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25张: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25张: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2 20: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固态 液态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上述过程中,水的状态如何转换?
观察思考
图中的冰是怎样形成的?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水凝结而成的,是由液态变为固态。
观察思考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你还能举出其它熔化与凝固的例子吗?
蜡烛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固态
液态
固态
熔化
凝固
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
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是否相同?
猜想假设
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
可能温度变化不同;
……
一、熔化
实验探究
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或石蜡)的变化情况,
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③待海波(或石蜡)的温度变化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把温度值填在表格中;
④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出它们的熔化图像;
⑤分析作出的图像,得出结论。
水浴法:受热均匀
选择碎海波块
自下而上
温度计
试管
海波
酒精灯
铁架台
烧杯

石棉网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616DA210-FB5B-4158-B5E0-FEB733F419BA}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t/℃
t/min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持续吸热
温度不变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0
60.3
61
62
63.3
65
66.8
69
71
73
75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t/℃
t/min
0
2
4
6
8
10
12
14
60
65
70
75
持续吸热
温度升高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实验结论
1.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
B.用水浴法对冰块进行加热是为了使冰块缓慢均匀受热
C.该实验要使用搅拌器,目的是不让冰块粘在杯底
D.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该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冰的相同
B
练一练
通过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能说出它们的熔化温度分别是多少吗?
海波的熔化温度是48℃
二、熔点
思考
海波的熔化图像
石蜡的熔化图像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
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
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定义
沥青
玻璃
石蜡
海波
各种金属

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无确定的熔化温度
持续吸热
温度不变
持续吸热
温度升高
常见的有: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
常见的有: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晶体与非晶体
常见晶体的熔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
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吗?
海波的凝固图像
石蜡的凝固图像
根据海波的凝固图像和石蜡的凝固图像,你有什么启示?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海波有固定的凝固温度,石蜡则没有。
三、凝固
思考





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
无确定的凝固温度
持续放热
温度不变
持续放热
温度降低
三、凝固
冷冻食品保鲜
利用冰袋降温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自制玩具,先用泥土或沙做一个玩具模子,然后加热石蜡使其变为液体,并将液体石蜡倒入模子中,待冷却后便可得到你设计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熔化
凝固
练一练
(多选)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AD
练一练
熔化与凝固
晶体
熔化条件
过程特点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非晶体→
过程特点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晶体
凝固条件
过程特点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放出热量
温度不变
非晶体→
过程特点
放出热量
温度下降
熔化(吸热)
固态→液态
凝固(放热)
液态→固态
课堂小结
比较内容
晶体
非晶体
不同点
有无熔点


状态变化
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
固态→软→稀→液态
熔化特征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图像
物质
冰、各种金属、海波、萘、水晶石、固态氧等
玻璃、塑料、蜡、松香、沥青等
相同点
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先变软,后变
稀,最后变为
液体
先变硬,后变
稠,最后变为
固体
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
二是继续吸热。
晶体凝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
二是继续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