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 4.4、4.5、4.6、4.7 月相日食月食等及综合测试 知识梳理+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 4.4、4.5、4.6、4.7 月相日食月食等及综合测试 知识梳理+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17:39:12

文档简介

4.4、4.5、4.6、4.7月相日食月食等及综合测试
知识点一:月相
一、月相及其形成原因
1.月相及月相变化
⑴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⑵月相变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叫月相变化。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只是反射太阳光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面不变的原因
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原因: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

⑵我们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变化,但面对我们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个面。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时间(农历)
农历
初一
农历初七、初八
农历十五、十六
农历
廿二、廿三
图像
月出
清晨
正午
傍晚
半夜
月落
傍晚
半夜(前半夜可见)
清晨(整晚可见)
正午(后半夜可见)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上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
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
下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
三者位置
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月居中
可能出现
日食
大致呈直角(垂直),月居上
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地居中
可能出现
月食
大致呈直角(垂直),月居下
注意:
1.记忆口诀:
⑴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⑵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
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2.排列顺序:
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C—B—D

⑵按月相的一个周期排列:
A—C—B—D—A

三、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满月)
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⑵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⑸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蛾眉月)
⑻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蛾眉月)
⑼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新月)
⑽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⑾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四、月相和农历:
⑴月相变化的周期

新月
开始,经
上弦月

满月
,再从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的过程。一个变化周期称为
朔望月
,平均为
29.53
天。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制定日历中的
农历
部分的依据。
每月的朔为农历
初一
,望为
十五或十六

⑵农历的节日及其对应的月相:
①春节:农历
正月初一

新月
);
②元宵节:农历
正月十五

满月
);
③端午节:农历
五月初五

接近上弦月
);
④重阳节:农历
九月初九
(接近上弦月
);
⑤中秋节:农历
八月十五

满月
);
⑥钱塘江大潮:农历
八月十八
(满月)
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⑴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⑵植物生长有联系:不同的月相时期对植物的播种、收获等都有影响。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2.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形成上弦月的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C
)
3.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D
)
4.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C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面月相形状、月相名称、出现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C
)
A.新月 初三、初四
B.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C.上弦月 初七、初八
D.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7.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球的位置有关,大潮时人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
C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8.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图甲所示月相与图乙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
A—( N ) 
B—( P )
C—( M ) 
D—( O )
知识点二:日食和月食
一、日食
1、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_遮掩__的现象。
2、日食形成的原因:
每当
月球
运行到
地球

太阳
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由于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日食就发生了。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太阳光。
3、日食的类型:
日食有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三种类型。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1)日全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
(2)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
(3)日环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
4、日食发生的时间:
(1)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位置处于近乎一条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故日食发生的时间为农历
初一
(俗称
新或朔
月)。
(2)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黄白交角(5°左右),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5、日食的形成过程:
(1)日食亏损方向:由于月球
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所以太阳被遮部位从日面的_西边_开始,_东边_结束。
(2)持续时间:日食持续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时间各不相同。
二、月食
1、月食: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_部分_或_全部_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叫月食。
2、月食发生时月亮的颜色及原因
月食是一种很普遍的天文现象,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3、月食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1)成因:
①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②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地球

太阳

月球
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挡,从而产生了月食。
(2)类型:月全食、月偏食。月食是没有__月环食
_的。
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不能形成月环食,是因为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所以地球的影子比月球大,月球进不到地球的伪本影中去。
4、月食发生的时间
月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且地球正好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为满月,日期是农历
十五或十六
。但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
5、月食的过程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的东缘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即月食是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也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三、日食、月食对比
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因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球位置
日—月—地

地—月—日
月—地—日

日—地—月
月相及时间
新月
初一(白天)
满月
农历十五或十六
(晚上)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看到的样子
旁边有日冕
暗弱古铜色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注: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看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
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④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
典型例题
知识点1:日食的发生和原因
1.在发生日全食时,我们看到被挡住的太阳周围还有一圈明亮的物质,这层物质是太阳大气的(
B
)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太阳中心
2.下列节日中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B
)
A.
元宵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3.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C
)
A.
一轮明月挂在蓝天
B.
肉眼看到日珥的爆发
C.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暗
D.
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4.下列关于日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日食发生时,太阳不再产生光
B.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C.
日食发生时,太阳黑子突然增大
D.
日食发生是由于地球遮挡了太阳光
5.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日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
日食一定发生在月相为新月的时候
C.
日食一定发生在月相为满月的时候
D.
日食只有日全食、日偏食两种
6.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C
)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D
)
8.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不能。
9.如图为月球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a处为满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B.
b处为下弦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C.
c处为满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D.
d处为下弦月,此时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10.2012年6月6日,在我国可以观察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类似于“日食”),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该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1.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6分38.8秒,某市正好处于日全食观察区。关于日食的形成原理,正确的是(
A
)
A.
图甲 
B.
图乙
C.
两个都是 
D.
两个都不是
12.据说公元前585年的某一天,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空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了黑夜。交战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叫做日全食。你估计那天应该是农历的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居中的天体是月球。下面五幅图是这种天文现象发生时的完整过程,请按这种现象发生的正确顺序排序:②④⑤①③。
知识点2:日食与月食的关系
1.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中,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月食类型与月球在地球阴影处的位置有关
B.
月食类型取决于月地距离
C.
月食初亏于东缘,日食复圆于西缘
D.
每个月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
3.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我们看到的月球呈(
B
)
A.红色
B.古铜色
C.黄色
D.无法看见
4.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日食和月食分别从日轮、月轮的西侧开始
B.
都能持续一个多小时
C.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或接近同一条直线
D.
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5.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A
)
A.
农历十五或十六 
B.
肯定在新月时
C.
农历初一 
D.
可以在任何一天
6.下列不会发生的是(
C
)
A.
日环食 
B.
日偏食
C.
月环食 
D.
月全食
7.发生月偏食的原因是(
A
)
A.月球一部分进入了地球的阴影
B.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遮掩
C.地球的一部分被月球遮掩
D.太阳只能照亮月球的一部分
8.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
C
)
A.
太阳是圆的     
B.
月球是圆的
C.
地球是圆的
D.
以上都不是
9.如图所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公转到图中__C__点时,为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可能发生__月食__。
(2)月球公转到图中__B__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__西__。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成__垂直__关系。
10.
关于月食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月食必定出现于望日,但是望日未必出现月食现象
B.
月全食时月球视面为古铜色,这是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引起的
C.
月食和日食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月食也会出现环食
D
.月全食的过程较长,可达一个多小时
11.
如图所示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
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正月初一拍摄的
C.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月球由A出发,经过B、C、D再回到A处时,何处可能看到月食?__A__。
(2)小明说中秋节看到了月食,小强说中秋节看到了日食,他们中谁的话不可信,理由是什么?
【答】 小强的话不可信,因为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此时月相为新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为满月。
13.
某同学在模拟月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中球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可以观察到的月食类型有月全食、月偏食;当月球从A向B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月偏食向月全食变化;当月球从B向C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月全食向月偏食变化。
(2)观察月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环食?
为什么?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地球比月球大,地球阻挡阳光产生的阴影总比月球大,故无法看到月环食。
知识点三
太阳系
一、太阳系的组成
1、太阳系的组成:_八大行星_、卫星、矮行星、_小行星_、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
太阳
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__体积__和质量_最大_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
公转

(2)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4)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除金星外)。
二、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体积和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的球状星体,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肉眼可见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1)水星:距太阳最近,质量最小,体积最小,没有空气,表面温度很高,没有卫星,布满了环形山。
(2)金星:也称启明星、长庚星、太白金星。固体星球,有大气,表面温度超过400℃,无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
(3)地球: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有一个天然卫星
月球

地球上出现生命现象的条件:
a.自身的地理环境:Ⅰ.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与发展。
Ⅱ.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引力适当→吸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绕日运行的方向相同→互不干扰。
(4)火星:与地球最相似,有大气,可能有大量固态水存在,有卫星。
(5)木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6颗卫星,显著特征为大红斑。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6)土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2颗卫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7)天王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多,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几乎平行,横躺着绕太阳公转。
(8)海王星: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别
成员
质量、体积
密度
表面温度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较大

最低
3、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运动特征
含义
特殊的行星
共面性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水星的轨道
倾角稍大
同向性
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
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水星的轨道
偏心率较大
4、卫星:绕
行星
运转的球状天体。
三、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不等,数量多。都围绕太阳运行,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撞击。
(2)位置:大部分集中在
火星

木星
之间,称为小行星带。
2、彗星
(1)彗星是太阳系中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2)组成:由
彗核

彗发

彗尾
三部分组成。
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
彗发: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3)绕太阳运动时的变化情况: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升华、挥发为气态物质,形成彗发。受太阳风吹拂,彗发中的一部分被吹成长长的彗尾,彗尾始终
背向
太阳。
彗星离太阳越近,彗尾越


(4)哈雷彗星:①我国最早记录有关哈雷彗星;
②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周期是
76年

③上次出现是1986年,下次出现将是
2062年

(5)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撞击现象。
3、流星体
(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
(2)流星现象: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
(3)陨星:没有燃尽的流星体落到地球表面,叫做
陨星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陨石
,其他还有陨铁。
四、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揭示了
地球
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
典型例题
例1: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________星、金星、地球、________星、木星、土星、天王星、________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轨道之间。
例2: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答案:1.太阳系 太阳 水 火 海王 火 木
2.C 
知识点四
探索宇宙
一、星座
1、星座的由来
据统计,全天用肉眼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星星大概有6000多颗。
(1)古代星座是指把天空中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赋予神话的形象。
(2)古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
2、星座的概念
(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
星座
,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即__88个_星座。
(2)南北星空的划分方法:我们规定,以地球上的赤道为界线,然后向星空无限延伸,就把整个星空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3)南北星空的星座:在88个星座中,北天星空有29个星座,南天星空有47个星座,黄道天区(北天星空与南天星空的相交区)有12个星座。
3、星座和恒星
星座名称
形状
著名
恒星
备注




大熊座
北斗七星
勺子、尾巴下垂
小熊座
北极星(小熊座斗柄末最亮的那颗星)
勺子、尾巴上翘
仙后座
王良四
皇冠(W形)
天琴座
织女星
竖琴(方形)




天鹅座
天津四
飞翔的天鹅(斜十字)
天鹰座
牛郎星
展翅的雄鹰(风筝)
猎户座
参宿七
开步张弓
(H形)




大犬座
天狼星
晚上最亮
的恒星
(1)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鹅座、天琴座和猎户座
(2)著名的恒星:北极星(小熊座)、织女星(天琴座)、牛郎星(天鹰座)、天狼星(大犬座)、
北斗七星(大熊座)
4、星空的方向:上



,左
西



5、观测北极星
(1)在北半球,
北极星
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
我们在晚上,如果找到了北极星,也就找到了正北的方向。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北斗七星不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只是距离太远,看起来好像在一个平面上。
(2)北极星与北斗星的位置关系:
(3)找北极星方法:先找到大熊星座,把北斗星斗前两颗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4)北斗七星斗柄朝向的朝向: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晚上8、9点)。

春夏秋冬
对应
东南西北
6、恒星的亮度
(1)星等:表示星星的_明暗_程度。
(2)星等越小,亮度越_亮___。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是-26.7星等。
7、四季星空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晚上八九点钟,可以分别看到不同的星空。
(1)春季的星空,北斗七星高挂北方天空,它的斗柄上四颗亮星与狮子座最亮的轩辕十四、牧夫座的大角、室女座的角宿一,形成了春季大曲线。
(2)夏季的星空,天顶附近的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隔着银河遥遥相对。
(3)秋季的星空,银河从头顶流过,飞马座和仙女座组成“秋季四边形”,W形的仙后座在银河的中间。
(4)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在东南天空有醒目的猎户座,再往东南有全天空最亮的恒星大犬座天狼星。
说明 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在某固定点观测,通常只能看到星空的一部分。
北极:北极的观测者都永远只能看到北极星所在的那一半星空,即北天星空;
南极:南极观测者正相反,只能看到南天星空。
赤道:赤道上的观测者能看到整个星空。天文台的最佳选址——
赤道
②天图(包括月相图和星空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③大部分看到的星星是恒星。
④全年可见的星座:小熊座、大熊座、仙后座。
二、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1)银河系的组成:由
众多恒星

星际物质
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有几千多亿个。
(2)银河系的大小: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3)银河系的形状:①侧视: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②俯视:大漩涡,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
2、河外星系:银河系外存在着大约千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3、宇宙
(1)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人类目前可通过
望远镜
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130亿光年。
(2)宇宙的结构层次:
(3)大部分看到的星星都为恒星,少部分为行星。
(4)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4、了解美国、前苏联及中国探索宇宙方面的主要成就。
注意中国的“神舟”系列太空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天宫一号”空间站。
典型例题
1.以下关于星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北斗星位于天鹅座
B.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
C.位于北天的星座有47个,位于南天的星座有29个 
D.古巴比伦人把天空分为48个星座
2.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 A )
巩固提升(第四章综合检查)
一、选择题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日冕
B.太阳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2.下列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3.月球成为人类观测宇宙天体的理想场所是因为(  )
A.在月球上观测不需要任何仪器,成本低、方便
B.在月球上尘埃少,能见度高
C.月球上引力小,观察得更远
D.月球离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更近
4.如图,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是夏季
B.正是南极考察最佳季节
C.北半球昼夜等长
D.南半球昼长夜短
5.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6.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7.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小明在中秋节赏月
B.杭州四季分明,从春分到夏至,昼夜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一天中,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日月星辰总是东升西落
8.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9.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10.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空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
1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在杭州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是图4-Z-5中的(  )
13.
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4.关于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①宇宙是由所有的星系组成的 ②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大 ③目前人们可以观测到约千亿个星系 ④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是130亿光年,所以宇宙是有限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二、填空题
16.
(1)2020年4月28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图4-Z-8),银河系的侧视图像________(填“漩涡”或“铁饼”)。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________。
17.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杭州市某校学生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的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他分析回答:
(1)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市________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3)为了使低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我国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公转造成的是________。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这一天正午时分,杭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________图所示最相似。
19.我国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2020年的中秋节是公历10月1日,此时地球大概运行在甲图中的________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乙图中的________。(斜线表示暗部)
20.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通信中继支持。
(1)在月球上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2)当晚的月相接近________(填图一中的选项)所在的位置。
(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选项)。
A.甲
B.乙
C.丙
D.丁
21.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__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2.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索兴趣有增无减。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①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________季。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请写出月相的名称。a处:________;b处:________。
24.如图是天体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为中心;图乙表示________系;图丁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为中心。
(2)图甲中成员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3)比图丁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其质量占其天体系统质量的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5.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填“A”或“B”)附近。
26.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案:
1.B
2.D 3.B 4.A 5.A 6.B 7.B 8.D 9.A 10.D 11.D 
12.A 13.A 14.B 
15.C 16.(1)铁饼 (2)4
17.(1)地球的自转(或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高度角发生了变化) (2)无 (3)冬至
18.(1)自西向东 CD (2)北回归线 B
19.DA B
20.(1)D (2)B (3)C
21.(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22.(1)ACD (2)冬
23.(1)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
(2)新月 上弦月
24.(1)太阳 太阳 总星 地月 地球
(2)地球 木星 海王星
(3)太阳 99.86
25.(1)公转 (2)B
26.(1)点光源的高度越高,短木条的影子越短
(2)减小
(3)保持点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条的长度不变,将短木条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4.4、4.5、4.6、4.7月相日食月食等及综合测试
知识点一:月相
一、月相及其形成原因
1.月相及月相变化
⑴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⑵月相变化: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叫月相变化。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只是反射太阳光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面不变的原因
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原因: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

⑵我们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变化,但面对我们的始终是月球的同一个面。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时间(农历)
农历
初一
农历初七、初八
农历十五、十六
农历
廿二、廿三
图像
月出
清晨
正午
傍晚
半夜
月落
傍晚
半夜(前半夜可见)
清晨(整晚可见)
正午(后半夜可见)
同太阳升落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上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边(右边)亮
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
下半月,下半夜东天,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
三者位置
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月居中
可能出现
日食
大致呈直角(垂直),月居上
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地居中
可能出现
月食
大致呈直角(垂直),月居下
注意:
1.记忆口诀:
⑴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⑵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
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2.排列顺序:
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C—B—D

⑵按月相的一个周期排列:
A—C—B—D—A

三、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满月)
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⑵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⑸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蛾眉月)
⑻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蛾眉月)
⑼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新月)
⑽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⑾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四、月相和农历:
⑴月相变化的周期

新月
开始,经
上弦月

满月
,再从
满月

下弦月

新月
的过程。一个变化周期称为
朔望月
,平均为
29.53
天。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制定日历中的
农历
部分的依据。
每月的朔为农历
初一
,望为
十五或十六

⑵农历的节日及其对应的月相:
①春节:农历
正月初一

新月
);
②元宵节:农历
正月十五

满月
);
③端午节:农历
五月初五

接近上弦月
);
④重阳节:农历
九月初九
(接近上弦月
);
⑤中秋节:农历
八月十五

满月
);
⑥钱塘江大潮:农历
八月十八
(满月)
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⑴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⑵植物生长有联系:不同的月相时期对植物的播种、收获等都有影响。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2.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形成上弦月的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3.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
4.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面月相形状、月相名称、出现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新月 初三、初四
B.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C.上弦月 初七、初八
D.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7.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球的位置有关,大潮时人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8.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
图甲所示月相与图乙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
A—( 
 ) 
B—( 
 )
C—( 
 ) 
D—( 
 )
知识点二:日食和月食
一、日食
1、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_遮掩__的现象。
2、日食形成的原因:
每当
月球
运行到
地球

太阳
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由于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日食就发生了。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太阳光。
3、日食的类型:
日食有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三种类型。
日全食
日偏食
日环食
(1)日全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
(2)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
(3)日环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
4、日食发生的时间:
(1)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位置处于近乎一条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故日食发生的时间为农历
初一
(俗称
新或朔
月)。
(2)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黄白交角(5°左右),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5、日食的形成过程:
(1)日食亏损方向:由于月球
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所以太阳被遮部位从日面的_西边_开始,_东边_结束。
(2)持续时间:日食持续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时间各不相同。
二、月食
1、月食: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_部分_或_全部_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叫月食。
2、月食发生时月亮的颜色及原因
月食是一种很普遍的天文现象,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3、月食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1)成因:
①月球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②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照到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会留下一个阴影,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地球

太阳

月球
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挡,从而产生了月食。
(2)类型:月全食、月偏食。月食是没有__月环食
_的。
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不能形成月环食,是因为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所以地球的影子比月球大,月球进不到地球的伪本影中去。
4、月食发生的时间
月食发生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条直线,且地球正好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为满月,日期是农历
十五或十六
。但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
5、月食的过程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公转,月球的东缘先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即月食是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这也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三、日食、月食对比
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因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球位置
日—月—地

地—月—日
月—地—日

日—地—月
月相及时间
新月
初一(白天)
满月
农历十五或十六
(晚上)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
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看到的样子
旁边有日冕
暗弱古铜色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
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
注: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看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
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
④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
典型例题
知识点1:日食的发生和原因
1.在发生日全食时,我们看到被挡住的太阳周围还有一圈明亮的物质,这层物质是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太阳中心
2.下列节日中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
元宵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3.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一轮明月挂在蓝天
B.
肉眼看到日珥的爆发
C.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暗
D.
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4.下列关于日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发生时,太阳不再产生光
B.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C.
日食发生时,太阳黑子突然增大
D.
日食发生是由于地球遮挡了太阳光
5.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每个月都会发生
B.
日食一定发生在月相为新月的时候
C.
日食一定发生在月相为满月的时候
D.
日食只有日全食、日偏食两种
6.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8.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_____。
9.如图为月球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为满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B.
b处为下弦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C.
c处为满月,此时地球上不可能发生日食
D.
d处为下弦月,此时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10.2012年6月6日,在我国可以观察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类似于“日食”),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该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1.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6分38.8秒,某市正好处于日全食观察区。关于日食的形成原理,正确的是(
A
)
A.
图甲 
B.
图乙
C.
两个都是 
D.
两个都不是
12.据说公元前585年的某一天,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空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了黑夜。交战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叫做__________。你估计那天应该是农历的__________,此时日、地、月三者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居中的天体是__________。下面五幅图是这种天文现象发生时的完整过程,请按这种现象发生的正确顺序排序:__________。
知识点2:日食与月食的关系
1.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中,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食类型与月球在地球阴影处的位置有关
B.
月食类型取决于月地距离
C.
月食初亏于东缘,日食复圆于西缘
D.
每个月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
3.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我们看到的月球呈(
)
A.红色
B.古铜色
C.黄色
D.无法看见
4.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分别从日轮、月轮的西侧开始
B.
都能持续一个多小时
C.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或接近同一条直线
D.
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5.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A.
农历十五或十六 
B.
肯定在新月时
C.
农历初一 
D.
可以在任何一天
6.下列不会发生的是(
)
A.
日环食 
B.
日偏食
C.
月环食 
D.
月全食
7.发生月偏食的原因是(
)
A.月球一部分进入了地球的阴影
B.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遮掩
C.地球的一部分被月球遮掩
D.太阳只能照亮月球的一部分
8.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这可以证明(
)
A.
太阳是圆的     
B.
月球是圆的
C.
地球是圆的
D.
以上都不是
9.如图所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公转到图中____点时,为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可能发生____。
(2)月球公转到图中____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____。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成____关系。
10.
关于月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月食必定出现于望日,但是望日未必出现月食现象
B.
月全食时月球视面为古铜色,这是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引起的
C.
月食和日食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月食也会出现环食
D
.月全食的过程较长,可达一个多小时
11.
如图所示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正月初一拍摄的
C.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月球由A出发,经过B、C、D再回到A处时,何处可能看到月食?____。
(2)小明说中秋节看到了月食,小强说中秋节看到了日食,他们中谁的话不可信,理由是什么?
13.
某同学在模拟月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中球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可以观察到的月食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月球从A向B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向__________变化;当月球从B向C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向__________变化。
(2)观察月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环食?
为什么?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太阳系
一、太阳系的组成
1、太阳系的组成:_八大行星_、卫星、矮行星、_小行星_、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
太阳
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__体积__和质量_最大_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
公转

(2)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4)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除金星外)。
二、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体积和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的球状星体,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肉眼可见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1)水星:距太阳最近,质量最小,体积最小,没有空气,表面温度很高,没有卫星,布满了环形山。
(2)金星:也称启明星、长庚星、太白金星。固体星球,有大气,表面温度超过400℃,无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
(3)地球: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有一个天然卫星
月球

地球上出现生命现象的条件:
a.自身的地理环境:Ⅰ.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与发展。
Ⅱ.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引力适当→吸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绕日运行的方向相同→互不干扰。
(4)火星:与地球最相似,有大气,可能有大量固态水存在,有卫星。
(5)木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6颗卫星,显著特征为大红斑。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6)土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2颗卫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7)天王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多,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几乎平行,横躺着绕太阳公转。
(8)海王星: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别
成员
质量、体积
密度
表面温度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较大

最低
3、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
运动特征
含义
特殊的行星
共面性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水星的轨道
倾角稍大
同向性
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
八颗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水星的轨道
偏心率较大
4、卫星:绕
行星
运转的球状天体。
三、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不等,数量多。都围绕太阳运行,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撞击。
(2)位置:大部分集中在
火星

木星
之间,称为小行星带。
2、彗星
(1)彗星是太阳系中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2)组成:由
彗核

彗发

彗尾
三部分组成。
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
彗发: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3)绕太阳运动时的变化情况: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升华、挥发为气态物质,形成彗发。受太阳风吹拂,彗发中的一部分被吹成长长的彗尾,彗尾始终
背向
太阳。
彗星离太阳越近,彗尾越


(4)哈雷彗星:①我国最早记录有关哈雷彗星;
②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周期是
76年

③上次出现是1986年,下次出现将是
2062年

(5)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撞击现象。
3、流星体
(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
(2)流星现象: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
(3)陨星:没有燃尽的流星体落到地球表面,叫做
陨星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陨石
,其他还有陨铁。
四、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揭示了
地球
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
典型例题
例1: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________星、金星、地球、________星、木星、土星、天王星、________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轨道之间。
例2: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知识点四
探索宇宙
一、星座
1、星座的由来
据统计,全天用肉眼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星星大概有6000多颗。
(1)古代星座是指把天空中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赋予神话的形象。
(2)古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
2、星座的概念
(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
星座
,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即__88个_星座。
(2)南北星空的划分方法:我们规定,以地球上的赤道为界线,然后向星空无限延伸,就把整个星空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3)南北星空的星座:在88个星座中,北天星空有29个星座,南天星空有47个星座,黄道天区(北天星空与南天星空的相交区)有12个星座。
3、星座和恒星
星座名称
形状
著名
恒星
备注




大熊座
北斗七星
勺子、尾巴下垂
小熊座
北极星(小熊座斗柄末最亮的那颗星)
勺子、尾巴上翘
仙后座
王良四
皇冠(W形)
天琴座
织女星
竖琴(方形)




天鹅座
天津四
飞翔的天鹅(斜十字)
天鹰座
牛郎星
展翅的雄鹰(风筝)
猎户座
参宿七
开步张弓
(H形)




大犬座
天狼星
晚上最亮
的恒星
(1)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鹅座、天琴座和猎户座
(2)著名的恒星:北极星(小熊座)、织女星(天琴座)、牛郎星(天鹰座)、天狼星(大犬座)、
北斗七星(大熊座)
4、星空的方向:上



,左
西



5、观测北极星
(1)在北半球,
北极星
是指北最好的参照物。
我们在晚上,如果找到了北极星,也就找到了正北的方向。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北斗七星不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只是距离太远,看起来好像在一个平面上。
(2)北极星与北斗星的位置关系:
(3)找北极星方法:先找到大熊星座,把北斗星斗前两颗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4)北斗七星斗柄朝向的朝向: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晚上8、9点)。

春夏秋冬
对应
东南西北
6、恒星的亮度
(1)星等:表示星星的_明暗_程度。
(2)星等越小,亮度越_亮___。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是-26.7星等。
7、四季星空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晚上八九点钟,可以分别看到不同的星空。
(1)春季的星空,北斗七星高挂北方天空,它的斗柄上四颗亮星与狮子座最亮的轩辕十四、牧夫座的大角、室女座的角宿一,形成了春季大曲线。
(2)夏季的星空,天顶附近的天琴座的织女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隔着银河遥遥相对。
(3)秋季的星空,银河从头顶流过,飞马座和仙女座组成“秋季四边形”,W形的仙后座在银河的中间。
(4)冬季的星空亮星最多。在东南天空有醒目的猎户座,再往东南有全天空最亮的恒星大犬座天狼星。
说明 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在某固定点观测,通常只能看到星空的一部分。
北极:北极的观测者都永远只能看到北极星所在的那一半星空,即北天星空;
南极:南极观测者正相反,只能看到南天星空。
赤道:赤道上的观测者能看到整个星空。天文台的最佳选址——
赤道
②天图(包括月相图和星空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③大部分看到的星星是恒星。
④全年可见的星座:小熊座、大熊座、仙后座。
二、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1)银河系的组成:由
众多恒星

星际物质
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有几千多亿个。
(2)银河系的大小: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3)银河系的形状:①侧视: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②俯视:大漩涡,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
2、河外星系:银河系外存在着大约千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3、宇宙
(1)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人类目前可通过
望远镜
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130亿光年。
(2)宇宙的结构层次:
(3)大部分看到的星星都为恒星,少部分为行星。
(4)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4、了解美国、前苏联及中国探索宇宙方面的主要成就。
注意中国的“神舟”系列太空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天宫一号”空间站。
典型例题
1.以下关于星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星位于天鹅座
B.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
C.位于北天的星座有47个,位于南天的星座有29个 
D.古巴比伦人把天空分为48个星座
2.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 
 )
巩固提升(第四章综合检查)
一、选择题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日冕
B.太阳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
2.下列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3.月球成为人类观测宇宙天体的理想场所是因为(  )
A.在月球上观测不需要任何仪器,成本低、方便
B.在月球上尘埃少,能见度高
C.月球上引力小,观察得更远
D.月球离宇宙中天体的距离更近
4.如图,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是夏季
B.正是南极考察最佳季节
C.北半球昼夜等长
D.南半球昼长夜短
5.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6.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7.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小明在中秋节赏月
B.杭州四季分明,从春分到夏至,昼夜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C.一天中,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日月星辰总是东升西落
8.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9.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10.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空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
1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在杭州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是图4-Z-5中的(  )
13.
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4.关于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①宇宙是由所有的星系组成的 ②太阳之所以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其质量大 ③目前人们可以观测到约千亿个星系 ④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是130亿光年,所以宇宙是有限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二、填空题
16.
(1)2020年4月28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图4-Z-8),银河系的侧视图像________(填“漩涡”或“铁饼”)。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________。
17.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杭州市某校学生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的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他分析回答:
(1)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市________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3)为了使低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我国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以下现象主要由公转造成的是________。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四季变化
(2)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杭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这一天正午时分,杭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________图所示最相似。
19.我国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2020年的中秋节是公历10月1日,此时地球大概运行在甲图中的________之间,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乙图中的________。(斜线表示暗部)
20.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通信中继支持。
(1)在月球上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2)当晚的月相接近________(填图一中的选项)所在的位置。
(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选项)。
A.甲
B.乙
C.丙
D.丁
21.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__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2.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火星的探索兴趣有增无减。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①位置时,此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________季。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请写出月相的名称。a处:________;b处:________。
24.如图是天体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为中心;图乙表示________系;图丁表示________系,以________为中心。
(2)图甲中成员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3)比图丁所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其质量占其天体系统质量的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5.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填“A”或“B”)附近。
26.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