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亲切优美的语言、拟人的手法,记叙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能自选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话抄下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设计意图: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2.(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黑糊糊 阻拦 感冒 照射
轰隆隆 抛下 滋润 爱抚
暖烘烘 自豪 山冈 笋芽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拦、烘”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
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照射、自豪。
动作演示识记。如,抛下、阻拦。
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山冈、笋。
5.写字指导。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了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 )。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填空练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读理解做好铺垫。】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扩写词语。
2.填空。
“芽”第五画是( ),音序是( ),音节是( )。
“射”第六画是( ),音序是( ),组词( )。
“抛”第四画是( ),声母是( ),组词( )。
3.读熟课文,试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笋芽儿,那么小小的笋芽儿是怎样长成强壮的竹子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范读,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默读课文,思考讨论:笋芽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儿的?
(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
(2)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
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读。
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继续读课文。
出示课件:春雨姑姑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思考: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发挥想象:作者会省略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地读、思、讨论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并且抓住标点符号,充分引导学生丰富想象,从而感悟笋芽儿又弱小变坚强的过程】
4.再读全文,思考并讨论: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6.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7.练习背诵
三、拓展延伸
1.了解笋芽的相关知识。(见课件)
2.学习一首关于笋芽的古诗。(见课件)
3.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课文内涵,联系口语表达】
四、积累运用
1.句子积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
2.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3.积累名言:出示课件
五、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同学合作编一首小诗。
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
六、作业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笋芽 ( )地敲
( )的身子 ( )地说
( )的小草 ( )地钻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阻拦——( ) 娇嫩——( ) 爱抚——(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强壮——( )
4.积累名言。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有追求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躲在妈妈的保护伞下的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板书设计:
23 笋芽儿
春雨姑娘 呼唤笋芽儿
雷公公 叫醒笋芽儿
太阳公公 温暖着他
小草 激励
撒娇 ——苏醒—— 钻出地面——脱衣—— 长成竹子
课件16张PPT。笋芽儿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
初生当菜吃,
长大成材料 。返回主页笋芽儿谜语导入学习目标学习新词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延伸积累返回主页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生字。
2.自选合作伙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笋芽儿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啦!”
3.使学生能从笋芽儿破土而出这一自然现象中悟出只有经历风雨,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4.从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返回主页黑糊糊 阻拦 感冒 照射
轰隆隆 抛下 滋润 爱抚
暖烘烘 自豪 山冈 笋芽返回主页春雨姑姑呼唤,笋芽(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了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 )。 沙沙沙,沙沙沙。小小音乐家春雨姑姑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并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
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
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不住地说:“我不怕,我要出去!” 春雨姑姑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返回主页春风哥哥 着她,
着她。
笋芽妈妈 着她,
着她。 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阻碍她长大的衣服,把它们抛在脚下,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优美的舞,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返回主页积累名言:
只有不畏艰险的人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有追求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躲在妈妈的保护伞下的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笋芽儿的相关知识
笋芽儿是人们食用的蔬菜之一 ,可以鲜吃 ,制作各种菜肴 ;可以腌制 ,能吃上几个月 ;可以干制 ,能吃的时间更长 ;还可以制作罐头 ,销往世界各地 ,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竹子在夏天 ,是生长期间走向成熟的季节 , 躯干由嫩绿色转为青绿色。竹叶 ,可做造纸的原料。竹子在秋天 ,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生长现象 ,可是竹子 的地下茎却是生长的旺季。地下茎俗称行鞭笋。行鞭笋有一个生长特点 ,具有向阳性。一般来说 ,它只朝三个方向生长———东、南、西 ,不会向北生长。它很顽强 ,所到之处 ,不管是石缝 ,还是破缸底、墙脚、瓦砾堆 ,都能穿过去 ,就是变换了它的体态 (本来是圆的 ,变成扁的 )也要长过去。竹子在冬天 ,是最顽强的植物 ,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 。 戏答元珍(北宋 王安石)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