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6:10:06

文档简介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情感目标:
由具体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利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纸片
学具:三角形纸片、小刀、一张白纸、一副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故事导入,让学生板演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创设一个拟人化的对话情境,“大”对“小”说:“你看我个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问到:“那可不一定,我虽然个小可我的内角和不一定比你小啊!”在两人争论不休时,【提问】同学们愿意帮忙解决问题吗?他们谁说的对?他们的内角和有什么关系?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设计活动一:让学生根据已知三角板的度数,一起计算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吗?
2、设计活动二:
活动步骤1:将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分成锐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3个组,各组推选出组中的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活动步骤2:让每一位同学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用∠1、∠2、∠3标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各角的度数,整理后组内交换检查,最后算一算所画三角形的内角和。
活动步骤3:由组长统计,记录员记录各组成员所画三角形的类型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况。
活动步骤4:汇报交流。
活动步骤5:小组讨论: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你们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确定的数还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如果是确定的数,那么他可能是多少呢?
三角形的形状
∠1
∠2
∠3
内角和
发现规律
【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验证结论
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之后,继续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确定值吗?引导学生交流探讨验证方案,学生先展示教师用幻灯片展示。
1、
剪拼(强调拼时一定三个顶点一定要重合)(在分的过程中,夸奖部分学生,为了方便不混淆,在裁、折之前先给三个角标上了符号)
2、
折叠(强调折前选择一条边上画出一点,然后每个角的顶点和所画出的点重合)折一折的方法(折直角三角形,有同学会提出折直角三角形时只要折两次。根据这点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度)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跟前面测量数据不一样,强调测量时存在误差)
3、
一个大三角形分一分
(观察每个分出的三角形内角和)、拼一拼(观察拼出的大三角形内角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一个定值。
【知识提升】进一步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意识到等角对等边,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
【知识延伸】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就验证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他就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他当时才12岁。当他把自己的发现:“任何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的结果告诉父亲时,父亲惊喜交集地流出了激动的眼泪。
(四)巩固练习
1.?(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道两个角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2)已知一个内角,求出其它两个内角(等腰三角形)
(3)给出一个特殊图形,求出每个内角
2、家里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碎了(如图)。聪明的明明,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去玻璃店,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你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
【拓展练习】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吗?
【结论】每增加一条边就增加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五)小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29页第1、2题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8°
72°


30°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通过获得结论感受数学是充满规律的学科,学习数学是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任意三角形,剪刀,纸,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你们都标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跟三角形的角有关的游戏。三角形有几个角?那好,只要大家说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你们相信吗?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你怎么知道老师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来猜的?因为大家都有预习。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什么称为三角形的内角?(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到了初中,我们还要学习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是??(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和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
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
师: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你怎样算的?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二)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确定方法
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用哪些方法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小组讨论: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生:可以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成一个大角。
生:可以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一个大角。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还是挺有用的。
2.动手操作实践
请每个学习小组拿出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先找到三个内角,把每个角标上序号。老师提出要求:
(?http:?/??/?www.?/?"
\t
"_blank?)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先试着研究自己的三角形,然后再共同研究小组里其他同学的三角形,看看各种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动手操作试验,在小组中讨论问题)
3.汇报交流
(1)测量的方法
学生汇报量的方法,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
师小结:直接量的方法挺好,通过测量,有的同学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有的同学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虽然测量有误差,但我们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180度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2)剪拼的方法
学生汇报
师:你能说说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三个角的顶点重合在同一点上,相邻的两个角之间不能重叠,也不能留有缝隙。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象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3)折拼的方法
学生汇报
师:你能说说用这个方法时怎样才能很快地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吗?
生:先折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再把三个角的顶点折向这个垂足。
师: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度,都是把三个内角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角来解决问题的。最后我们一致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等于180度。(板书)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师:(出示实物一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出示实物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将在三角形平均剪成两个小三角形。它的(指着其中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不是90度?
小结:三角形无论大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老师想检验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请完成“练一练”看来这么简单的题目难不倒大家。
2.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一块被打烂了的三角形玻璃板(如图:),老师今天不小心把这块三角形的玻璃板打烂了,要重新买与原来同样大的一块,可老师不知道尺寸,怎么办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呢?
3.猜一猜: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