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0: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卷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人教版选修三)
一、单选题
1.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
A.H、O、C B.Na、S、O C.H、N、O D.H、S、O
2.2.下列变化与碘的升华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 B.硅的熔化
C.氯化氢溶于水 D.溴的汽化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false、false、false ②false、false、false ③false、K、false ④false、false、false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几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所示晶胞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的物质正确的排序是
A.碘、锌、钠、金刚石 B.金刚石、锌、碘、钠
C.钠、锌、碘、金刚石 D.锌、钠、碘、金刚石
5.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铂金做首饰不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
B.固态和熔融时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的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
C.金属晶体最密堆积方式只有面心立方堆积方式
D.金属导电和熔融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一样。
6.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C.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D.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7.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导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内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可以发生移动
B.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晶体内的金属阳离子相对滑动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发生定向运动
D.温度越高,金属导电性越强
8.离子晶体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较高的熔沸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溶于极性溶剂 D.坚硬而易粉碎
9.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原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越小
10.下列溶液中不存在配离子的是
A.CuSO4水溶液 B.银氨溶液 C.硫氰化铁溶液 D.I2的CCl4溶液
11.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现有下列晶体:①Na2O2 ②SiO2 ③石墨 ④金刚石 ⑤NaCl ⑥白磷,晶体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⑥
1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晶体中粒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粒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在水中,冰醋酸的溶解度比碘的溶解度大
⑤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粒子所带的电荷多,粒子半径小。
⑥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放置得到非密置层和密置层两种方式,配位数分别为4和6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⑤⑥
13.有下列离子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若以M代表阳离子,以R代表阴离子,则各离子晶体的组成表达式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A.①MR ②MR2 ③MR3 ④MR4 B.①MR2 ②MR2 ③MR2 ④MR
C.①MR ②MR2 ③MR2 ④MR D.①MR ②MR ③MR2 ④MR2
1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C.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D.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1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于下列数据中的( )。
A.32 B.120 C.150 D.180
16.下列关于晶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B.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C.晶胞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与晶体中的相等
D.晶胞的密度与晶体的密度相同
二、填空题
17.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位,数目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NaCl晶体是一个正六面体(如图一)。我们把阴、阳离子看成不等径的圆球,并彼此相切(已知a为常数)。
请计算下列问题:
(1)每个晶胞平均分摊___________个Na+,___________个Cl-。?
(2)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用a表示)。?
(3)NaCl晶体为“巨分子”,在高温下(≥1413 ℃时)晶体转变成气态团簇分子。现有1 mol NaCl晶体,加强热使其变为气态团簇分子,测得气体体积为11.2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此时氯化钠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18.(1)false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false,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false,则false的密度为____________false(列出计算式).
(2)false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false,false相对分子质量为false、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false,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false;晶胞中false位于false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______false.
(3)金属false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六棱柱底边边长为false,高为false,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false,false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false(列出计算式).
19.不锈钢是由铁、铬、镍、碳及众多不同元素所组成的合金,铁是主要成分元素,铬是第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中铬的含量不能低于11%,不然就不能生成致密氧化膜CrO3以防止腐蚀。
(1)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
(2)铬和镍元素都易形成配位化合物:
①[Cr(H2O)4Cl2]Cl?2H2O中Cr3+的配位数为___。
②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
③氨是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氨的沸点高于PH3,原因是___。
(3)镍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
(4)单质铜及镍都是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8kJ/mol、INi=1753kJ/mol,ICu>INi的原因是___。
(5)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晶胞参数a=___nm。
三、原理综合题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请写出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氧化物中b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a元素原子的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1个晶胞中a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四、结构与性质
21.C、Si、Ge、Sn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医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Ge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C、Si、Sn三种元素的单质中,能够形成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___。
(3)按要求指出下列氧化物的空间构型、成键方式或性质。
①CO2分子的空间构型及碳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
②SiO2晶体的空间构型及硅氧之间的成键方式___________。;
③已知SnO2是离子晶体,写出其主要物理性质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4)CO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配合物,如Ni(CO)4,Ni与CO之间的键型为_______ 。(5)碳氧键的红外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的强度成正比,已知Ni(CO)4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060cm-1,CO分子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143cm-1,则Ni(CO)4中碳氧键的强度比CO分子中碳氧键的强度______(填字母)
A.强 B.弱 C.相等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 C、H、O是非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相互化合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CO3),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Na是活泼金属元素,S、O是非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相互化合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硫酸钠),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H、N、O是非金属元素,各元素相互化合可以共价化合物(如硝酸),属于分子晶体,也可以形离子化合物(如硝酸铵),属于离子晶体,故C符合题意;
D. H、S、O是非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相互化合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SO4),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碘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 .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类型不相同,选项 A错误;B .硅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类型不相同,选项B 错误;
C .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类型不相同,选项C 错误;D .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选项 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晶体的类型和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发生变化时粒子间作用力的变化。题中碘、氯化氢、溴、属于分子晶体,其中 HCl 属于电解质,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硅属于原子晶体,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以此判断。
3.D
【详解】
①中false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而false为固态,①项错误;
②中false为共价晶体,其熔点最高,false是分子晶体,其熔点最低,②项正确;
③中false、K、false价电子数相同,其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③项错误;
④中false、false、false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键依次增强,熔点逐渐升高,故④正确。
答案选D。
4.C
【分析】
【详解】
钠属于金属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钠原子在晶胞的对角线处相互接触;锌为金属晶体,为密排六方晶格,面心立方晶胞;碘为分子晶体,每个碘分子有两个碘原子,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晶胞中有8个C原子处在立方体的顶点、6个处于面心,此外晶胞内部还出现了4个C原子(把晶胞分成8个小立方体的话,这些C处于其中交错的4个的体心),经上分子,第一个图为钠晶体的晶胞结构,第二图为锌晶体的晶胞结构,第三个图为碘晶体的晶胞结构,第四个图为金刚石的晶胞图,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同晶体的晶胞结构图,要求记住常见晶体的晶胞结构,难度中等,但也是易错点。钠属于金属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钠原子在晶胞的对角线处相互接触;锌为金属晶体,为密排六方晶格,面心立方晶胞;碘为分子晶体,每个碘分子有两个碘原子,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为原子晶体,晶胞中有8个C原子处在立方体的顶点、6个处于面心,此外晶胞内部还出现了4个C原子(把晶胞分成8个小立方体的话,这些C处于其中交错的4个的体心)。
5.B
【详解】
试题分析:A、铂金制作首饰,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跟金属键有关,故错误;B、电解质在固态是不导电,金属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导电,故正确;C、有六方紧密堆积、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故错误;D、金属导电的原理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熔融电解质导电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错误。
考点:考查金属晶体的性质等知识。
6.BC
【详解】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因此只能表现出还原性(失电子),失去电子后所得的金属离子可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如Fe3+),也可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如Fe2+),故A错误;
B.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过程中通常失去电子呈正价,故B正确;
C.金属性越强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失去电子后越难得到电子,因此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故C正确;
D.金属原子的金属性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只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如Al原子能失去3个电子,Na原子能失去1个电子,而金属性:Na>Al,故D错误;
综上所述,叙述正确的是BC项,故答案为BC。
7.C
【详解】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金属晶体能导电的原因就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体内部发生定向移动.所以A错;B.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晶体内的自由电子发生动定向移动,所以B错;
C.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发生定向运动,所以C正确;D. 温度越高,金属导电性越弱。所以D错。故答案为C。
点睛:金属晶体中含有自由电子,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据此解答.本题考查金属晶体的组成以及微粒间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8.B
【详解】
A.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为离子键,故离子晶体一般熔沸点较高,故A正确;
B.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在固态时,阴阳离子受到彼此的束缚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导电,只有在离子晶体溶于水或熔融后,电离成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才可以导电,故B错误;
C.离子晶体不易溶于苯、汽油等有机溶剂,故C正确;
D.离子晶体硬度较大且质地脆,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离子晶体的性质:①硬度较大,难于压缩;②熔沸点较高;③固体不导电;④延展性差,受到外力容易破碎;⑤部分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9.C
【解析】
【详解】
A. 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故A错误;
B.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B错误;
C. 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能量越低,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C正确;
D. 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越大,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
影响晶格能的因素: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晶格能越大;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高,硬度越大。
10.D
【分析】
配离子是由一个金属阳离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可能存在于配位化合物晶体中,也可能存在于溶液中.
【详解】
A.水对铜离子有络合作用,CuSO4水溶液中存在四水合铜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存在配离子,A不符合题意;
B.银氨溶液中银离子提供空轨道,氨气提供孤对电子,存在配离子,B不符合题意;
C.硫氰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提供空轨道,硫氰根离子提供孤对电子,存在配离子,C不符合题意;
D.I2的CCl4溶液为碘单质的四氯化碳溶液,无配离子,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1.D
【详解】
①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过氧根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②SiO2属于原子晶体,只存在共价键;
③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同一层内的碳原子之间有共价键,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④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只含有共价键;
⑤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只含有离子键;
⑥白磷属于分子晶体,分子内含有共价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⑥,故选D。
12.B
【详解】
①晶体中粒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①正确;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或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故②错误;
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与分子中的共价键无关,故③错误;
④冰醋酸为乙酸的固态形式,乙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水中,冰醋酸的溶解度比碘的溶解度大,故④正确;
⑤MgO和NaCl两种晶体中,半径:Mg2+⑥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二维空间密置层,配位数为6,非密置层,配位数为4,故⑥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
利用均摊的方法进行分析,位于顶点的原子,其1/8属于该晶胞,位于面心的原子,其1/2属于该晶胞,位于棱上的原子,其1/4属于该晶胞,位于体心的原子,全部属于该晶胞;
【详解】
①黑球位于顶点,属于该晶胞的个数为4×1/8=1/2,白球位于顶点,属于该晶胞的个数为4×1/8=1/2,因此原子个数之比为1/2:1/2=1:1,化学式为MR;
②黑球位于顶点和体心,属于该晶胞的个数为8×1/8+1=2,白球位于面心和内部,属于该晶胞的原子个数为4×1/2+2=4,原子个数之比为2:4=1:2,即化学式为MR2;
③黑球位于顶点,属于该晶胞的原子个数为4×1/8=1/2,白球位于体心,全部属于该晶胞,原子个数为1/2:1=1:2,即化学式为MR2;
④黑球位于顶点,属于该晶胞的原子个数为8×1/8=1,白球位于晶胞内部,原子个数之比为1:1,该化学式为MR;
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14.C
【详解】
A. 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可能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比如NaCl晶体;也可能吸引着8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比如CsCl晶体;A错误;
B. 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很高,但是跨度也很大,比如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态,即其熔点低,B错误;
C.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比如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C正确;
D. 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可能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比如硅晶体、金刚石;也可能只存在极性共价键,比如SiO2晶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5.C
【详解】
M=Vm·ρ=×6.02×1023mol-1×5.0 g·cm-3=150 g·mol-1,即Mr=150,答案选C。
16.A
【详解】
A.通常人们习惯采用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但并非所有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A项错误;
B.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无隙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因此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B项正确;
C.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无隙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因此晶胞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与晶体中的相等,C项正确;
D.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无隙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因此晶胞的密度与晶体的密度相同,D项正确;
故选A。
17.4 4 false Na2Cl2
【详解】
(1)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该晶胞中钠离子位于晶胞的棱上和体内,则其个数为=12×false+1=4,氯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其个数为=8×false+6×false=4;
(2)根据图二知,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最短距离为a的一半即false;
(3)1 mol氯化钠的质量=1 mol×58.5 g·mol-1=58.5 g,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11.2 L的氯化钠的物质的量=0.5 mol,则此时M=false=117 g·mol-1,所以氯化钠气体的分子式为Na2Cl2。
18.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详解】
(1)根据均摊法,一个晶胞中含有false的个数为8,含false的个数为false,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false,故false的密度为false,故填false ;
(2)晶胞边长为false,则晶胞的体积false;由晶胞结构可知,12个false处于晶胞的棱上,1个false处于晶胞内部,false处于晶胞的8个顶角和6个面上,则每个晶胞中含有false个数为false,含有false个数为false.fals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false,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false,则晶体的密度为false;晶胞中false位于false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内部,则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false,故填false、false 、false;
(3)由晶胞图知,一个false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为false,false晶胞的体积false,一个false晶胞的质量为false,则密度为falsefalse,故填false。
19. 6 正四面体 配位键 极性 sp3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3d84s2 2 铜失去的第二个电子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false×107
【分析】
(1)基态碳原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2;
(2)①[Cr(H2O)4Cl2]Cl?2H2O中Cr3+与4个H2O,2个Cl-形成配位键;
②利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判断;
③氨中氮原子为sp3杂化,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3)镍元素为2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84s2;
(4)铜失去的第二个电子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而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5)根据ρ=false计算。
【详解】
(1)基态碳原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2,则排布图为;
(2)①[Cr(H2O)4Cl2]Cl?2H2O中Cr3+与4个H2O,2个Cl-形成配位键,所以配位数为6;
②[Ni(NH3)6]SO4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其中心S原子孤电子对数=false(a-bx)=false(6+2-2×3)=0,无孤电子对,4条化学键,为sp3杂化,故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配离子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为配位键;
③氨中氮原子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形,则为极性分子;氨分子间存在氢键,而PH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氨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PH3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氨的沸点高于PH3;
(3)镍元素为2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84s2,3d能级有5个轨道,8个电子,则未成对电子数为2;
(4)铜失去的第二个电子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导致ICu>INi;
(5)Cu位于晶胞的面心,N(Cu)= 6×false=3,Ni位于晶胞的顶点,N(Ni)= 8×false=1,ρ=false,则m=ρV,64×3+59×1=d×(a×10-7)3×NA,a=false×107nm。
【点睛】
利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先计算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目,再结合化学键数目,判断空间构型。
20.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false键(或极性共价键) sp3杂化 4 false
【详解】
(1)根据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d为Cr,其d轨道半充满时更稳定,Cr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2)SiO2中Si与相邻的4个O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其中Si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3)1个晶胞中a原子的数目为false;该晶胞的质量m=4×false,该晶胞的体积false,则晶胞密度false。
2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Sn 直线型 共价键(或false键与π键) Si-O通过4个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四面体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共价键(或false键) 熔融时能导电、较高的熔点 配位键 B
【分析】
(1)Ge是32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2 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2)金属元素能形成金属晶体;
(3)①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空间构型,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②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每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之间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和2个硅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③熔融状态下,离子晶体能电离出阴阳离子,离子晶体的熔点与其晶格能成正比;
(4)含有空轨道和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
(5)碳氧键的红外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的强度成正比。
【详解】
(1)Ge是32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2 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2)金属元素能形成金属晶体,所以能形成金属晶体的是Sn;
(3)①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形,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②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Si-O通过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四面体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硅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③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呈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且离子晶体一般有较高的熔点;
(4)镍原子中含有空轨道、CO中含有孤电子对,所以二者能形成配位键;
(5)碳氧键的红外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的强度成正比,已知Ni(CO)4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060cm-1,CO分子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143cm-1,则Ni(CO)4中碳氧键的强度与CO分子中碳氧键的强度相对来说比较弱,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结构的知识,对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形成及强弱进行了对比,要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判断,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