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整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整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1: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的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知识内容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类与整理,能够正确进行记数,所以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单元是学生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借助贴近生活的情境,促进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要,并确定统计的方法、统计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双基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
1、分类意识。在教学时选取了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对数据的直觉,体会数据反映的实际意义和重要价值,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
2、数据分析意识。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统计与概率的意义,学会用数据的眼光观察,借助数据说话,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习惯,变成数据分析观念,上升为国民基本素养。
3、符号意识。在唱票记录过程中,孩子们会想到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记录,比如√、□、○、☆、正字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记录,用简洁的数学符号去记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4、应用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统计,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不是乏味无用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指导和帮助我们生活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点分析:
1、思维严谨。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通过数一数、记一记等学习活动,细致观察,认真数,并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检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选择做出选择时,通过说一说、辩一辩等交流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言必有据的理性态度。
2、数学审美。在唱票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因为时间有限,需要孩子肯定会选取较为简洁的记录方式,孩子们肯会创造性的想到各种不同的方式,比如√、□、○、☆、正字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记录,体现了数学的创造美。
在对比分析中发现用“正”字记录的优势,一笔代表一票,一个正字代表五票,蕴含了数学的简洁美。
3、理性精神。对收集整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让学生理性的面对问题,大胆的做出质疑和猜测,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会用画“正”字的方式记录。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调查喜欢的研学城市
课前播放调查视频。并向大家介绍调查的结果,并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参加研学。
介绍四个研学城市。
问同学们喜欢哪一个城市,并说说自己的理由。追问:大家喜欢的各不相同,可我们只能统一去一个地方,这该怎么办?
学生预设:投票。
师小结:看来我们不能根据一个同学喜好而决定全班同学的喜好,而应该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先要投票了解全班同学的意见。
投票,介绍投票规则。一张圆片相当于一张选票,听指挥将它投到相应的位置。
一排一排的到前面来投票。
投票完。
请4位小助手帮我数一数,并把数据记录下来,下面的同学可以选一个你喜欢的去数一数。
师小结:上面是我们想去的研学城市,下面是喜欢每个城市的人数,再加上这样的这样的线就形成了一个统计表,这就是我们班喜欢的研学城市统计表。
总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我们先分一分,然后数一数,再把结果记录下来的过程就是数据的收集,然后把收集的数据放在一个表格里,制成这样一个统计表,就叫数据的整理,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据的收集整理。
问学生,怎么知道是不是每个学生的选票都被统计上了?你怎么算的?
说一说从统计表中都知道了什么?能根据这些数据决定研学的目的地了吗?
小结: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质疑:如果全校也要去研学,我们直接定某城市可以吗?
学生预设:不行,我们班的不代表全校的,如果那样的话,需要在全校进行投票调查。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分类意识)渗透点:在投票调查前根据不同的城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初步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让学生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研学城市体会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学科德育(有理有据)渗透点:们从要解决“统一研学城市”的实际问题开始,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确,要先知道喜欢每类别人数后,哪种类别的人最多,就选那种类别,需要少数服从多数。保证学生全员参与,亲身经历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得出结论或真理要有理有据,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言必有据的理性态度。
同时统计工作是科学而严谨的。在调查前要与学生交流制定好计划,“每个人都要参与投票,且每人都只能选一种最喜欢的类别。”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调查的严谨性,必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二、投票选领队。
介绍投票规则。
一起来看投票须知:1、你想选谁就在谁的姓名后面打对号。2、只选1人,多选无效。3、不同意可不选,但是不能选除这3人以外的。
唱票员唱票,其余学生记录。
唱票员、监督员整理选票、询问有无弃权、多选情况。
请同学们数一数你收集到的数据,把它整理到统计表中。
汇报
学生预设:我是用画对号的方式记录的,一个对号就是一票。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是用画对号的方式记录的,再看这几个同学是用数字、短线、图形记录的不管是用对号、还是图形,都是用符号去记录的,一个符号代表一票。
展示正字的记录方法。
学生汇报:我是用画正字的方法,一笔代表一票,一个正字就是5票。
对比用符号记录的以及用正字记录的。说一说在这些记录方式中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结:确实画正字的优势很多,比如节省空间,方便计算,不用1个1个数了,有几个正就有几个5,因此画正字的方法也被广泛使用。
质疑:如果咱班的两位老师也要来投票,他们的投票会改变我们的结果吗?为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无记名投票”得方式选举出了我们班的小领队,这种投票方式是非常公正公平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像我们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中的很多决议都是用这种方式投票产生的。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观念)渗透点: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体会用“正”字记录的优势,让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用数据的眼光观察,借助数据说话,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科德育(简洁美、理性精神)渗透点:通过让学生对比“对号”“圆圈”“正字”几种记录数据的方法,问学生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说出正字是5笔写成的,方便数数和计算,节省空间,整齐好看,体现了以形表数的简洁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提出“如果2位老师或两名同学都参与选择,结果会不会发生变化?”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质疑、追问,学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不盲从,不轻信,通过质疑和反思去进一步探索,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思和批判意识。
实践运用,深化理解
给出某城市5月份(31天)天气统计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汇报
怎么数的?
雨天怎么判断的?
师:根据得到的天气情况,你对我们的出行有什么合理的建议或者准备些什么物品呢?
小结:对天气的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出行要带的物品,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数据,对它们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后会指导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说。。。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整理了数据,我们又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了合理的决策,比如我们要去哪个城市?选哪个同学当领队?。其实数据正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介绍数据对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应用意识)渗透点:用统计上来的数据帮我们分析出出行要带的物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形成应用意识。
学科德育(奇异美)渗透点:通过对天气统计结果的整理初步感受用正字记录的优势,并通过对统计表中数据的分析为我们的出行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的优势,并通过介绍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大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处处是学问,体现了数学的奇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