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词语中的轻声。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区分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5.朗读、背诵谚语,初步了解谚语蕴含的道理。
6.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3.正确分辨弯钩、竖钩等形近笔画,能正确书写。
4.读背谚语,初步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积累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了解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学习情境中。
板块二 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读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读准轻声。
④男女生赛读。
⑤齐读。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3)尝试分类识记。
①小组交流、讨论:你会给自己的家人分类吗?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②全班交流。
预设一:按男女来分组,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姐姐 妹妹 妈妈 奶奶
第二类:哥哥 弟弟 爸爸 伯伯 叔叔 爷爷
预设二:按辈分来分,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第二类: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第三类:爷爷 奶奶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瞧!第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关的内容。
明 晚 昨 时 妈 奶 姐 妹
①思考:这两组字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讨论。
②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相同的字?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拓展识记。
单人旁——们、什、作(都和人有关)
草字头——花、草、莲(都和植物有关)
木字旁——桃、松、林(都和树木有关)
(3)教师小结:“明、晚、昨、时”都是日字旁的字,意思都和时间有关。“妈、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意思都和女性有关。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设计意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一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板块三 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汉字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在田字格中出示“了、才、长、山、儿、四、我、心”8个字)
②汇报交流。(提示:“长”字注意书写的笔顺,“四”字第四笔是竖弯,“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
(2)火眼金睛。仔细观察每组笔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了”和“才”:弯钩起笔弯弯;竖钩竖笔直。
“长”和“山”:竖提的竖长提尖;竖折的竖短折长。
“儿”和“四”:竖弯钩竖长弯短记得钩;竖弯小小的竖弯包里头。
“我”和“心”:斜钩的顿笔向右下行,中部微弯,下部折笔向右上出钩;卧钩轻入笔向右行笔,由轻到重,前段斜、后段平,形扁横卧,钩向左上斜出。
(3)教师范写。
(4)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检查关键笔画是否写正确。
(5)展评反馈。
2.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过渡:小朋友们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课件出示书中的图画。
①同桌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
提示:在天空中,你看到了什么?
蓝天下,有哪些人和物在活动?
草地上有些什么景物?
②汇报交流,关注答案是否来源于图片。
③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书写相应词语。
④展评。
(3)看图说一两句话。
①你能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图画中的情景吗?
②同桌相互交流。
③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谁在哪里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还可以用上“的”字短语,把句子说具体。
预设:两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
一头奶牛在草地上低着头吃青草。
哥哥和妹妹在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
【设计意图】练习说话时关注学生是否把句子说完整,引导学生用上积累的带“的”字的偏正短语。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说话的成功感。
板块四 日积月累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谚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谚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读。
◎ , 。
◎ , 。
◎ , 。
◎ , 。
正音:“栽”是平舌音;“乘”是翘舌音;“乘、凉、行、更”都是后鼻音。
(1)同桌互读。
(2)指名朗读。
3.把谚语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范读。
(2)同桌合作读。
(3)男女生对读。
4.初步理解谚语的大意。
(1)你能读懂这些谚语吗?在小组内选择一句说一说大意。
(2)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
(3)教师指导点拨,可以举例说明,不要求精准解释。
(4)创设情境,填写谚语。
◎老师常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
◎哥哥考试又取得了进步,爸爸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以,要想改变将来,就得从现在做起。
5.熟读成诵。
(1)分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
(2)带着理解齐读谚语,背诵谚语。
6.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勇闯三关,真了不起!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哟!
瞧!孙悟空也为你们欢呼鼓掌呢!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中的内容要避免生硬的讲解,也不能拔高要求。因此,采用以读为主,再让学生尝试说,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再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举例,整个过程循序渐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尝试和大人一起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谜语,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猜谜语。
模样像人树上走,
家里没有山上有。
它的屁股红又红,
一条尾巴长又长。
2.导入故事,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用猜谜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板块二 听故事,感知故事
1.认真听《猴子捞月亮》的朗读音频,要求一边看书一边听。
2.生自由读故事。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相机指导读好猴子的话。
“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
4.分角色朗读,理清故事脉络。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预设:故事里讲了哪几只猴子发现月亮掉进井里了?(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板块三 看一看,演一演
1.播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
2.演一演《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
3.猴子捞不到月亮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故事篇幅有些长,教学时,采用看动画片的方式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让学生在情境扮演中体会猴子捞月亮的过程,将读书落到实处。
板块四 扩展延伸,亲子阅读
1.认识《亲子阅读记录卡》。
亲子阅读记录卡 班级:______________ 读者: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______________ 阅读时间:______________
和大人一起读 1.大人读,我来听。 ☆
2.我读,大人听。 ☆
3.我和大人一起读。 ☆
你是怎样和大人一起读的?给“☆”涂上颜色。
大人问,我来答 1.文中讲到了哪些猴子? ☆
2.猴子们是怎么捞月亮的? ☆
3.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呢? ☆
答对了,大人给“☆”涂上颜色。
巧动嘴,勤动手 1.试着讲讲你最喜欢的部分。 ☆
2.喜欢画画的你可以画画月亮、猴子…… ☆
2.交流亲子共读成果。
(1)反馈激励:检查《亲子阅读记录卡》,反馈班级亲子阅读情况,予以评价。
(2)交流成果,教师颁奖。
①讲一讲故事,颁发“小话筒”奖。
②展示绘画作品,颁发“小画家”奖。
③提出想问的问题,颁发“小问号”奖。
【设计意图】《亲子阅读记录卡》中提供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方式和步骤,安排了学生和大人的互动,意在指导并促进亲子共读。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此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堂课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很长,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遵循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他们有所感悟的前提下,再组织交流学习所得。在交流中,注意不同个体的特点,保护他们的发现,给他们更多的肯定,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