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3.7 压强 知识梳理+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 3.7 压强 知识梳理+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17:38:12

文档简介

3.7压强
知识点一
压力
1.压力的定义
⑴定义:
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是一种弹力:压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2.压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要
相互接触
,并且相互挤压而发生
弹性形变

注意:接触的物体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压力。
3.压力的特点
⑴压力作用在
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
垂直
并指向
受力物体

⑵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4.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压力
重力


产生原因
物体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力的性质
弹力
引力
施力物体
产生压力的物体
地球
力的作用点
受力
物体的表面上
物体的重心上
力的方向
与接触面
垂直
,指向
受力物体
总是竖直向下
力的大小
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与物体
质量
成正比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使附近的物体落回地面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


当物体孤立静止不动地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时:在竖直方向上

重力

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压力

支持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③在数值上,压力
=
重力(填“<”、“=”、“>”)。
5.画出下列各图中的压力示意图并计算压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G)
F压
F压
F压
F压
A.F压=
G
B.F压=
G+F
C.F压=
G-F
D.F压=
F-G
E.F压=
F
F.F压
<
G
(填“<”、“=”、“>”)
典型例题
例1.下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例2: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重10牛,受水平力F=20牛作用,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则木块对墙面的压力为 
牛,对墙面的压强为 
帕。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牛,方向为 
.当增大压力F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
知识点二
压强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⑴由图甲、乙可得出结论:
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条件下,
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由图乙、丙可得出结论:
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有关。
⑷压力的直接作用效果是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决定的。
2.压强
⑴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⑵压强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⑶压强的计算公式:
①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②用字母表示公式为
p=

变形公式为
F=pS

S=

⑷压强的单位:
①压力的国际制单位是
牛顿

面积的国际制单位是
平方米

②压强国际制单位是
帕斯卡
,简称

,符号为
Pa

③1Pa=1N/m2,1帕表示的物理意义: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④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张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
1
帕。
初中生两只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4
帕。
⑤计算时:人行走,算
一只
脚面积;人站立,算
两只
脚面积;
大象行走,算
两只
脚面积;汽车,算四个轮胎面积;坦克,算两条履带面积。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和减小压强同时具备的例子:图钉、铡刀、菜刀、钉书机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P1=P2?
?F1>F2???????????????B.?P1=P2
??F1=F2
???????????????C.?P2??F1>F2???????????????D.?P1??F1=F2
例2:三块大小不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kg、2kg、3kg,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200cm2,300cm2,那么甲对乙,乙对丙,丙对地的压强之比是 
.
变式训练:如图,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脚单脚站立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10-4m2,数方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单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______m2,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______Pa。(取g=10N/kg)
例3:在商场或广场前等地方,常设置一些石墩阻止机动车进入。但石墩可能会对行人造成伤害,因此许多石墩的上表面做成了圆形(如图)。石墩的上表面做成圆形是为了(
??)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减少石墩的重减少压强??????D.增大石墩的重增大压强
知识点三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
重力
作用且液体具有
流动性

2.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⑴将水注入图1所示的玻璃管中,发现
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橡皮膜
凸出得越明显

结论为:
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水的深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越大

⑵将水注入图2所示的玻璃管中,发现
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出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橡皮膜
凸出得越明显

结论为:
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水的深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越大

⑶根据以上结论,下列四个图像正确的是
C

图甲
图乙
⑷写出上图中图甲、乙两幅图的现象:
图甲:
气球膜发生形变向左突出,说明右侧液体对它的压强大于左侧液体

图乙:
玻璃管伸入水中越深,橡皮膜向上凸出越明显

3.水内部的压强特点
⑴探测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
压强计

原理是当压强计一端金属盒上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⑵液体压强的内部特点:
①液体对其所在的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③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液=ρ液gh

⑴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有关。
⑵深度与高度的区别:
①深度是液面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
②高度是指液体底部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
5.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⑴比较固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先比较压力F的大小,再根据P=F/S比较压强。
⑵比较液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先根据P=ρgh比较压强,再根据F=PS比较压力。
固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
(3)应用:连通器
①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的容器.
②实例: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
③特点: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相平.
④原理:
∵p左=p右,即ρgh左=ρgh右,
∴h左=h右.
典型例题
例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例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1.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
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B.?P甲>P乙
C.?P甲=P乙
D.
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4.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无法判断
5.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6.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7.(1)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
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g取10N/kg).
(2)如图,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皮带是由右边转轴处的电动机带动的,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
①行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右”或“没有”),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②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选填“滚动”、“滑动”或“静”),皮带上P点受摩擦力的方向
.
8.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_______更适合(填“甲”或“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9.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张虹获得1000m速滑冠军。
(1)若张虹滑冰时总质量为60kg,每只冰鞋与冰面接触面积为6cm2,当她双脚同时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向前滑行,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行时冰鞋底部的冰刀与冰面间会形成一层水膜,这有利于_________接触面之间的摩擦。
10.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
?
???
?
???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
?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
?
???
?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
?
???
?
???
(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
????
???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
?
????来增加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拓展】
(1)实验选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是为了???
???
?
???
?
???
?
???
?
???
??。
(2)通过海绵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
???
?
???
?
???
????。
(3)小丽通过比较D、F的情况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它的结论是否合理:?????
???
?
???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
???
?
???
?
???
?
???
???
???????。
1.小明家里的围墙,由于地基松软发生了下陷现象,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以下方法中哪一种可以使围墙对地基的压强减小一半,以防止继续下陷(???
)
A.?将围墙的厚度减小一半???????????????????????????????????????B.?将围墙的长度减小一半
C.?将围墙的高度减小一半???????????????????????????????????????D.?将围墙的厚度增大一倍
2.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B.?2500帕??????????????????????????????C.?5000帕??????????????????????????????D.?12500帕
3.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上爬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B.?摩擦力F向上,FC.?摩擦力F向上,F=mg??????????????????????????????????????????D.?摩擦力F向下,F>mg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2019年3月21日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以优异成绩获得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冠军。关于花样滑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刀磨得很锋利,可以增大摩擦
B.?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观众是运动的
C.?被抛出后的女运动员受到重力和抛出力的作用
D.?被抛出后的女运动员继续上升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5.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P1=P2?
?F1>F2???????????????B.?P1=P2
??F1=F2
???????????????C.?P2??F1>F2???????????????D.?P1??F1=F2
6.若向某容器内匀速注水,得到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则下列最符合该曲线的容器是(???

A.???????????B.??????????????C.???????????D.?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7.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如图),物体没有被推动。对于“物体没有被推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C.?物体受到的重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D.?物体受到的重力抵消了支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8.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瓶外壁有有油时容易掉落,说明摩擦力小???????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6
s
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6~15
s
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
5.4
m
C.?0~18
s
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下
D.?5~18
s
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0.下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乙图中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压强后的凹凸情况是(???

A.?????B.?????C.?D.?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

且SA>SB

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

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A.?FA<FB??
?????????????????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13.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1

压强为
p1

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2

压强为
p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F2????????????????????????????????B.?Fl>F2????????????????????????????????C.?p1<p2????????????????????????????????D.?p1>p2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质量为
10
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
F
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中的(??
)
A.?????B.?C.???????D.?
15.小科和小衢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每个人都用了力)。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6.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英用10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以1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1)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小明若将A和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推A使它们一起以0.5米/秒速度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__10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
________p2;F1
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在《猫与老鼠》卡通片中,有一只1.5N的老鼠为了不致于随绳子一起自由掉落,拼命向上爬绳,结果它始终处于屏幕中央,若绳重8.5N,绳对老鼠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此过程中老鼠的重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苍南有很长的海岸线,“骑泥马”可以让渔民们在海边的滩涂上更好的作业,(如图)小明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
(1)以小明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
(2)一般人在滩涂中行走会非常困难,因为人的脚会陷入淤泥之中,骑着“泥马”,就不会陷入很深,这是因为________。
20.如图是一种叫做指尖陀螺的玩具,该玩具中间的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
(1)轴承内有滚珠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2)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
21.同学们在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遇到了以下两个问题,请分析:
(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________。
(2)甲小组同学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压强计________。
(3)乙小组同学未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却观察到如图的情景,则他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__进行比较。3.7压强
知识点一
压力
1.压力的定义
⑴定义:
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是一种弹力:压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2.压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要
相互接触
,并且相互挤压而发生
弹性形变

注意:接触的物体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存在压力。
3.压力的特点
⑴压力作用在
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
垂直
并指向
受力物体

⑵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4.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压力
重力


产生原因
物体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力的性质
弹力
引力
施力物体
产生压力的物体
地球
力的作用点
受力
物体的表面上
物体的重心上
力的方向
与接触面
垂直
,指向
受力物体
总是竖直向下
力的大小
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与物体
质量
成正比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使附近的物体落回地面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


当物体孤立静止不动地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时:在竖直方向上

重力

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压力

支持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③在数值上,压力
=
重力(填“<”、“=”、“>”)。
5.画出下列各图中的压力示意图并计算压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G)
F压
F压
F压
F压
A.F压=
G
B.F压=
G+F
C.F压=
G-F
D.F压=
F-G
E.F压=
F
F.F压
<
G
(填“<”、“=”、“>”)
典型例题
例1.下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因为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因此排除BC选项;又因为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因此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例2: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重10牛,受水平力F=20牛作用,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则木块对墙面的压力为 
牛,对墙面的压强为 
帕。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牛,方向为 
.当增大压力F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
答案:20;2000;10;竖直向上;不变。
知识点二
压强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⑴由图甲、乙可得出结论:
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条件下,
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由图乙、丙可得出结论:
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有关。
⑷压力的直接作用效果是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决定的。
2.压强
⑴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⑵压强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⑶压强的计算公式:
①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②用字母表示公式为
p=

变形公式为
F=pS

S=

⑷压强的单位:
①压力的国际制单位是
牛顿

面积的国际制单位是
平方米

②压强国际制单位是
帕斯卡
,简称

,符号为
Pa

③1Pa=1N/m2,1帕表示的物理意义: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④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张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
1
帕。
初中生两只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4
帕。
⑤计算时:人行走,算
一只
脚面积;人站立,算
两只
脚面积;
大象行走,算
两只
脚面积;汽车,算四个轮胎面积;坦克,算两条履带面积。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和减小压强同时具备的例子:图钉、铡刀、菜刀、钉书机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P1=P2?
?F1>F2???????????????B.?P1=P2
??F1=F2
???????????????C.?P2??F1>F2???????????????D.?P1??F1=F2
例2:三块大小不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kg、2kg、3kg,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200cm2,300cm2,那么甲对乙,乙对丙,丙对地的压强之比是 
.
答案:2:3:4.
变式训练:如图,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脚单脚站立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10-4m2,数方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单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______m2,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______Pa。(取g=10N/kg)
答案:2.16×10-2;2.5×104。
例3:在商场或广场前等地方,常设置一些石墩阻止机动车进入。但石墩可能会对行人造成伤害,因此许多石墩的上表面做成了圆形(如图)。石墩的上表面做成圆形是为了(
A??)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减少石墩的重减少压强??????D.增大石墩的重增大压强
知识点三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
重力
作用且液体具有
流动性

2.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⑴将水注入图1所示的玻璃管中,发现
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橡皮膜
凸出得越明显

结论为:
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水的深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越大

⑵将水注入图2所示的玻璃管中,发现
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出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橡皮膜
凸出得越明显

结论为:
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水的深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越大

⑶根据以上结论,下列四个图像正确的是
C

图甲
图乙
⑷写出上图中图甲、乙两幅图的现象:
图甲:
气球膜发生形变向左突出,说明右侧液体对它的压强大于左侧液体

图乙:
玻璃管伸入水中越深,橡皮膜向上凸出越明显

3.水内部的压强特点
⑴探测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
压强计

原理是当压强计一端金属盒上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⑵液体压强的内部特点:
①液体对其所在的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③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液=ρ液gh

⑴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有关。
⑵深度与高度的区别:
①深度是液面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
②高度是指液体底部到液体内部某处的垂直距离。
5.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⑴比较固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先比较压力F的大小,再根据P=F/S比较压强。
⑵比较液体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先根据P=ρgh比较压强,再根据F=PS比较压力。
固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
(3)应用:连通器
①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的容器.
②实例: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
③特点: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相平.
④原理:
∵p左=p右,即ρgh左=ρgh右,
∴h左=h右.
典型例题
例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答案:D
【解析】压强的判断: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可以不考虑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只从深度方面分析即可,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B>PA;压力的判断: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
例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D
【解析】(1)∵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三种液体体积:V甲>V乙>V丙;-------①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桌面受压力相等,而F=G,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三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甲<ρ乙<ρ丙;
(3)∵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p丙.
1.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
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答案:B
【解析】(1)图钉尖能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F=ps=5×106Pa×5×10-8m2=0.25N;
(2)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和水平向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P甲B.?P甲>P乙
C.?P甲=P乙
D.
无法判断
答案:A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答案:A
4.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1)∵它们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两种液体体积:;???????①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
∴桌面受压力相等,∵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
∴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可知:;
(3)∵p=ρgh,两容器等高,∴。
5.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答案:B
6.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1)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
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g取10N/kg).
(2)如图,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皮带是由右边转轴处的电动机带动的,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
①行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右”或“没有”),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②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选填“滚动”、“滑动”或“静”),皮带上P点受摩擦力的方向
.
答案:(1)120;(2)右;0;(3)静;竖直向下。
8.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_______更适合(填“甲”或“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橡皮膜向外凸;橡皮膜向上凹;乙;因为乙装置能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9.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张虹获得1000m速滑冠军。
(1)若张虹滑冰时总质量为60kg,每只冰鞋与冰面接触面积为6cm2,当她双脚同时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冰面人就向前滑行,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行时冰鞋底部的冰刀与冰面间会形成一层水膜,这有利于_________接触面之间的摩擦。
答案:(1)当她双脚同时在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5×105Pa;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减小。
10.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
?
???
?
???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
?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
?
???
?
???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
?
???
?
???
(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
????
???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
?
????来增加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拓展】
(1)实验选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是为了???
???
?
???
?
???
?
???
?
???
??。
(2)通过海绵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
???
?
???
?
???
????。
(3)小丽通过比较D、F的情况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它的结论是否合理:?????
???
?
???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
???
?
???
?
???
?
???
???
???????。
答案:(1)控制变量法、转化法;(2)D、E;E、F;(3)正确;(4)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
【实验拓展】(1)使形变程度更明显;(2)转换法;(3)不合理;D、F的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均不同。
1.小明家里的围墙,由于地基松软发生了下陷现象,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以下方法中哪一种可以使围墙对地基的压强减小一半,以防止继续下陷(???
)
A.?将围墙的厚度减小一半???????????????????????????????????????B.?将围墙的长度减小一半
C.?将围墙的高度减小一半???????????????????????????????????????D.?将围墙的厚度增大一倍
2.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帕????????????????????????????B.?2500帕??????????????????????????????C.?5000帕??????????????????????????????D.?12500帕
3.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上爬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B.?摩擦力F向上,FC.?摩擦力F向上,F=mg??????????????????????????????????????????D.?摩擦力F向下,F>mg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2019年3月21日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以优异成绩获得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冠军。关于花样滑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刀磨得很锋利,可以增大摩擦
B.?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观众是运动的
C.?被抛出后的女运动员受到重力和抛出力的作用
D.?被抛出后的女运动员继续上升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5.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P1=P2?
?F1>F2???????????????B.?P1=P2
??F1=F2
???????????????C.?P2??F1>F2???????????????D.?P1??F1=F2
6.若向某容器内匀速注水,得到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则下列最符合该曲线的容器是(???

A.?????B.?????????????????????C.?????????????????????D.?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7.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如图),物体没有被推动。对于“物体没有被推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C.?物体受到的重力抵消了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D.?物体受到的重力抵消了支持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
8.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瓶外壁有有油时容易掉落,说明摩擦力小???????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6
s
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6~15
s
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
5.4
m
C.?0~18
s
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下
D.?5~18
s
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0.下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乙图中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压强后的凹凸情况是(???

A.???????B.??C.??D.?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

且SA>SB

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

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A.?FA<FB??
?????????????????B.?pA<pB??????????????C.?ρA>ρB??????????????D.?切割前后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13.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1

压强为
p1

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2

压强为
p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F2????????????????????????????????B.?Fl>F2????????????????????????????????C.?p1<p2????????????????????????????????D.?p1>p2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质量为
10
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
F
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中的(??
)
A.?????B.?C.???????D.?
15.小科和小衢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每个人都用了力)。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6.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英用10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以1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1)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小明若将A和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推A使它们一起以0.5米/秒速度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__10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
________p2;F1
__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在《猫与老鼠》卡通片中,有一只1.5N的老鼠为了不致于随绳子一起自由掉落,拼命向上爬绳,结果它始终处于屏幕中央,若绳重8.5N,绳对老鼠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此过程中老鼠的重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苍南有很长的海岸线,“骑泥马”可以让渔民们在海边的滩涂上更好的作业,(如图)小明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
(1)以小明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
(2)一般人在滩涂中行走会非常困难,因为人的脚会陷入淤泥之中,骑着“泥马”,就不会陷入很深,这是因为________。
20.如图是一种叫做指尖陀螺的玩具,该玩具中间的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
(1)轴承内有滚珠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2)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同学们在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遇到了以下两个问题,请分析:
(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________。
(2)甲小组同学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压强计________。
(3)乙小组同学未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却观察到如图的情景,则他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__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B
5.
D
6.
C
7.
A
8.
B
9.
B
10.
B
11.
C
12.
A
13.
C
14.
B
15.
B
二、填空题
16.
(1)100;0(2)等于
17.
大于;等于
18.
1.5;不变
19.
(1)静止(2)踩在泥马上,受力面积大,压强小
20.
(1)用滚动代替滑动(2)相互作用力
21.
(1)旋转旋钮改变金属盒的方向(2)漏气(3)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
三、实验探究题
22.
(1)两侧液面高度差(2)深度(3)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