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4章 阶段实验专训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相关探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4章 阶段实验专训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相关探究(31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16: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实验专训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相关探究
JK版 八年级上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D
AD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D
BCD
见习题
4
5
6
AB
7
见习题
8
见习题
9
见习题
10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用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8 cm处可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12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  )
A.正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D
2.【多选】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4 cm处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1 cm
B.12 cm
C. 20 cm
D.以上都不对
AB
3.【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如果换用了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仍然能得到像,可行的办法是(  )
A.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
B.光屏、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C.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D.三者位置都不动,在凸透镜前放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答案】AD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 cm处,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D
5.【多选】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为5 cm时成虚像,物距为8cm时成实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距为4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物距为9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物距为14 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物距为17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CD
6.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
解:如图所示。
(3)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测一块镜片的焦距具有偶然性
7.【中考?淮安】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上。
较暗
主光轴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缩小
照相机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提供的长度
8.【中考?南通】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________。
【点拨】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由图乙可知,发光小灯泡在凸透镜焦点位置,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平行光线,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
【答案】10.0;不变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物距u=30.0 cm-15.0 cm=15.0 cm,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应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说明像距在不断变化,是由物距变化引起的,原因是蜡烛的火焰在不断晃动。
【答案】右;放大;烛焰在晃动
9.【中考?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 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10 cm,像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同一高度上
放大
正立
虚像
10.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开始前调整器材时,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点拨】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开始前调整器材时,应保证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烛焰
凸透镜
光屏
(2)如图乙,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点拨】如图乙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则凸透镜的焦距为20.0 cm-10.0 cm=10.0 cm。
10.0
(3)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根据成像规律在光屏上成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这与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点拨】由图甲可知,物距为50.0 cm-10.0 cm=40.0 cm,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缩小
倒立
照相机
(4)将蜡烛移动至46 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虚像。
【点拨】将蜡烛移动至46 cm刻度处时,物距为50 cm-46 cm=4 cm,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为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应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右侧
(5)该小组在实验时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代替蜡烛,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的光源代替蜡烛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合理即可)
11.如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cm。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10.0
完整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 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