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下册第56~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案与图形之间的关联,初步感知图形的拼组,并能运用图形的拼组创设图形和图案。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拼组、拍照上传、汇报交流以及小组创作,
深化认识图形的拼组的变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在活动中增强探索学习的乐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探索发现图形拼组的关联,自主创编。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引入新课
1.学习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活动就让我们从观赏这幅画开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引入:原来这幅画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拼组而成的。
提问: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1)同桌互说,师巡视。
(2)指名汇报。
小结:同学们,真是好眼力!通过观察,一一找出了相应的图形。
启发: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指名说,随机渗透思想教育。)
提问:如果让你来拼,你想拼什么?需要用到哪些图形?(指名说)
2.小结揭题
刚才我们通过观赏一幅画,发现了图形,图形通过拼组就构成了一幅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拼组。
3.我会数
谈话:课前。老师还拼出了这样的一组图,请你来数一数每种图形各用了几个?
学生自主在平板操作完成,师巡视。
集体校对。追问:你是怎样数的?
二、探索方法,学习拼组
过渡:其实,说到图形的拼组,“七巧板”便是其中的一种比较好的工具。
课件出示:七巧板
1.拼图形
(1)学生自主拼图形,并拍照上传。
(2)展示交流。
(3)自主选择,在线答题。
过渡:利用七巧板,不仅可以拼图形,还可以拼图案。
2.拼图案
(1)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小鱼和运动中的人。
(2)利用七巧板自主拼组,拍照上传。
(3)展示交流。
三、自主创编,运用拼组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幅画呢?好,先小组讨论下你们打算画什么?怎么画?商量好后,请在组长的带领下,到大屏操作。
1.分组操作
2.欣赏、分享
四、总结回顾,升华认知
1.回头看: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拼组,你有什么收获呢?(指名说)
2.总结:
通过观察交流,发现了图案与图形之间的变换,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便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