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七课
新民市大民屯学校 李代清
让学生掌握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等科技成就,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隋唐文化的特点是辉煌,本课是从两个方面叙述的:一是科技;二是文学,都是隋唐人民在继往开来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其中建筑、雕版印刷术、文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见本课在教材的地位举足轻重。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本课要提供大量感兴趣的材料,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科技内容,学生理解难度大,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向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等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桥,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和动脑、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的特点,认识此桥的地位;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教学难点:
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李春和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教学难点:
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
教法与学法
教法:
精讲深化,设疑提问等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其中以图片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学法:
1、自主学习法:对历史事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提示、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观察分析法:学生对建筑陌生,略显枯燥,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可以从直观感受中发现它们的特点。
3、情景比较法:通过情境模仿让学生参与,然后由学生评价雕版印刷术的好处,激发学习兴趣。
4、合作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设置,以小组来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特长。
导入新课
采用课前提示导入,讲课前先把要讲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思维,导入正题。
架石飞梁尽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宋 杜德源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明 祝万祉
知道这座桥的名称吗?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赵州桥
江苏苏州宝带桥
云南丽江黑龙潭桥
比一比
唐长安城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
唐朝代表诗人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归纳三位诗人的作品及其特点
板书设计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2、唐都长安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金刚经》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李白 杜甫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