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复习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复习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2 16: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目标:
2.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3.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学习重难点:
1.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重点)
单元学习重难点:
2.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用画 “正”字等方法分段整理数据。(重点)
单元学习重难点:
认识平均数,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难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知识点汇总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分段整理数据
分段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快速简便。
平均数
1.移少补多。2.总数÷人数(份数)=平均数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的步骤:收集数据;( )(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的1格可以表示( )个单位,也可以表示( )个单位。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多少。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记录数据
1

知识回顾
考点一
平均数常用来进行几组数据的比较,它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情况。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2)列式计算: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
总体
知识回顾
考点二
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
册数
科技书
文艺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四年级四班
25
22
14
5
四年级五班
35
16
9
3
类别
班级
分析:
(1)要把四年级四班的图书分类情况绘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横轴应该是图书的类别,纵轴应该是图书的册数。
(2)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在道理上是一致的,把数据和统计对象位置交换一下,直条横向画就可以了。
问题解决
下面是四年级两个班的图书分类情况,请你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
45
86
98
27
30
61
18
55
102
82
77
64
40
24
36
15
29
44
37
49
34
27
70
42
30
成绩/个
合计
0~19
20~39
40~59
60~79
80及以上
人数
26
2
10
6
4
4
分析:
问题解决
下面是四年级三班学生踢毽子比赛的成绩记录(单位:个)
下面是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的统计表,对吗?
上面的统计表错在分段统计的数据出现了错误,“20~39”是9人,却整理成10人。这样“合计”中的数据也出现了错误。解决这个问题,要在分段整理统计时做不到重复,也不遗漏,还有要注意“合计”的作用:反应总人数;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时,“正”字的笔画与各数据要一一对应。
布置作业
预习教材54页运动与身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