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巴西 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巴西 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12 20: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巴西概况
名称 巴西联邦共和国(巴西)
人口数量 1.7亿(2000年)
国土面积 851.49万平方公里
所属洲 南美洲
首都 巴西利亚
领袖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时区 西3区 西4区
货币 雷亚尔
国歌 Hino Nacional Brasileiro
官方语言 葡萄牙语
少数大国之一
世界大国比较图(单位:万平方千米)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 。
巴西的地理位置
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水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
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亚马孙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富饶的亚马孙平原即得益于亚马孙河的滋养。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东麓,东到大西洋,面积约5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
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森林繁茂,动植物种类繁多,号称“世界动植物王国”
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分布图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存危机
耗尽养分
(每8秒钟消失一个足球场的面积)
影响全球气候
氧气制造厂被破坏
恶果
生物资源减少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1000000棵/天
热带雨林严重破坏
掠夺式迁移农业砍树烧荒
播种农作物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的经济迅速发展,2009年巴西成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
巴西是重要的新兴国家,与中国、俄罗斯、印度一起并称“金砖四国”, 经济居拉美国家之首。
发展迅速的巴西经济
1967——1974年, GDP值连续8年平均以10.1﹪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巴西奇迹”。
工业种类齐全:钢铁(世界第六)、
汽车(世界第十)、
造船、石油、水泥、
化工、冶金、电力、
纺织、制鞋……
尤其是: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信息、军工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巴西工业发展
工业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邻近铁矿,海运便利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的比重逐渐提高。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位居我国三峡水电站之后的第二大水电站。
巴西农业
机械化程度较高
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甘蔗、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大豆、可可、柑橘、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畜牧业发展快,牛肉出口量大
人口与城市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0年人口达1.7亿
90%以上巴西人居住在巴西东部沿海地带
巴西东南部人口尤为稠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上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
圣保罗市于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州首府。海拔760米,面积14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740万。圣保罗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与我国的上海市有相似之处。
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原巴西首都
风景优美,旅游胜地
201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人种构成复杂
白种人约占50%
黑白种混血人约占40%
黑种人占6%
印第安人不到1%
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的主要地形和河流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
巴西高原
亚马孙河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
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巴西热带经济作物,居世界第一的是:( )
A.咖啡 甘蔗 剑麻 B.咖啡 蔗糖 橘汁
C.咖啡 咖啡豆 蔗糖 D.甘蔗 柑橘 蔗糖
2、巴西重要的工业部门有:( )
A.钢铁 B.石油 C.煤炭 D.宇航
3、巴西的首都: ( )
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 C.巴西利亚 D.萨尔瓦多
4、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 )
A.狂欢节 B.跳桑巴舞 C.巴西的足球 D.朝拜
A
A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