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37张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37张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5: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2.赏析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感受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3.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了宏大的诗歌个性。
知识链接

昌耀主要作品:《慈航》《斯人》《划呀,划呀,父亲们!》《大山的囚徒》《一百头雄牛》《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峨日朵雪峰之侧》《哈拉库图》《慈航》、《意绪》、《哈拉库图》《一十一枝红玫瑰》;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一九六二年八月,这个时间的昌耀,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峨日朵”雪峰的所在地,应该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百姓对“峨堡”的发音。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了。想来,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它们只是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背景解读

一首诗的诞生往往就是诗人一歌新生命的诞生。诗是完整的生命形式,生命,是昌耀诗歌的总主题,呈示生命,是昌耀全部诗歌的根本目的和内在逻辑。昌耀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昌耀这首创作于早期的诗作,定格了昌耀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高度,是他生命与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有力的确认。
1.现代诗的分类
中国现代诗按年代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1)中国现代诗歌: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2)中国当代诗歌:20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
①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②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③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④按长短分:微诗、小诗、短诗、长诗。
文学常识
2.新边塞诗派
新边塞诗派诗歌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新边塞诗派诗歌的形成是以《绿风》诗刊为刊载媒介发表诗歌的诗人群体不断壮大的结果。新边塞诗派的诗歌作品以描述新边塞风情,歌颂西部精神为主,其代表人物是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等现代诗人。
3.抒情诗
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对昌耀的评价
(1)“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这是被授予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中给予昌耀的文字。
(2)敬文东:昌耀是一个奇迹,是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尽管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过革命话语的冲击,但他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革命话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以维护诗歌的个人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后,昌耀的诗歌才情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一大批杰作经他之手被塑造成型。昌耀发明了一种崭新的诗歌语言,极大地拓宽了汉语的表现力。他的诗质地坚硬,有金石之声,刚好同中国人内心深处太多的忧患意识相对称。
(3)燎原:昌耀是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以边缘化生存中博大的普世理想,将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和始终的精神困顿,鼎现为青藏高原式的诗篇。深重的苦难感和命运感,来自青藏高原的土著民俗元素和大地气质,现代生存剧烈精神冲突中悲悯的平民情怀和坚定的道义担当,“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苦行,构成了他在诗艺和精神上对于当代汉语诗歌无可替代的奉献。中国类型性的优秀诗人为数不少,但昌耀式的诗人只有一个。
内容索引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学习任务二 整合与探究

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和右面的诵读指导,诵读全诗。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语调深沉、饱满;“这”“仅能”重音
“小心”重音,“探出”重读
“惊异”重读,“那边”拉长
“雪”重音,“彷徨许久”重读,“太阳”上扬
“正”重音,“决然”要读出果敢的语气,“跃入”重读,“引力”重读,“无穷”上扬
“山海”下沉,“石砾”重音,“滑坡”下沉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引动”重音;“上”“下”重读;“嚣鸣”拉长,上扬
“军旅”重音,“喊杀声”下沉
“我”重音,“铆钉”重读,“揳入”重读,“巨石”重读,“罅隙”语气深沉
“血滴”重读,拉长;“撕裂”重读;
“渗出”语气凝重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啊”语调激昂高亢,
“真”“有”重读,“雄鹰”“雪豹”重读
“锈蚀”重音
“但有”重音,“小得可怜”重读,
“蜘蛛”拉长
“我”重音;“默享”重读;
“赐予的”拉长,上扬
“快慰”语调轻松、舒缓
(二)借助意象,初识情感
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峨日朵雪峰之侧》选取了“太阳”“山海”“石砾”“深渊”“军旅”“铆钉”“巨石”“血滴”“雄鹰”“雪豹”“蜘蛛”等较为庄严、奇险的意象,有利于营造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让读者体会到在冷寂的思维中所展现的生命的张力。
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多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学习任务二 整合与探究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艺术手法
艺术效果
强烈的差异感受。使作品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思想感情更深刻
比喻
拟人
对比
视听结合
特写镜头
生动形象
烘托氛围,鲜明逼真
景物立体感,身临其境
画面感,个性化
1.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的“此刻”“仅”暗示了什么?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试分析这一长句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写那太阳彷徨久之终于突然向一片山海跃入。还未见过有人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如此精练地组织在一个句子之中。长句极易写得或累赘或松散或拖沓,而这里意象的密度却显示了诗人锤炼的功力。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

探究:诗人认为,眼前的景物仿佛是一切艰辛的一种报偿,“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
3.诗人为什么惊异于“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4.“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两句诗意在告诉读者什么?
这两句诗立即由上文“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一派有如军旅远去的喊杀声的嚣鸣。诗人猛然惊觉,本能的将“指关节铆钉一样的楔入巨石的罅隙”。这句极为生动形象。千层底被撕裂的细节,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4.诗人本来“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却意外发现与“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伴,这种强烈的反差告诉我们什么?
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和“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探究: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之外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5.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联系诗歌内容,探究下面的诗句的寓意。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板书设计
探究:①诗人王昌耀1950年参军,曾参加战斗,负伤致残,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被定为“右派”。②受“大跃进”思想影响,60年代初我们国家存在一种狂热、迷乱、肤浅、喧嚣的精神风貌,那种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和热爱往往遭到拒绝。诗人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凭着一份清醒和理智,开始打量和思考时代与现实。

观照诗人境况,联系时代背景,结合诗句,谈谈你对《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内容主旨的理解。
③“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只能有“滑坡”的下场。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自上而下”,是“滑坡”,是“远去”,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④“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诗人昌耀并没有与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站稳了自己的高度。
⑤“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彰显诗人精神空间的不是“雄鹰或雪豹”而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尽管“蜘蛛”如同诗人一样渺小,却是精神高度的坚守者,这正是诗人坚定理想追求、绝不随波逐流的呐喊。
探究: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
6.诗人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
视听结合
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
视听结合,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针对练笔
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秋夜,150字左右。
答案 (示例)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像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阅读这首诗歌,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谈谈你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见解。
探究: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这首诗在结构、韵律方面有何特点?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一首较典范的自由体诗。它不受格律限制,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
作品延读
斯 人
昌 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美点点击】
题目为“斯人”,诗歌已经展开。“静极——谁的叹嘘?”承接题目,将诗铺展开来,引出了悬念。接下来应该是回答这个问题了吧?然而不是,“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猛一下,却转到密西西比河去了。就如平时我们行走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中,本没有悬念,但是突然间拐了个弯,这下我们的兴致又上来了。这两行的效果就是这样。就在我们正疑惑怎么会到了密西西比河去的当头,“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猛地又折了回来,既启承了与上句的关系,又与第一行的设问融合。通过几次的突然转折,于短短三行间,将诗歌旷古的幽思,演绎得淋漓尽致。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