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实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实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2 15: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明广实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用时:7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道题)
1. 埃及、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地理和历史条件的不同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2.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3.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4.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金字塔的建造者是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古埃及人 D.古罗马人
5. 某地区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一一子爵一一男爵一一骑士的等级体系。在 这种体系下,“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的封君又可能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近代俄国 C.古代印度 D.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6. 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市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人们的精神生活
C.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种姓制度
D.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7.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8. 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中的对话。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供养第一、二等级。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9.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10. 恩格指出:“伊期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11. “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2. 图示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13.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这样描述: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材料反映当时世界市场特征是
A.以欧洲为中心 B.以地中海为中心
C.寻求海外财富 D.进行殖民战争
14.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15.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 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A.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天主教教会的专制统治
16. 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 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
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 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17. 12.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18. 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曾翻译过一部西方启蒙运动的著作——《法意》。(即《论法的精神》)该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时最佳政治典范是英国,并在书中对一种新的政府组织形式做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权力之间互相制衡的方法。该书作者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9. 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 B.经典力学 C.惯性定律 D.地心学说
20.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 D.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思想
21.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材料表明
A.哥伦布、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D.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2. 新航路开放后在欧洲引起的“价格革命”是指
A.欧洲商品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上涨 B.美洲货物运到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C.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 D.欧洲金银运往美洲导致物价下降
23.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内阁对议会负责 天皇退出政治舞台
B 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
C 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德国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D 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众议院实际作用很小
24. 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的废除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5. 有学者指出“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反映了英国革命
A.剥夺了国王一切权力 B.确立了议会主权
C.推动了两党制的形成 D.首相拥有立法权
26.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27. 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1799年《反结社法》 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对抗行为
1812年《破坏机器法》 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处以死刑
1812年《警戒法》 要求公众协助军队及巡警维护地方治安
1819年《六条法令》 赋予治安法官在处理违法者方面更大的权力,进一步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期刊、出版物的印花税
A.暴力革命是工人抗争的主要手段? B.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依然大行其道?? D.工业化伴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
28. 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9.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下列各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障的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30.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了其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二、材料题(每题20分,共2题,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落等作物开始在欧亚大陆传播,而小麦、水稻、甘蔗等欧亚作物也在美洲推广。西欧殖民宗主国强迫殖民地人民只生产一种或几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巨额利润的产品。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的奴隶中,约四分之三从事制造蔗糖。对此,美国学者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做过形象的描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材料二 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其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当时在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
——邱妍《浅析海洋与荷兰崛起》
材料三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谈谈你如何理解学者所说“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推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英荷两国崛起原因和方式的相同点。(4分)
32.(20分)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内容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D D A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C C D A A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B B D D A D C
31. (20分)
(1)“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是指哥伦布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新物种传人欧洲(1分),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欧亚的物种资源,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增长(2分);“他西行所带的甘蔗是诅咒”是指原产于欧亚的甘蔗等传入美洲后,殖民者建立单一种植园经济和使用奴隶劳动(1分),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美洲农业的正常发展,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灾难(2分)。
(2)开放的民族性格,先进的手工技术,宗教信仰自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勇于制度创新,拥有商船和海军。(一点2分,任意4点8分)
(3)主要意义: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2分)
相同点: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都进行殖民扩张。 (4分)
32.(20分)
(1)特点:以人文关怀为主题;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一点2分,2点6分)
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分)
(2)主张:信仰得救;人人可以阅读《圣经》;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1点2分,2点6分)
办法:三权分立。(2分)
(3)变化:从人性(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从反宗教束缚到反君主专制。(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