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算24点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算24点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1: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算24点
一、教材分析: 《算24点》是一节以口算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型数学活动课。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是:不仅可以组织学生有兴趣地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学生选择和设计运算的过程中,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在学生小组比赛的形式中,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的意识。在本活动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储备是一些基本的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或两位数;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
教材编排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三张牌开始,再到四张牌。层层深入,逐渐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思维上:通过算“24点”一方面巩固表内乘除法,另一方面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口算速度,还增强与人合作、竞争意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另外通过回顾反思与交流,活动的经验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能帮助孩子不断累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以及简单的综合运算的口算能力。
2.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的判断四个数如何算出24点。
3.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以及简单的综合运算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利用四个数如何算出24点,并且有不同的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设计 教学策略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活动,讨论法
教学策略设计:采独立思考,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和参加擂台赛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算24点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清晰算24点的基本方法,在层层递进的教学引领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个数的算24点活动。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A~9各一张扑克牌,学生的口算纸
学生准备:每人九张牌,草稿纸,笔。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第一环节:学习算24点的规则 1.出示扑克牌: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课前谈话:扑克牌可以怎样玩?今天张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学一种新的玩法:“算24点”(板书)
一、热身赛
“算24点”要用到熟练的计算,所以我们先来一次5分钟热身赛,检验一下你最近练习口算的成果。
二、学习算24点的规则
我们开始学习算24点。(贴A-9)
算24点的游戏怎么玩?(PPT呈现规则)
这个规则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用+-×÷四种运算;抽的每张牌上的数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
过渡:下面我们从简单的开始。
张老师这里有九张扑克牌。
一、热身赛
5分钟热身赛,口算练习。
了解算24点的规则:算24点时,将A看做“1”,从A—9中任意抽出几张牌,根据牌上的数用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后得到24。抽的每张牌上的数都要用到,而且只能用一次。
细致理解规则中注意的地方。
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ppt呈现,听觉和视觉同时作用,增加感性的认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
第二环节:新手上路
1.要求1:你能像老师那样有顺序地排在桌面上吗?比比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排好后坐端正。
2.要求2:请小朋友们从9张牌中选2张牌,算出24。选好后举出来。
交流:你选的是哪两个数?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4,6),(3,8)
3.出示3和9,能算出24吗?为什么?用3和9你可以算出哪些得数呢?
小结:看来选2个数算24,想要利用乘法口诀,就要找4,6或3,8这两对好朋友。
(对每个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渡:那如果允许你再找一个数,与3、9算出24,你会选谁呢?把你算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把找到的数举出来。
4.交流:你选得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1 9-1=8,8×3=24
2 3+9=12,12×2=24
3 3×9=27,27-3=24
4 9-3=6,6×4=24
5 3×5=15,15+9=24 8 9÷3=3,3×8=24
小结方法: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种算的方法,你发现有哪些巧办法算24点呢?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三张牌来算24点。
按老师的要求把九张牌,有顺序地排在桌面上,比比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从9张牌中选2张牌,算出24。
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哪两个数?你是怎样想的?
辨析3和9,能不能算出24吗?用3和9你可以算出哪些得数呢?
再找一个数,与3、9算出24。
5.交流:你选几?你是怎么想的?
多种选法:
1 9-1=8,8×3=24
2 3+9=12,12×2=24
3 3×9=27,27-3=24
4 9-3=6,6×4=24
5 3×5=15,15+9=24 8 9÷3=3,3×8=24
6.讨论有哪些巧办法算24点呢?(举例说明:里面有3,想办法凑8,如选1、3,9和3能凑成6,就选4;还能凑12,就选2;能凑成27就选3…)

利用人手一套的扑克牌,选择其中的1~9,从中选2个,算出24点,通过人人参与,重心下移的方式帮助每个孩子建立基本的算24点的方法:用口诀来算。
通过3和9两张牌,让孩子进一步清晰选牌的方法,并提出要求:如果允许你再找一个数,与3、9算出24,你会选谁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从而领悟算24点的基本方法。
第三环节:能手展示: 从桌上的牌中选3个数算出24。
1.组织交流:从举手最多的组开始,其他组的同学注意倾听,你们选的三个数不能与其他组的重复(黑板上记录每个组选的数)
2.评价每个组的表现。
3.过渡:看来用三张牌来算24点对小朋友来说太简单了。
4.张老师也选了3张牌,你能算出24吗?
看来并不是任意的三张牌都可以算出24的。
5.如果老师添一张牌,PPT呈现,四张牌1,2,5,8。能算出24吗?多种算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有8,就利用其余的三张牌凑3;有2,就利用其余的三张牌凑12;也可以用两张牌凑4,另外两张牌凑6;总之,如果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想其他的方法。
选3个数算出24。
每个学生独立算。
交流:每组算一个,从举手最多的组开始, 所选的三个数不能与其他组的重复
算一算老师选的3张牌:1,5,8,能不能算出24点?
4.四张牌1,2,5,8。能算出24吗?多种算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PPT呈现三张不能算24点的牌,再到添上1张,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算24点,解决了算4点的重点和难点,操作简单,视觉效果良好!
第四环节:高手擂台。
接下来我们就用4张牌来进行擂台赛。
1.利用PPT出题,并计时叫停。
擂台赛一:必答题。
擂台赛二:抢答题。
擂台赛三:选答题。
2.评价每个组的表现。
分小组参与擂台赛
1.必答题。规定时间内,每个小队各完成一道题目,答对可得一颗星,答错不加星。
2.抢答题。
根据抽出的4张牌,算24,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答对了可为他的小队赢得一颗星,答错了扣一颗星。
3.选答题。
每个组可以选择星数不同的题,如果答对,可以获得相应的星数,如果答错,就扣除相应的星数。
利用PPT进行擂台赛,增加了比赛的气氛,也非常方便操作,省时高效。PPT设计了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利用链接和计时器,使学生迅速进入擂台赛的状态,也增加了趣味性,以此赢得孩子们算24点的热情。
第五环节:全课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跟张老师一起学习了算24点,你有什么收获?
算24点的游戏是一种益智游戏,经常练习可以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和发达,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总结并分享收获。
2.现在,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每个同学每次任意出一张牌,看看四张牌可不可以算出24点?

教学评价设计: 比比谁的星最多,选出班级擂主!
七、课后反思 本节数学活动课,基于提高口算能力;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等目标,以过关的方式主要设计了新手上路、能力展示和高手擂台等环节,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孩子们参与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内容的设计上也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过程,从2个数算24点的选择,初步感知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24,让孩子们在算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和不断感悟算24点的规律和诀窍,从而为下面的用三张、四张算24点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设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受孩子的欢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分享,相互补充、吸收,逐步增强合作的意识。尤其是课堂的最后环节,设计了“高手擂台赛”的挑战赛,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在游戏中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活动过程和每个活动结束前,让小组成员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方法总结,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有收获,并进一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本节课能借助多媒体平台,让孩子利用多媒体出题,并记录每个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算法,通过媒体展示并累计获得的星数,从而产生擂主,这样对孩子的评价会更加公平,孩子们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