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能力提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回复力
2.下列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用同一装置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形成的干涉图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宽
3.如图为演示波的衍射装置,S为水平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没有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C.移动N板使狭缝间距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D.当A点振动后,挡板两边的波纹间距不相等
4.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内和后10
s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
A.10
N·s,10
N·s
B.10
N·s,-10
N·s
C.0,10
N·s
D.0,-10
N·s
5.如图所示,B、C、D、E、F
5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
4个球质量相等,而F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A球的质量等于F球质量.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
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
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
D.6个小球都运动
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7.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要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最小厚度为d,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为( )
A.
B.
C.4d
D.4n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8.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9.如图所示,A、B、C三个小钢球的质量分别为2m、m、m,A球振动后,通过张紧的水平细绳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当B、C振动达到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振动周期最大
B.C的振幅比B的振幅小
C.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
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10.两束不同频率的平行单色光a、b分别由水射入空气发生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a、b入射角度的逐渐增加,a先发生全反射
B.水对a的折射率比水对b的折射率小
C.a、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a>vb
D.a、b入射角为0°时,没有光线射入空气中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后留下的痕迹如图所示.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只需用刻度尺测量 和 (均选填“l1”“l2”“l3”或“l4”),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
12.(8分)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
0.4
0.5
0.6
0.8
1.0
1.2
周期T2/s2
1.6
2.2
2.4
3.2
4.0
4.8
(1)利用上述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出l-T2
图像.
(2)利用图像,取T2=5.2
s2时,l= m,重力加速度g= m/s2.
13.(12分)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长滑杆上套有2个质量均为m的薄滑扣(即可以滑动的圆环)A和B,两滑扣之间由不可伸长的柔软轻质细线连接,细线长度为l,滑扣在滑杆上滑行的阻力大小恒为滑扣对滑杆正压力大小的k倍,开始时两滑扣可以近似地看成挨在一起(但未相互挤压).今给滑扣A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0=,使其在滑杆上开始向左滑行,细线拉紧后两滑扣以共同的速度向前滑行,假设细线拉紧过程的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线拉紧后两滑扣的共同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仅仅由于细线拉紧引起的机械能损失.
14.(14分)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气体喷出时的速度v=1
000
m/s.设火箭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
(1)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2)运动第1
s末,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15.(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这条直线上相距d=1.5
m的A、B两点,其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波长λ>1
m,求这列波的速度v.
PAGE高中物理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能力提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回复力
解析:振动物体的位移是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故A错误;由于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有两种不同的方向,所以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加速度总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加速度必定相同,故C错误;回复力总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回复力必定相同,故D错误.
答案:B
2.下列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用同一装置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形成的干涉图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宽
解析: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B错误;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选项C错误;红光的波长大于紫光,根据Δx=λ可知,用同一装置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形成的干涉图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窄,选项D错误.
答案:A
3.如图为演示波的衍射装置,S为水平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移动,两板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没有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C.移动N板使狭缝间距增大,可以使A处的水振动起来
D.当A点振动后,挡板两边的波纹间距不相等
解析:A处没有振动说明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减小狭缝的宽度或增大波长.所以C是错误的.要想增大波长,由v=λf知,当f减小时,λ增大,所以B正确,A错误.发生衍射前后,波速、波长都是不变的,D错误.
答案:B
4.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内和后10
s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
A.10
N·s,10
N·s
B.10
N·s,-10
N·s
C.0,10
N·s
D.0,-10
N·s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前10
s内初、末状态的动量相同,p1=p2=
5
kg·m/s,由动量定理知I1=0;在后10
s内末状态的动量p3=
-5
kg·m/s,由动量定理得I2=p3-p2=-10
N·s,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5.如图所示,B、C、D、E、F
5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
4个球质量相等,而F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A球的质量等于F球质量.A球以速度v0向B球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
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
C.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
D.6个小球都运动
解析:A、B质量不等,MA<MB,A、B相碰后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B、C、D、E质量相等,弹性碰撞后,不断交换速度,最终E有向右的速度,B、C、D静止;E、F质量不等,ME>MF,则E、F都向右运动,故C正确.
答案:C
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解析:根据振动图像可知,该简谐运动周期T=4
s,所以频率f==0.25
Hz,选项A错误;10
s内质点通过路程s=×4A=10A=10×2
cm=20
cm,选项B正确;第4
s末质点经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答案:B
7.为了减少光学元件的反射损失,可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利用薄膜干涉相消来减少反射光.如果照相机镜头所镀膜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要使绿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光完全抵消,最小厚度为d,那么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λ0为( )
A.
B.
C.4d
D.4nd
解析:设绿光在膜中的波长为λ,则由d=λ,得λ=4d,由n=
=,得绿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nλ=4nd.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8.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解析:简谐波横波在x轴上传播,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由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质点D此时的运动方向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向下运动,故B正确;此时质点B向上运动,而质点C已经在最大位移处,即将向下运动,直接回到平衡位置,则C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错误;此时质点E的位移为零,但振幅不为零,各个质点的振幅均相同,故D错误.
答案:AB
9.如图所示,A、B、C三个小钢球的质量分别为2m、m、m,A球振动后,通过张紧的水平细绳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当B、C振动达到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振动周期最大
B.C的振幅比B的振幅小
C.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
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解析:由题意,A做自由振动,振动周期就等于其固有周期,而B、C在A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等于A的固有周期,所以三个单摆的振动周期相等,故A错误,D正确;由于C、A的摆长相等,则C的固有周期与驱动力周期相等,产生共振,其振幅比B的大,故C正确,B错误.
答案:CD
10.两束不同频率的平行单色光a、b分别由水射入空气发生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a、b入射角度的逐渐增加,a先发生全反射
B.水对a的折射率比水对b的折射率小
C.a、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a>vb
D.a、b入射角为0°时,没有光线射入空气中
解析:由题图知,α<β,由折射定律知,折射率na小于nb,由v=知,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a>vb,随着a、b入射角度的逐渐增加,折射角均增大,b光的折射角先达到90°,即b光先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B、C正确;当a、b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偏折进入空气中,故D错误.
答案:BC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后留下的痕迹如图所示.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只需用刻度尺测量 和 (均选填“l1”“l2”“l3”或“l4”),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由题图可知,sin
i=,sin
r=,显然OB、OC为圆半径,有OB=OC,解得:n=,所以需要用刻度尺测量l1和l3,即n=.
答案:l1 l3 n=
12.(8分)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
0.4
0.5
0.6
0.8
1.0
1.2
周期T2/s2
1.6
2.2
2.4
3.2
4.0
4.8
(1)利用上述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出l-T2
图像.
(2)利用图像,取T2=5.2
s2时,l= m,重力加速度g= m/s2.
解析:(1)利用描点法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2)由T=2π得l=T2,直线斜率k=,由图像可知k=.当T2=5.2
s2时,l=kT2=1.3
m.由k=得g=4π2k=π2≈
9.86
m/s2.
答案:(1)见解析 (2)1.3 9.86
13.(12分)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长滑杆上套有2个质量均为m的薄滑扣(即可以滑动的圆环)A和B,两滑扣之间由不可伸长的柔软轻质细线连接,细线长度为l,滑扣在滑杆上滑行的阻力大小恒为滑扣对滑杆正压力大小的k倍,开始时两滑扣可以近似地看成挨在一起(但未相互挤压).今给滑扣A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0=,使其在滑杆上开始向左滑行,细线拉紧后两滑扣以共同的速度向前滑行,假设细线拉紧过程的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线拉紧后两滑扣的共同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仅仅由于细线拉紧引起的机械能损失.
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kmgl=mv-mv,①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共,②
联立解得v1=2,v共=.③
(2)ΔE=mv-×2mv,④
联立③④解得ΔE=kmgl.
答案:(1) (2)kmgl
14.(14分)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气体喷出时的速度v=1
000
m/s.设火箭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
(1)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2)运动第1
s末,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1)设喷出三次气体后火箭的速度为v3,以火箭和喷出的三次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3m)v3-3mv=0,
所以v3=≈2
m/s.
(2)以火箭和喷出的20次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20m)v20-20mv=0,
所以v20=≈13.5
m/s.
答案:(1)2
m/s (2)13.5
m/s
15.(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这条直线上相距d=1.5
m的A、B两点,其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波长λ>1
m,求这列波的速度v.
解析:由A、B两点振动图像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T=4×10-3
s.若波由A向B传播,则
d=nλ1+λ1=1.5
m(n=0,1,2,…),
又λ>1
m,
所以λ1=
m=2
m,
传播速度v1==
m/s=500
m/s.
若波由B向A传播,则
d=nλ2+λ2=1.5
m(n=0,1,2,…),
又λ>1
m,
所以λ2==6
m,
或λ′2=1.2
m,
传播速度v2==1
500
m/s,
或v′2==300`m/s.
答案:若波由A向B传播,波速为500
m/s;若波由B向A传播,波速为1
500m/s或300
m/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