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_8.2研究液体的压强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_8.2研究液体的压强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14: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力和机械~8.2研究液体的压强测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唐代杜甫诗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吹起茅草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这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拾起,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G________G'。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所示,一物体重为8N,对它施加一个20N的水平压力使其静止在墙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水平压力增大两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m,AO=0.3m。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此时杠杆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5.如图所示,物体甲和乙所受重力都为160N,滑轮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甲和物体乙时,F甲为_______N,F乙为_______N。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
如图所示,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携带约2kg月壤从月面起飞,并与环月轨道上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对接,然后将月壤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再择机由返回器带回地球。在环月轨道上运行时,以轨道器为参照物,返回器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将样品带回地球后,其惯性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
在物理学中,常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选填“静止”“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小球,若小球突然向火车行驶的方向滚动,这时火车的速度一定在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
静止在木板上的木块在力F作用下突然运动,请画出此时在木块上悬挂的小球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10.
如图所示的两个木块A、B,其中B放在A上,木块B受水平恒力F作用,使两个木块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A受力的个数是_______个。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
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球拍击球时,球对球拍也会施加一个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3N、3N
B.3N、6N
C.0N、6N
D.6N、3N
13.
小明和爸爸自驾游,汽车行至多沙山坡时,车轮打滑,不能前行。爸爸让小明下车,便于爬坡,小明否定了爸爸的提议,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开上山坡。下列做法与小明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
A.给自行车上安装滚动轴
B.给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剂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
14.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在发射水火箭,如果水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水火箭将(  )
A.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向下运动
C.立刻静止在空中
D.慢慢上升然后逐渐静止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
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6.
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铁球与细线AB连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铁球静止于墙面。关于铁球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AB拉铁球的力与铁球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
B.铁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铁球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
C.铁球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铁球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
D.铁球的重力与它对墙壁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
如图所示,不等臂杠杆(l1>l2)两端挂着质量为m1、m2的吊盘(包括重物),杠杆水平平衡,杠杆自重和摩擦力不计,若将两吊盘向支点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右端向下倾斜
C.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吊盘中加入重物,其质量为(m2-m1)
D.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吊盘中加入重物,其质量为(m2-m1)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2分)
18.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刚开始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大,那么这一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
(3)小明完成了探究活动,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继续图甲的操作,测得摩擦力减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19.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________。
(2)一组同学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左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
(3)另一组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读出力臂。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丙所示。她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他们先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实验结果。
(1)接着他们应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上述实验。
(2)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不同水平面时_______相同。
(3)通过本实验,可得出初步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______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4)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_______得到的。
(5)关于物体不受力怎样运动,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前,著名的物理学家_______(填“亚里士多德”或“伽利略”)曾进行过与本实验思路相似的研究。
四、计算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共17分)
21.
商合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通后对于芜湖实现跨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辆质量为3×105kg的高速列车从芜湖站出发,历经45min后达合肥站,全程运行225km的路程,试求:
(1)这列火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则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若该列车在某一水平路段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列车重的0.006倍,运行中列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多大?(g取10N/kg)
22.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的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g取10N/kg)则:
(1)机器人的重力为多少?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
(3)如果科考队员的质量为70kg,他每只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科考队员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吗?
参考答案:
1.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3.8
不变
4.费力
5.160
80
6.静止
不变
7.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
8.减小
9.
10.5
11.C
12.A
13.C
14.A
15.B
16.C
17.C
18.(1)变大
(2)做匀速直线运动
(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将截下的木块置于剩余木块上方,放在木板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9.(1)左
0
(2)将左侧2个钩码取下挂到右侧钩码下面
(3)竖直向下
先变小后变大
(4)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20.(1)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速度大小
(3)减小得越慢
(4)推理
(5)伽利略
21.
解:(1)这列火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v===300km/h。(2分)
(2)列车的过桥速度:
v′=144km/h=40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路程:
s′=v′t′=40m/s×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
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3分)
(3)列车的重力G=mg=3×105kg×10N/kg=3×106N,
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0.006G=0.006×3×106N=1.8×104N,
列车在某一水平路段匀速行驶时,根据二力平衡,牵引力大小为F=f=1.8×104N。(3分)
22.解:(1)机器人的重力:G=mg=500kg×10N/kg=5000N;(3分)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p机器====1.25×104Pa;
因为p机器<p冰,所以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3分)
(3)科考队员对冰面的压力:F人=G人=m人g=70kg×10N/kg=700N,
科考队员在冰面上行走时,相当于单脚着地,冰面的受力面积:S人=150cm2=150×10-4m2,
科考队员对冰面的压强:p人==≈4.67×104Pa,
因为p人>p冰,所以人不能在冰面上行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