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06: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课程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记忆字母形体。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3.能区分3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4.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词意做动作。能正确拼读8个音节词,并将事物进行分类。
5.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初步学习量词。
6.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程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能区分3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3.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词意做动作。能正确拼读8个音节词,并将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程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记忆字母形体。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3.能区分3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4.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词意做动作。能正确拼读8个音节词,并将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认读生字
1.谈话: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看看你们的课程表,今天有些什么课?
课件出示课本第36页的课程表,指导学生看课程表。
(1)学生交流今天的课程名称:语文、数学、音乐……
(2)小组交流:说一说课程表里还有些什么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3)拼读词语。
yǔ语 wén文  shù数 xué学  yīn音 yuè乐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学习生字。
(1)认读“语文”。
①出示卡片,引导:我们在前面的哪一课中见过这两个字?
②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我爱学语文。
③看课程表,用红色的彩笔把所有的“语文”课圈出来。
④用“文”字组词:课文、作文、文件、文具、文明、文章……
(2)认读“数学”。
①出示卡片,指名带读。引导: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拿出数学书,读读封面上的两个字。
②看课程表,数数每周有多少节数学课。
(3)认读“音乐”。
①出示卡片,指名带读。引导:你们喜欢音乐课吗?在音乐课上都学了些什么呢?看看课表,找找音乐课安排在了星期几。
②引导组词:你们能用“音”“乐”两个字分别组词吗?
音:声音、拼音、音节、音调……
乐:乐器、乐曲、乐队、奏乐、交响乐……
【设计意图】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利用课程表,帮助学生认识课程名称,拓宽识字途径,既体现了识字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又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板块二 “用拼音”游戏——复习拼音
1.游戏一:摆一摆,猜一猜。
(1)教师示范字母手指操,引导:老师摆的是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2)出示课本第36页的插图,学生自由读课本上摆出的字母。提问:这三个字母是用什么摆成的?(手、线绳、小棒)
(3)合作学习。引导: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声母,看哪个组摆得最多。
(4)游戏“我摆你猜”。指名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
①用手摆字母,相机引导学生练习手指操。
②用线绳摆字母,相机引导学生齐读。
③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的字母时,教师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引导:p怎样摆呢?
(5)教师展示橡皮泥摆成的字母。
2.游戏二:读一读,比一比。
(1)过渡: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三组拼音。(生读)
(2)引导:你们读得很准确!那么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一:我发现这是关于“z—zh”“c—ch”“s—sh”的对比。
预设二:我知道我们在读这三组拼音的时候要正确区分,要读准确,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
师总结:你们说得很对!说明你们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也在比较中发现了规律。
3.游戏三:比一比,读一读。
(1)过渡:在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你能分清它们吗?瞧,它们来了。
(2)区分形近字母。
①出示字母b—d、p—q、f—t,男女生对读。
②说说你怎么区分它们。引导编口诀: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
(3)看图拼读音节词。
①课件出示课本第37页的第一组图和音节词。
引导看图:你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
学生练习拼读音节词,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②课件出示课本第37页的第二、三组图和音节词。
学生看图,自主拼读音节词。同桌互读,相互正音。开火车拼读。
(4)巩固拼读。
出示六个音节词,指名拼读,读对后课件相机出示对应的图片。
4.游戏四:读一读,做动作。
课件出示六个音节词。
hē chá   qí mǎ   chī xī ɡuā
tuō dì lǐ fà bá luó bo
(1)学生自主练习拼读。
(2)游戏“你读我做”。
①同桌合作:一人拼读音节词,另一人做动作,然后互换。
②指名展示:指名学生上台,教师拿音节词卡,学生悄悄看后,按音节词的意思做动作,其他学生猜读音节词。
③教师出示音节词卡,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5.游戏五:读一读,涂颜色。
(1)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音节词。
(2)学生练习拼读。指名学生拼读。小组轮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轻声。
(3)指名分类: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4)引导:你是怎么分类的?(教师课件演示:将八个音节词按水果和动物分类,送到两座房子里)
(5)合作拼读:男生读动物类音节词,女生读水果类音节词。
【设计意图】以游戏为主线,串起“用拼音”板块的五个题目,既复习字母,又巩固拼读,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在学习拼音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体现了教学环节的高度整合性和时效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
2.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初步学习量词。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认读生字,归类韵母
读一读,连一连。
他  打  马  画
1.指名学生认读。引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
2.教师总结:所以这行字与ɑ相连。
3.教师引导:同学们真会发现。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认识的字当中,还有哪些字的韵母是ɑ?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妈、爸、花……
4.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第二行和第三行字,说说它们的韵母是什么,并连一连。
5.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投影展示学生的练习。
6.说说我们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读音带韵母u和i。
预设:带“u”的字有土、不、数…… 带“i”的字有四、鸡、字、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行认读汉字,根据读音判断韵母,自主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类意识。引导学生联系已学汉字和生活中认识的字,说说含有同类韵母的其他字,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板块二 看图读词,学习运用
1.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的插图,引导看图:请观察图画,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词语)
小鱼  小鸡  虫子  山  云  花  鸟
3.认读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4.观察图画。引导:图中有多少山?多少云?多少花?多少鸟?请数一数。
5.认读词组。出示带拼音的词卡“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指名读,开火车读。
6.游戏:“送词语入画”。读词语,在图中找一找相应的事物,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7.照样子说词语。启发: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1)看课文插图填词语。
九只鸟  一( 条 )小鱼  两( 只 )小鸡  一( 条 )虫子
(2)引导:你能用这样的词语形式说说教室里或家里的事物吗?
预设:一张课桌、一支铅笔、一本书、一扇门、一块橡皮……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动物名称和数量短语,积累语言,发现“语言密码”。引导学生看图填词语,在语言实践中学习量词的使用,学习语言表达。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察图片,介绍窗花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窗花吗?在哪儿见过?是什么样的?
2.欣赏窗花。
课件出示各种精美的窗花。
3.引导:窗花好看吗?你知道这些窗花是怎么来的吗?(是人们的巧手剪出来的)我们今天读一首儿歌《剪窗花》。(板书课题,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
板块二 朗读儿歌,读通读顺
1.教师范读儿歌。提示: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老师读到哪个字,你们的小眼睛就要看到哪个字。
2.教师领读儿歌。要求:教师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注意停顿。
3.学生试试自己读一读《剪窗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会拼读的音节少,阅读能力弱。通过教师的范读、领读,引导学生感受朗读儿歌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板块三 看图读文,分享交流
1.提问:在这首儿歌中,你认识哪些字?和小伙伴一起认一认,圈一圈。
2.指名分句接读儿歌,想一想:“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课本第39页的插图。
3.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第一、二行,女生读第三、四行,男生读第五、六行;老师读第七行,全班齐读第八行。
4.学生齐读儿歌。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让学生感知儿歌的大意;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指名分句接读、师生合作读、做动作表演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块四 亲子共读,传承文化
1.布置作业:和大人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提示:可以自己读一句,大人读一句。
2.可以和大人一起剪窗花、贴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与孩子一起读儿歌,一起动手剪窗花,不仅拓展了知识,还增进了孩子与大人的感情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点拨、纠正、巩固。
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拼音、学习阅读,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如,运用线绳、小棒、肢体等摆声母,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巩固拼读。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