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北京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北京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20:17:29

文档简介


题:认识人民币(一)
  课型:新知探究课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操作活动,认识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我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互换。
重、难点预测:
重点: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简单互换。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有四个小朋友来跟我们一起学习新知识,开心吗?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请你把看到的说给小朋友听听。(出示例图)
指名学生说图意
生1:小朋友到商店去买东西。
生2:小朋友拿钱到售票处买门票。
生3:小朋友拿钱去买报纸。
生4:小朋友把零花钱存起来。
师:同学们也要像这位小朋友一样不乱花钱,把钱存起来。
2.揭示课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那里都需要钱,钱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字,比如美国叫美元,英国叫英镑,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1.认一认
师:人民币有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些钱,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出示各种不同的面值的钱)
小组合作学习:请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向同桌介绍一下,认一认每张人民币上都有哪些特点,说一说是怎么认的?
2.认识1元
师:你们认识它吗?谁愿意做小老师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知道这是1元的?(出示1元纸币)
生:我认识这张1元,因为这里有个“1”下面写着壹元,就是1元。
师:请看,壹是大写的数字,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现在写作“元”,这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地看一看,你还认识什么?(正面)
生1:有“中国人民银行”这些字。它们表示我国发行的钱。
生2: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是我们伟大的领袖。
师:人民币的背面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让少数民族认起来也方便多了(出示背面)
生2:有国徽。
师:右下角还有一个黑点是盲点有什么用呢?是让盲人认的。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我们爱我们的国家吗?我们也要爱护人民币吗?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爱护它呢?
生:不能乱花钱,也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把零花钱存起来。
请学生把1元举起来。
出示1元硬币,
师:老师这里有1元,同学们认识它?都是1元有什么不一样?
生:是1元。
师:这是1元的硬币,同学们手上拿的是1元的纸币,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硬币的正面写着“壹元”背面有漂亮的花朵。
让学生手拿1元的纸币和1元的硬币对比一下,然后把钱放在一边,看看哪一小组最快做好。
3.认识1角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这是一张1元的人民币,对吗?(出示1角)
生:是1角啊!
师:这明明是数字1呢?哦!后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名字“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师: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单位不同就差远了。
你们能把1角的硬币找出来吗?请同学出来展示1角的硬币。
同学们真棒!能根据单位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人民币,看看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真的,老师随便指一个,你能很快说出来吗?(出示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4.认识分
师:这里还有一些硬币,谁认识?。(指示分的硬币)
生:5分、2分、1分
师: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现在已经很少用了。板书:分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认识1元=10角
(课件出示情境):咱们的故事还继续呢,想不想听、四位小朋友拿着钱开开心心地来到1元超市,同学们知道1元超市是怎么样的?
生:就是所有商品都是1元。
师:聪聪想买一个玩具手表只付了一张纸币,明明想买布娃娃付了10张纸币,一样吗?为什么呢?
生:他们付的不一样。
师:我们看看聪聪是怎样付钱的(出示1元的纸币),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吗?
生:能。
师:再看看明明是怎样付钱的(出示10张1角的纸币),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吗?
生:能,因为10张1角合起来就是1元。(给予奖励)
板书:1元=10角(齐读)
师:小刚想买一把玩具手枪,但是他手里只有一种人民币(出示5角纸币)
猜猜要付几张这样的5角。谁来帮帮他应该怎样付钱?
学生汇报:要付2张5角,因为2张5角是10角就是1元。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1角可以换1元。
小结:
也就是说不管怎样付钱,合起来等于10角就是1元就能在1元超市里买到想要的东西。
2.认识1角=10分
师: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出示图片齐数)一起数数看。
板书:1角=10分
我们现在都看不到分了,但是你们的爷爷奶奶在过去都是一分一分存起来的,关于1分钱的故事有很多,有一首歌就叫“一分钱”,会唱吗?站起来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播放一分钱的歌曲)
三、巩固提高
1、通过购物,你们会付钱了吗?老师现在考考你。
1元=(
)角
1角=(
)分
5元=(
)角
10角=(
)元
20分=(
)角
40角=(
)元
2、同学们真棒,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书本52、53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2、53页画出重点的内容,小声读一读,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四位小朋友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剩下一些钱,我们一起来帮小朋友整理一下还剩多少钱,就是书本53页的第1题,现在完成书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3.购物活动。
同学们既然会整理不同单位的和不同材料的人民币,想去购物吗?出示一个5角的棒棒糖,学生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来付钱,付对的奖励一个棒棒糖。
(小组讨论)
四、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京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一些和购物有关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我选择的教材是北京2011课标版,但我们的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虽然教材不同,但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间的关系。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各种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我用童话故事情境作为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积极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快乐地参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故事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在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中获得初步的购物经验。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教具,人民币,实物商品等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激发兴趣
1、谈话:孩子们,今天的课堂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盒,猜猜看里面会是什么?坐姿最端正的宝贝就有机会上台来亲自打开它。
2.大声告诉大家里面是什么宝贝?钱有什么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钱?谁来说说看?
师: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谁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1、相互介绍
(1)谈话:孩子们,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在你们的学具盒里有一些人民币,看看你都认识它们吗?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介绍人民币)
(2)请学生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结合课件进行介绍)
2.重点认识一元纸币。
(1)谈话:刚才小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我们发现人民币上的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壹”,这个“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我们还发现1元人民币上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2)谈话:请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找出1元的人民币。学生可能拿出:旧版的1元纸币、新版的1元纸币、1元的硬币。
(3)简单介绍新版1元纸币和硬币。
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1)出示一角的纸币,老师提问:“这还是一元吗?”
(2)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是单位不同,它们可就差远了。
4、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5.人民币的分类。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模拟人民币分分类吗?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好。开始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了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大家表现得太棒了,必须奖励,奖励大家一个故事怎么样?有一天,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工作十分出色。大象伯伯决定给大家发奖品。小猴说:“我想要一个桃子”;小猫说:“我想要条鱼”;小兔说:“我要一个大萝卜”。大象伯伯自言自语地说:“我一下子找不到这么多奖品,该怎么办呢?”大象伯伯想呀想呀,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决定发红包,这样的话,每个动物都可以用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2、师:就这样,小狗、小猪、小兔和小猴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猪很得意,它说:“哈哈,我有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啦。”小狗哭了,伤心地说:“我只有一张。”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看看,到底拿到了多少钱。
2、学生帮助数一数,发现:小狗得到的是一张1元的人民币,小猪得到的是10张一角的人民币,揭示:1元=10角
3、师:看着这么伤心的小狗,你打算怎么安慰它?生说一说。
4、师:那你知道1角=()分吗?怎么知道的?(通过预习,完成课前预习单知道的)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由小猪和小狗得到人民币的张数不同而引发矛盾,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现元和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实践活动,运用知识
智慧岛闯一闯:
1、课件出示智慧岛第一关:我会认
2、第二关:换一换
3、
我知道:5角=(
)分
10分=(
)角
1元=(
)角
80角=(
)元
6元=(
)角
1元=(
)分
4、小狗来到文具店,想买一块橡皮和一把尺子,一块橡皮3角,一把尺子5角。如果两种学习用品都买一个,要付多少钱呢?小狗付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活动总结,反思体验
1、故事结局:小狗想了想,还是舍不得买,它来到森林银行把钱存了进去;小猪嘴巴最馋了,它拿到了钱马上到超市去买东西吃了。结果大吃大喝,把钱花光了,在哭呢!小猴存了很多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玩具店”生意红火,还捐钱办小动物学校呢。听完这个故事,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师小结:我们要像小猴一样,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故事最后由三只小动物不同的结局渗透思想教育:大家要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拓展应用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谈收获)
2、同学们回去以后用所学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好吗?
【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爱护人民币
节约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