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全章易错专训(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5章 全章易错专训(19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17: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章易错专训
JK版 八年级上
第五章  物态变化
D
凝固;放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B
D
C
4
5
6
C
7
见习题
8
见习题
1.【中考?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
A.熔化吸热 B.汽化放热
C.液化吸热 D.凝固放热
【点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时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放热,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D
2.【中考?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是先放热后吸热的过程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吸热过程
【点拨】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液体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冻豆腐里的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故C正确;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出现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答案】C
3.【中考?苏州】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这个过程是______热的。
凝固

4.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有(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答案】B
【点拨】本题易错选为D,错以为二氧化碳变成了白雾,是没有弄清物态变化的主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不是干冰,干冰只是提供降温液化的条件,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造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雾”,B正确。
5.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
A.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液滴
C.空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点拨】该题易错选A或C,总是以为“白气”是水蒸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而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而这些“白气”却是能被我们看到的。
【答案】D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点拨】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所以A错误;甲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B错误;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正确;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是吸热过程,所以D错误。
【答案】C
7.【中考?湘潭】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物质
熔化时间/min

9

4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填“吸”或“放”)热。
BC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态。(均填“固”或“液”)
【点拨】由图像可知,AB段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海波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海波刚刚凝固完毕,故G点海波处于固态。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点拨】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根据表格中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相同
不同
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他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计表面________成小水珠造成的。
(2)水沸腾后,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液化
不可行
(3)另一组的小红同学选择圆底烧瓶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加热使其沸腾,然后停止加热,塞紧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上温度计与通气管),用注射器从烧瓶内________(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这说明水的沸点与________有关。
【点拨】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另一组的小红同学把水加热沸腾后停止加热,水的温度降低了,抽气后能降低气压,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又重新沸腾。
抽气
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