:
2、黏膜
(消化道、口腔等器官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
黏膜的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2)功能:
第一道防线
(1)组成: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酶等)有杀菌作用。
皮肤和黏膜
讨论:
1. 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侵入人体?
人体皮肤、黏膜受损;
人体虚弱;
免疫力下降。
2. 侵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第二道防线:
1、溶菌酶
(一种杀菌物质。广泛位于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溶菌酶
病菌
杀菌、消炎、抗病毒
吞噬细胞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
2、吞噬细胞
(白细胞的一种)
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思考: 吞噬细胞分布在什么地方呢?结合白细胞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想一想,当我们的皮肤受伤,病菌侵入后,会出现红肿现象,这是为什么?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存在于血液、组织器官等)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2)功能:
第二道防线
(1)组成: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这两道防线具备什么共同特点?
3.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
1.人生来就有;
2.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
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1)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结
脾脏
胸腺
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免疫器官:
(2)功能:产生抗体,
清除病原体
胸腺
脾脏
淋巴结
免疫器官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刺激
产生
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结合
吞噬细胞
促 进
(清除抗原,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 )、移植器官、异体组织等异物。
抗体:
抗原: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讨论: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则容易患病。
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举一反三
人体第三道防线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后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特点
获得途径
作用
联系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免疫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

后天逐渐形成,非人人都有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皮肤 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
病原体
病原体
病原体
病原体
(淋巴细胞)
抗体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
二、免疫的功能
广义上: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防御功能
功能:
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功能:
自身稳定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功能:
免疫监视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器官移植
过敏反应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花粉、海鲜等)。
过敏反应:
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发生的反应。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预防措施:
  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HIV大量吞噬、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
四、艾滋病(12.01)
HIV病毒的危害性在哪里?
  它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
艾滋病流行的具体环节是什么?
大多数人
艾滋病患者(携带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病原体:
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的预防途径
1、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
3、阻断HIV的母婴传播途径。及时进行治疗及胎儿预防性治疗。
2、切断HIV传染的性接触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三、计划免疫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乙型病毒性肝炎
接种的主要疫苗
麻疹
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
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百白破疫苗
计划免疫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四苗免疫”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免疫的意义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阻挡、杀灭、清扫
第二道: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溶解、吞噬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二、艾滋病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三、计划免疫
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