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角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角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20: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踊跃发言、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难点:感受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关系。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以及多边形等平面图形,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识别角,判断角的大小。例1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的面上抽象出角的过程,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了解角的各部分。随后的“试一试”,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使学生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信封等。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启动学习(1分钟) 1.认识这个平面图形吗?
2. 你认识它吗?
3.学生认定学习内容。
自主先学(18分钟)
(一)认识实物中的角。
出示补充习题、三角尺,引导学生观察哪些物体的上面有角。
老师示范角可以怎样指。
(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三角尺上的角,感受角的特征。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3.找一找教室里的角。
4.完成课堂练习1、2两题
5.欣赏生活中的角。
(三)认识角有大小
导学单:
(1)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角多,用信封里的材料做一做、拉一拉、摆一摆。
(2)变一变:把你做的角变大一些,再变小一些。
三、小组互学(5分钟)
1.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导学单上的内容。
2.红角与蓝角之争
3.得出结论。
四、全班共学(6分钟)
1.小组汇报
总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2.红角与蓝角之争
3.全班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完成课堂练习第3题
2.反思总结:如果你是角,你会怎么介绍自己。
六、巩固练习。(5分钟)
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48页第1、2、3、4、5题
2、每日一题。
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 提问:现在,它还是我们熟悉的三角形吗?
揭示课题:认识角。
→这个角啊,喜欢捉迷藏,看(出示课件),这些物体上都有角,小朋友你能找出来吗?
→咱们脱去角的外衣,这些图形都是角,通常我们在角的图形里画“弧线”表示出角。
→角是尖尖的,角的两条边是滑滑的。明确角各部分的名称。
→ 板书: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
→判断是否是角和数角来巩固学到的内容。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小组进行辅导。
→小结: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两条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 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总结出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全班交流并总结: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 独立完成,全班校对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