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2: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叙事名篇,也是《左传》中唯一一篇选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课文情节较为简单,但是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利益,更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以及许多古汉语现象。因此只有扫除了文言障碍,并带领学生共同进入当时的语境,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左传》:有字处“文采若云月”,无字处“高深若山海”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积累,他们已具备基本的文言水平,能大体疏通字句,了解大意。然而,他们对一些特殊的古汉语现象的掌握仍有相当的难度,同时品鉴文言的艺术特色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阅读、鉴赏这篇课文,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即文句一文章一文化。(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品味文化)三个层面步步推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学生需要采用的方法是诵读法、探究法、合作法、勾画圈点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设计理念】
要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中采用“读书探究抓住细节教学”法,以问领起,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方面:1.运用诵读的方法,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2.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四段君臣晤对,学习文中各个人物的语言艺术,深入体会不同身份、不同处境下的语言应对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的叙事手法,理解超高的对话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有什么事例吗?
故事1:在威风凛凛的秦王朝堂,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揭穿秦王夺璧的阴谋,完璧
归赵。
故事2:在唇枪舌剑面前,诸葛亮以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群儒,使孙刘迅速结盟。
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烛之武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还派兵保护郑国的呢?让我们走进《烛之武退秦师》,领略他的大智大勇。
二、介绍《左传》,了解背景。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左丘明所著。
补充介绍:“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2.艺术特色:西晋贺循: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左绣》:“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今人:“《左传》善于叙事,往往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头绪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生动传神。
三、疏通全文,落实字句。
(一)第一段: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问题1:晋侯、秦伯联盟想到了什么成语?
明确:秦晋之好。
教师在PPT上呈现出成语典故: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1]?(晋文公)。而后,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
明确:所以,在晋文公和秦穆公时期,秦晋这两个强国,为了政治上的利益,以联姻的方式结成同盟。结盟的目的一则为两国间不自相残杀,二则对抗其他诸侯国。而这次的围郑便是其中的一个联盟行动。
分析:无礼于晋
明确:晋文公当年逃亡?[2]?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後为国患。”郑君不听。
重耳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予礼遇接待。
分析:“贰于楚也”的具体事件。
明确:公元前632年,即本文故事发生前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郑文公与晋国请罪求和,晋郑结盟。而在这场战争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与晋国结下仇怨。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问题:晋文公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吗?
明确:结合PPT上的地图和当时的政治背景,秦晋围郑的真正原因—争霸,“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位于黄河南岸的郑处于秦与齐、鲁中间,国力又非弱小,又北靠盟友晋国,向南可对楚国形成监视之态势,是秦建立战略支撑点的最理想的选择;晋国在公元前632年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楚国此时还是当时国力最强盛的诸侯国之一,要想彻底遏制楚国的向北扩张的势头,消除楚国对自己的威胁,巩固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必须获得处于黄河南岸的郑国,以黄河为依靠,建立对抗楚国的桥头堡。无论秦国还是晋国,都明白一点,郑
国虽然非常弱小,但也是楚国虎视耽耽、凯觑已久的战略要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灭郑的同时对楚国形成高压态势,使之不敢妄动。
问题:分析“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句话。(联系地图)
分析:第一层含义: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第二层含义: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暗示郑国危在旦夕;第三层含义:既然是联合行动,两国大军却不驻扎在一起,暗示秦晋两国貌合神离;第四层含义:提示这样的驻军,为烛之武离间分化工作提供可能,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小结:短短的一句话,就概括了当时三国的军事政治情况,为后文事件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也奠定了文章紧张的基调,可见《左传》叙事之精简准确的艺术特点。
(二)解读第二段。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佚之狐容易被忽略,文中用他的一句话(只有14个字)写出了佚之狐的精神风貌,即“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总问题:这14个字表现了佚之狐怎样的形象?
追问1:这句话表现出来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国危矣”,佚之狐对郑国的处境非常清楚,强敌压境,国家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前去赴敌营,并且指定让他去秦营;“师必退”,佚之狐料定在烛之武的劝说下,秦国的军队自然会退去,当然秦晋联盟必然瓦解。
追问2:烛之武在郑国的待遇如何?
明确:烛之武壮年时没有得到重用,如今年岁已高,在郑国只做个“囿正”。
追问3:郑伯既然轻视烛之武,之前没有给他一个显要的职位,如今大敌当前,事关国家存亡,反而听从佚之狐的推荐,同意烛之武只身赴敌,这反映了什么?
明确:既反映出郑伯知错就改,勇于反省自己,同时不失国君身份,告诫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更体现出佚之狐在郑伯面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追问4;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的依据大概有哪些?
明确:烛之武对目前局势也是非常清楚的。烛之武对秦晋联盟的弱点也是清楚的。烛之武长年屈才,如今定然要展现才华,“一鸣惊人”。
追问5;佚之狐为什么自己不去秦营?
明确:国难当头,自己留下来辅佐郑伯。为烛之武施展雄才大略提供一次机会。对当前的局势、烛之武的才华非常清楚,但不知道烛之武退秦的具体说法。
小结:佚之狐地位显要,对自身阅历很自信(相信自身对烛之武的判断),知人善任,勇于正视自身才智(自认为可能不如烛之武)。他是个胸襟坦荡,足以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
(三)解读第三段。
问题:赏析“夜”和“缒”
明确:这两个字用得巧妙:明写烛之武出城时间、地点和方式,暗则说明两点:其一,秦晋联军已逼近都城,兵临城下,形势愈加危急,其二,作为外交使者不光明正大出城,表明烛之武不想让晋国人知道自己去见秦穆公,以保证行动隐蔽性,显示其过人之智。
问题:烛之武临危受命,他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明确: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有利,对秦有害无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也动摇了秦亡郑信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进一步利益诱惑,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四)解读第四段
问题: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并讨论)
明确: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也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代略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五、课堂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这短短的一篇文,就生动地展示出了春秋时期,秦、晋、郑三国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可见《左传》叙事之精妙之处。
六、课后作业
结合本文内容写一副对联。例子:“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三寸巧舌力换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
^1
重耳:读chong
er
晋文公
姓姬
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和舜的“姚重华“的重字一样,都表示“重”的意思是双重的。晋文公耳垂是双重的
^2
晋文公为公子时,晋公子重耳,因骊姬之乱,(晋献公年老时宠爱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就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公子重耳、夷吾感受到危险,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回国夺回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19年,辗转8个诸侯国,到62虽才登基做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