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
学习目标
1.了解贺敬之及“信天游"这-民歌形式的特点,感知这首诗的内容。[重点]
2.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诗歌内容。[难点]
3.体会诗歌浓郁的陕北风情,感受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培养爱家爱国的感情。[难点]
知识归纳
1.生字、难字
炕(kàng)
窑(yáo)
盏(zhǎn)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2.重点词语
登时:立刻。
脑畔上: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保卫:保护使不受侵犯。
盏:量词。用于灯。
写作特色
1.采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亲切、热烈。
2.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3.运用陕北民歌“信夭游”的形式,抒情性强,有口头传唱的意味。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夯实基础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
(
)
登时(
)
糜子(
)
油馍
(
)
脑畔(
)
眼眶(
)
2.填空。
(1)《回延安》体裁是
,采用陕北民歌
的形式创作;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2)《回延安》以
为线索,共写了五个方而的内容:回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延安。
(3)《回延安》中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按照诗句的感情,划分节奏和标注的着重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4.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
)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
5.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条条街道________________
②一座座楼房________________
③一盏盏电灯________________
④一排排绿树________________
A.①披彩虹
②亮又明
③宽又平
④迎春风
B.①亮又明
②披彩虹
③宽又平
④迎春风
C.①宽又平
②迎春风
③亮又明
④披彩虹
D.①宽又平
②披彩虹
③亮又明
④迎春风
强化拓展
一、课内阅读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
1.这节诗采用___________的形式,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2.你怎样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羊羔羔”一词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指_____________
,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感情。
5.“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家乡的枣
肖复兴
枣有多种吃法。枣可以入菜,当然也可以有多种做法,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吃法,这样的做法。
一般用
枣做菜,枣只是陪衬,比如红枣煨肉,枣只是内周围一圈的护兵,将军肯定还是中间昂昂乎的肘子肉。在家乡沧县吃的这道菜,却是全部用小枣做成的。一盘端将上来,紅扑扑的,玛瑙一样层层叠叠全是枣,只有将枣去核后,中间塞上的一层粘西,使得这道莱红白相间,色彩多了一份明快,再浇上一层拌有桂花的浓汁,又使得这道菜玲珑剔透、晶莹透明,多了一份浓郁的香味。
关键是这道菜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有味道,一颗颗小枣虽然只有手指甲盖大,枣肉却厚实有劲,夹上粘面,就更有嚼头。粘面中不用加糖,小枣本身就足够甜的了。北方人都爱吃粘面,有了这层粘面,绵绵软软之中,多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回味。
我是第一次吃这样新鲜而有味道的菜,对它情有独钟。和我一起来的全家人也是如此,不一会儿竟将这盘莱风卷残云一般吃得只剩下了盘子底。主人见我们喜欢这道菜,又特意要了一盘,这一盘依然被我们津津有味地吃光。
这道菜的名字叫作“心系枣乡”。这名字起得直白了些,却是这里的人们一份心情。书记告诉我,在沧县到处是枣树,光枣的品种就有两百多种,说这里是枣乡,名副其实。
家乡即枣乡,打我小时候记事时起就知道。虽然,父亲年轻时候就离开了沧县,我们一家人一直住在北京,但最让他骄傲的就是沧县的武术和小枣,不知多少次提起过沧县的小枣,说得他的嘴唇、听得我的耳朵都起了茧子。家乡人从老家给他带来小枣,是让他最高兴的事了。那种来自家乡的小枣,对于父亲来说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就像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乡亲一样;对于我来说,虽然一眼认不出来,看不出它和其它地方的枣的区别来,但只要吃上几颗,就会和别的枣判若两人般分的清爽。
那时,我家住的大院里有两棵枣树,秋天打枣,曾是我们孩子的节日。但那枣吃起来,确实不如沧县的小枣甜。当然,甜不是沧县小枣比别的枣多出的唯一优势。有一阵子在北京到处卖一种叫作伊拉克蜜枣的,足够的甜了,父亲说甜得豹嗓子,哪里赶得上老家的枣!老家的枣,刚下树甜中带脆,晒干了甜而绵软。
家乡的小枣,一直弥漫在父亲的回忆里和对我们的絮叨里。父亲自年轻时离开沧县四十多年之中,只回去过一次老家,没给我们带回别的什么东西,但没忘记给我们带回家乡的小枣。所以,沧县小枣的影子和味道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那里有父亲的一份乡情,也有我的一份朦朦胧胧的乡情。虽然,还没有到过家乡;即使,离家乡还很遥远;有了这小枣;家乡便像是会飞的云一样摇曳在眼前了。有诗人曾经说过乡情是一枚邮票,对于父亲和我,乡情只是家乡的小枣。
可惜,父亲从未吃过用家乡小枣做的“心系枣乡”这道菜。
家乡热情的主人告诉我这道菜的做法:先将小枣用开水煮一下,去掉土腥味,让枣肉蓬松;再去核过油炸一遍;然后在中间塞上粘面烹调;最后浇汁起锅。做法并不复杂,但想出做这道菜的人,确实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回到北京,照这种方法,我如法炮制,也做了这样一道菜。:枣是从家乡带回来的,方法是有条不紊一点不差,也就是用料和步骤完全一样。但做出的味道却和那天在沧县吃的不一样。真是怪了,莫非真是橘易地而成枳?
其实,在沧县吃过那道莱之后的第二天,在沧州市里吃饭,有一道也是用枣做的同样的菜,味道就已经是大不一样了。虽然,离沧县只有一步之退。毕竟那是在家乡。
(有删改)
7.家乡的小枣与其他地方的枣相比,有什么特点?它对于“我”和“我的父亲”有什么特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析文章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那种来自家乡的小枣,对于父亲来说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就像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乡亲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家乡用小枣做的这道菜的做法、色泽、味道,有什么作用?“可惜,父亲从未吃过用家乡小枣做的‘心系枣乡’这道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前行路上的希望之旗
马亚伟
①记得小时候,麦收时节我要跟父母下地割麦。天还没亮,父母和我已经站在田边挥着镰刀跃跃欲试。我看了看长长的地头,觉得要开始一场漫长的kǔ
lǚ,忍不住叹了口气:“爸,这么多麦子,咱们啥时候才能割完呢!”
②麦畦真的是太长了,一眼望不到边,金黄色的麦田一直绵延到邻村。我简直有些绝望了,觉得这辈子都割不完这么多麦子。我们开始割麦,镰刀飞快地舞动着,发出“唰唰”的声响,麦子应声倒地。可是,我们像蠕动的蚕一样,慢慢地行进着,丝毫看不到希望。有时候,漫长是一件让人恐惧和绝望的事。即使父亲割得那么快,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也只是割了一个地头。我彻底不想干了,放下镰刀坐在地上,赖着不肯再动。
③父亲见我这样,从小拉车上拿下一面自制的小红旗。这面小红旗是千农活时用来做标记的,插到地上很鲜明。父亲往前走了一小段,把小红旗插上,对我说:“割吧,割到小红旗那里咱就歇会儿,把早饭吃了。”那时候麦收时节大家都抢时间,一般人都早早去割麦,把早饭带到地里吃。
④我看了看小红旗的位置,还好不算远,割到那里就能吃饭歇息了。心里这样想着,立即觉得有了力量。我跟在父母的身后,卖力地割了起来,并没有感觉到有多累。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割到了小红旗那里。那面小旗子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一样,让人欢欣鼓舞。我欢呼起来:“吃饭喽!”
⑤我们吃过饭,稍作歇息。父亲又把小红旗插到前面不远的位置,对我说:“瞧见没有,今天上午咱割到这里就歇了回家,下午凉快了再来割。”小红旗插在不远处,依旧像一面胜利的旗帜一样招摇着。对我来说,小红旗就是一种希
望,只要与它相遇,就意味着完成任务,可以休息一下了。很快,上午的任务又完成了。
⑥下午的时候,父亲如法炮制,用小红旗做标记,让我奔着目标一点点前进。父亲不停地对我说:“胜利在望了,都看到地头了,加把劲!”胜利在望,真是个鼓舞人心的词,让我觉得目标不是那么遥远,胜利就在眼前,也不觉得累了。到了天擦黑的时候,大片的麦子都被我们割倒了。就这样,在父亲这面小红旗的鼓励下,我顺利完成了任务。
⑦父亲的做法让我领悟到,再漫长的征程,只要前行的路上有希望的旗帜,心中就不会恐惧绝望,慢慢走下去,定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⑧我毕业以后,分配到一家单位,可是我的专业不对口,需要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我看着十几本专业书籍,心里很犯怵。忽然,我想起父亲插小红旗的做法。于是,我把十几本专业书籍依次排好顺序,按照三本一组分成几组。我对自己说:别怕,一组一组地学,一组一组地过,过完一组就是一次小小的胜利,要好好庆贺一回,给自己一些奖赏!
⑨这样开始此次的征程,我同样没感到有多累,反而觉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不到一年时间,我就轻松地学完了这些专业,别人都说我创造了奇迹。
生活漫长,人生坎坷,只要你在前行的路上插上希望的旗子,就会带给自己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kǔ
lǚ
(
)
2.阅读第①一⑥段,根据要求完成下表。(6分)
时间
我的行为
我的心理
天还没亮
忍不住叹气
太阳升起
彻底不想干了,赖着不动
绝望(丝毫看不到希望)
吃早饭前
充满希望和信心
下午到天擦黑时
大片麦子割倒,顺利完成任务
3.请具体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下列对第⑧—⑨段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毕业后要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而心里犯怵。
B.“我”用“插小红旗”的方法,攻克了工作中的难关。
C.“我”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艰难完成新专业的学习。
D.“我”给自己插上希望的旗子,一步步创造了奇迹。
5.如何理解标题“前行路上的希望之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