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一、大国野心(原因)
二、烽烟四起(过程)
三、城下之盟(结果)
一、大国野心
开拓万里之波涛,
宣布国威于四方,
志在向海外扩张。
——日本明治天皇
20年内建造100艘军舰,增加海军25 000人;40年内建立起纺织、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
——明治维新之“殖产兴业”目标
材料一:
材料二:
岛国,人多,地少,
市场狭小,资源缺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大陆政策
二、烽烟四起
1894.7.25
1894.9.15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致远号
材料分析题 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 (2)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1)就义,为国捐躯,死如泰山之重;求生,留得青山在,再抗日寇。 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
1895.2
1894.9.17
旅顺
威海卫
1894.11
战前:不作认真准备
战中:避战自保,消极迎敌
万寿庆典,挪用军费
三:城下之盟(1895年4月)
李鸿章
伊藤博文
内无相 外无将 不得已衣帛相将 将来怎样
天难度 地难度 这才是帝王度量 量也无妨
开设工厂
开放口岸
赔款
割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东南沿海五口
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长江上游)
允许开设,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进一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给中国带来什么进一步的危害?
割地增多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内 容
危 害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台湾军民痛击日本侵略军
1895年5月~10月
抗击日军50 000余人
打死打伤32 000余人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山根信成少将
台北
台中
台南
材料一:日本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用于军事、教育……”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
——梁启超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
“大陆政策”—需要市场
西方列强的支持
—有利条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战争爆发 及经过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战争结果 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