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排队问题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数学
教材 北京版教材第二册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解决问题。
2. 在解决问题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步骤,积累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清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排队来到了这个新教室上课,快用你的小眼睛左右前后看一看,熟悉这里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
我们班有32名同学,刚才你们排队进来时,我发现安致远是第30个进入这个教室的同学,通过段老师给你们的这两个信息,你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1)安致远前面有29(30-1=29)人。
(2)安致远后面有2(32-30=2)人
看来在排队进入教室这个过程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排队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班级情况和现实情境引出排队问题,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回忆基数和序数的相关知识,感受数据背后的含义。
二、运用策略,解决排队问题
1.发现和提出问题。
出示题目信息:同学们放学排队。从前面数,王红是第6个,李英是第15个,李英后面还有8人。
(1)读题。
(2)分析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一:这队共有多少人?
问题二:王红和李英之间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 完整理解题意。
(1)完整读题,理解题意。
(2)思考解决两道题各自关键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3)直接解决这队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分析一队人所包含的部分,不重复不遗漏)
3. 思考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
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解决王红和李英之间有多少人?
预设:画图、摆小棒、数数和模拟操作等
【设计意图】在动手解决问题之前先思考“打算如何解决”,是学生有计划的做事情的一个好的开始。学生静下心选择解决策略的过程即是数学思考的过程,可培养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的能力。
4. 解决问题
(1)按照自己刚才的想法尝试解决问题。
(2)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
方法一:数数
从第7个数到第14个:7、8、9、10、11、12、13、14共8个数。
方法二:画图数出答案
方法三:画图配算式计算出答案
数形结合,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让画图支持学生对于算式的理解,让列式严谨表达图意。
方法四:直接列式得到答案
注意追问:6和15是否包括在王红和李英之间。
(4)对比四种方法,思考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思考的方法自主完成探究。在对比中感受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初步感受数形结合对于解题的作用,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经验。同时感受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重复不遗漏。
5.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认真阅读数学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认真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设计意图】从小就向学生渗透波利亚解决问题的步骤(低年级将波利亚的四步走简化),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巩固拓展
1.小动物排队,小猪排第15,小狗排第21,小猪和小狗之间有几只小动物?
2.15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亮亮排在第5个,从右往左数,强强排在第7个。强强和亮亮的中间还有多少小朋友?
⒌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同学们放学排队。从前面数,王红是第6个,李英是第15个,王红和李英之间一共有多少人? 15-6-1=8(人)
有个小朋友说:“在这个算式中15表示的是李英是第15个”,你同意她说的吗?你认为15表示的是什么呢?
2、在解决排队问题的过程中,你认为什么是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