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统编九上语文最新课件配教案含说课】课件(共6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统编九上语文最新课件配教案含说课】课件(共6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9:35:19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同学们,你熟知哪些《水浒传》故事?你欣赏哪些“水浒”英雄?你的“水浒”阅读策略是什么?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有学者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及其门人罗贯中共同编撰完成。明末清初评论家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评定为“天下六才子书”。
1.作者名片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
2.书名由来
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1.识别题材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概括以下古典小说的共通之处。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
《儒林外史》《红楼梦》
呼唤英雄
关注百姓
2.了解艺术手法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各个精彩,作者是怎么把他们的出场、经历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呢?
《水浒传》构思的巧妙在于:
(1)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
(2)善用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
(3)设置巧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怒杀仇人,上了梁山。
(4)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思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3.例析人物形象
辨析林冲和武松的异同
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相同点:
不同点:
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4.体会语言风格
请同学们读下列三段语言描写,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个英雄人物?
【甲】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A.
武松
B.
李逵
C.
鲁智深
C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
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
B
5.探究主题思想
思考:假如北宋社会不是作者描述的那样腐败黑暗,而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英雄还会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吗?
如果林冲被陷害后,能有合理的申诉渠道,这位才干出众、忠心耿耿的职业军人不会上梁山;如果潘金莲能够支配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她也不会沦落为毒害亲夫的罪犯;武松如果能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为死去的武
大郎讨个公道,他也不会举起复仇的尖刀;
如果梁中书等人的收入暴露在阳光下,而不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孝敬太师,晁盖等人也很难认为自己的抢劫行为是正义的……
《水浒传》笔下的好汉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逼迫,哪
里就有反抗”的主题——官逼民反。
《水浒传》表达的是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构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幻象,即在不平等和暴政面前渴望精神上的平等公正以及物质生活上的富足。




任务一:从以上所讲的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品读《水浒传》这本书,并做好批注。
任务二:阅读时间安排四周。按照以下专题完成基本阅读任务,超前完成的小组获得评价奖励。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专题三:品味小说精彩片段
专题四: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探究任务
完成情况
第一周
第1—30回
熟悉了解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构建情节思维导图
第二周
第31—60回
梳理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阅读进度表(以100回本为例)
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探究任务
完成情况
第三周
第61—90回
品味小说精彩片段
第四周
第91—100回
整体感知文本,了解小说艺术特色




水浒传
英雄史诗
官逼民反
呼唤英雄
忠诚信义
第2课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阅读《水浒传》之后,有了怎样的个性体悟呢?
(一)梳理“水浒”故事
《水浒传》的情节:
第一部分(第1—40回):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二部分(第41—70回):写梁山义军已成气候,可以公开攻城掠县,这期间主要写了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打呼延灼、打曾头市、打大名府等战役。
第三部分(第71—100回):写梁山好汉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他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奸臣迫害。
以事件为核心梳理情节:智取生辰纲
巧装扮
变行程
慎买酒
杨志
地僻酷热


兄弟
怨恨
吴用
知底细
早埋伏
巧下药


齐心

以人物为核心梳理情节:鲁智深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
(二)品读“水浒”人物
1.联系人物绰号,了解人物特征
绰号之外貌特征:豹子头林冲、美髯公朱仝、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九纹龙史进。
绰号之才能特征:八臂哪吒项充、小李广花荣、鼓上蛋时迁、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戴宗。
绰号之性格特征: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急先锋索超、霹雳火秦明。
绰号之兵器特征:操刀鬼曹正、双鞭呼延灼、金枪将徐宁、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
2.联系情节细节,分析人物性情
(1)宋江(及时雨)
主要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人物形象: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希望被朝廷招安。
(2)李逵(黑旋风)
主要情节: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江州劫法场。
人物形象: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3)林冲(豹子头)
主要情节: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人物形象: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4)武松(行者)
主要情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娱松岭。
人物形象: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5)鲁智深(花和尚)
主要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人物形象: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我为林冲立传
(1)林冲基本信息表
姓名:林冲
绰号:豹子头
绰号由来:酷似张飞,豹头环眼
常用兵刃:丈八蛇矛
原职位(或职业):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职业:总排名第六,梁山马军五虎将第二位
归宿(结局):病死于杭州
(2)展示《林冲传》章节目录
出场回目: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上梁山回目: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出场回目: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上梁山回目: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梁山接收回目: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死亡回目: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3)简述浓墨重彩的章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才被分了个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投靠梁山。
(4)我为林冲写赞语
林冲,落草前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仰。只因当朝皇帝昏庸,宠信奸臣,使得林冲丢官充军,家破人亡,充军路上还被两个小人侮辱。但他却不吭声,有人说他窝囊,不,他只是拥有历代大侠的宽容。他最
后被逼上梁山,这也导致他对朝廷恨之入骨,坚决和朝廷抗争到底。
林冲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王伦因妒忌林冲的才华,多次想赶他下山,林冲为顾全大局,一直忍气吞声,直到王伦全吞了他大哥劫来的生辰纲,他实在忍不下去,杀
了王伦,让他大哥做了梁山寨主。等宋江统领队伍时,武艺高强的他作为先锋大将军,虽立下战功,却绝无二心,他是多么有情有义呀!
(三)精读“水浒“
片段
1.表演戏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赏读精彩片段,品析作者精妙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2.给作者写一封信,和作者讨论《智取生辰纲》里的谋略。
亲爱的施大侠:
您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表达我对《水浒传》这一英雄史诗著作作者的尊敬。我特别喜欢您的《水浒传》,尤其当我看到书里面的一个个人物展现出超凡的勇武和智慧时,我心潮澎湃。今天有机会给您写信,
我特别想和您探讨一下《智取生辰纲》的精彩谋略,如有不当之处,请您一定原谅我才疏学浅。
《智取生辰纲》的核心人物是吴用和杨志,他们的对决实在精彩。杨志为了保住生辰纲可谓智计百出:他为了掩人耳目,故意
不多带兵,“智藏行踪”;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调整,由五更起日中歇,变为辰牌起申时歇,这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智选路径”。这些行为可见杨志精明多智。
可是吴用竟然道高一尺,制订软取计划,充分考虑时、地、人三个因素:天气炎热,押运者必有懈怠之处,利用天时,以药酒作为武器;黄泥冈为必经之途,人烟稀少,易于动作,于此设伏,占有地利;杨志为人精
细武艺高强,如果硬取一时未必得手,即使得手也未必能顺利脱身。所以吴用完全围绕杨志实施软取计划。①乔装歇凉黄泥冈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迷惑杨志一行。③在另一桶舀酒,一人抢吃
一瓢,一人再来另一桶舀酒,巧下药,蒙骗杨志一行。④白胜赌气不卖,贩枣人好心调解,引诱杨志一行。以上计划,皆是吴用精心设计。精明如杨志,亦不能不中其计。实在精彩啊!
这是我的一点个人愚见,希望得到您的评鉴。
此致
敬礼!
一位资深水浒迷
XXXX年X月X日
(四)赏析“水浒”艺术特点
1.《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②本书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补充:关于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①主次人物关系有机安排。
②主要人物典型化,如宋江、李逵、鲁智深等。
③人物性格的动态描写,如林冲。
④社会各阶层群像塑造。
男性形象:
贫民起义者形象——吴用、李逵。
下层官吏形象——文职:宋江。
武职:王进、鲁智深、林冲、朱仝、雷横、武松。
朝廷高官形象——高俅、蔡京、梁中书。
恶霸形象——仗势欺人型:高衙内、蒋门神、西门庆。
地痞无赖型:郑屠、牛二。
女性形象:
正面女性形象:英雄女性形象——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良家弱女子形象——林冲娘子、金翠莲。
反面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白秀英、李巧奴、李瑞兰。




《水浒传》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我们读它,不仅要读出一百零八条好汉故事的精彩,更要读出它背后所反映的主题。




忠义水浒
梳理情节
分析人物
品味片段
赏析特色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教学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阅读水浒故事,简析人物,探究主题。
3.了解艺术手法,体会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话说“水浒”
师:同学们,你熟知哪些“水浒”故事?你欣赏哪些“水浒”英雄?你阅读《水浒传》的策略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去品读我们熟悉的故事,去了解我们熟悉的英雄,去探寻阅读《水浒传》的方法,去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水浒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篇,水浒英雄的故事让他们津津乐道,由英雄故事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简介背景,走近“水浒”
阅读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8—139,梳理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有学者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及其门人罗贯中共同编撰完成。明末清初评论家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评定为“天下六才子书”。
资料助读2:书名由来(小故事)
课件出示: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
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
《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浒传》的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对作者、作品的介绍能迅速提升他们的认知高度,带领他们走进文学鉴赏的大门。
三、掌握读法,走进“水浒”
师:《水浒传》是一本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大部头古典名著,很多同学读起来觉得颇有难度,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以下方面一起去探讨一下《水浒传》的阅读方法。
1.识别题材特点
师:古典小说题材纷呈复杂,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红楼梦》属于世情小说,可如果我们再去仔细探寻这些我们熟悉的古典小说题材的共同点,我们发现他们大多分为两类,请同学们试着概括以下古典小说的共通之处。
预设: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呼唤英雄
《儒林外史》《红楼梦》——关注百姓
2.了解艺术手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描写英雄的精妙设计。108好汉的故事个个精彩,作者是怎么把他们的出场、经历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呢?
预设:
课件出示:
《水浒传》构思的巧妙在于:
(1)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
(2)善用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
(3)设置巧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怒杀仇人,上了梁山。
(4)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恩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
3.例析人物形象
师:《水浒传》最精彩之处就是英雄人物众多,但都各个不同,写外貌、写动作、写心理、写神态、写语言,作者抓住各个人物的显著特点娓娓道来,虽都粗豪、侠义,却同中求异,异中存同,人物极具代表性,绝不脸谱化。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武松和林冲两人之间的异同吧。
预设:
课件出示:
辨析林冲和武松的异同
相同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不同点: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从为兄报仇开始,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4.体会语言风格
师:施耐庵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使《水浒传》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该小说的语言是高度口语化的,与《三国演义》的文白相杂不同,因此更为准确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108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读下列三段语言描写,判断他们分别属于哪个英雄人物。
【甲】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C)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A)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B)
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5.探究主题思想
师:读《水浒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毛泽东爱看书,尤其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他看了《水浒传》,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如毛泽东认为:“《水浒》一书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过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官逼民反的史诗。请你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为以上的观点找到论据。
师引导:假如北宋社会不是作者描述的那样腐败黑暗,而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还会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吗?
预设:
课件出示:
如果林冲被陷害后,能有合理的申诉渠道,这位才干出众、忠心耿耿的职业军人不会上梁山;如果潘金莲能够支配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她也不会沦落为毒害亲夫的罪犯;武松如果能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为死去的武大郎讨个公道,他也不会举起复仇的尖刀;如果梁中书等人的收入暴露在阳光下,而不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孝敬太师,晁盖等人也很难认为自己的抢劫行为是正义的……
《水浒传》笔下的好汉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逼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主题——官逼民反。
《水浒传》表达的是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构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幻象,即在不平等和暴政面前渴望精神上的平等公正以及物质生活上的富足。
【设计意图】整本古典小说的精读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学生的自读往往只在情节上流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挖经典名著的深刻内涵,有助于丰富阅读体验。
四、课后任务,阅读“水浒”
师: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然后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然后集中展示。
任务一:从以上所讲的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品读《水浒传》这本书,并做好批注。
任务二:阅读时间安排四周。按照以下专题完成基本阅读任务,超前完成的小组获得评价奖励。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专题三:
品味小说精彩片段
专题四: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结束语:洋洋洒洒的一部《水浒》巨著,值得我们去关注、赏读。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从题材特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略窥《水浒传》阅读的门径,但对《水浒传》的精彩感悟掌握在大家手中,希望各位同学能按照下面的进度表细读巨著,在下次阅读分享课上给同学们带来属于你的独特阅读体悟。
阅读进度表(以100回本为例)
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探究任务
完成情况
第一周
第1—30回
熟悉了解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构建情节思维导图
第二周
第31—60回
梳理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第三周
第61—90回
品味小说精彩片段
第四周
第91—100回
整体感知文本,了解小说艺术特色
【板书设计】
水浒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清书中情节脉络。
2.开展水浒人物形象分析。
3.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课时准备】
1.分组安排
按照四个阅读专题任务,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再将每个大组分成若干小组。
一组:情节故事组。(分成三个小组)
(1)全文故事结构归纳梳理;(2)选择文中精彩片段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以思维导图形式整理相关情节;(3)选择文中精彩人物,围绕人物梳理相关情节。
二组:人物分析组。(分成四个小组)
(1)收集人物绰号,按绰号由来归类,明确人物特点;(2)分析人物形象;(3)为人物立传;(4)绘制英雄人物卡片,制成小书签。
三组:精彩片段赏读组。(分成三个小组)
(1)选择最能凸显人物形象的片段,改编成戏剧并表演;(2)选择描写人物最精彩的片段,赏读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3)选择你最喜欢的计谋,给作者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个片段的赏析理解。
四组:艺术特色探究组。以“好书推荐”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水浒传》的写作特色。
2.活动要求
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完成各自的阅读任务,制作PPT,准备集中展示。
3.准备时间:一周
【设计意图】学生的展示课也应该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和活动安排。在学生读完名著后,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任务安排,趁热打铁将学生的阅读输入变成输出,让名著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阅读,既是一次丰富自己的输入过程,又是一次提升自己的输出过程。一部英雄史诗《水浒传》,经历四个星期的阅读,一个星期的准备,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已经为自己输入了丰富的营养,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输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下面请各组发言人上台来分享你们的阅读收获吧!
二、阅读分享,再现“水浒”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阅读《水浒传》之后,有了怎样的个性体悟呢?《水浒传》阅读分享会正式开始。
(一)梳理“水浒”故事
生:“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水浒传》中精彩的故事像星星一样繁多,下面就由我们大组向全班同学介绍我们对《水浒传》故事情节的理解。
1.梳理小说情节结构
生: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的是全文情节结构框架。
预设:
《水浒传》的情节:
第一部分(第1—40回):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二部分(第41—70回):写梁山义军已成气候,可以公开攻城掠县,这期间主要写了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打呼延灼、打曾头市、打大名府等战役。
第三部分(第71—100回):写梁山好汉归顺朝廷,走向失败。他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奸臣迫害。
《水浒传》的结构: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2.以事件为核心梳理情节:智取生辰纲
生: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我们绘制了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这一精彩片段的前因后果。
预设:
3.以人物为核心梳理情节:鲁智深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我们梳理了小说中所有和鲁智深相关的情节,并绘制成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
预设: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是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刻把握小说主旨。
(二)品读“水浒”人物
生:《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是《水浒传》的核心,我们组的探究内容就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们,施耐庵笔下的英雄们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先走进第一小组的分享。
1.联系人物绰号,了解人物特征
生:我们组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作者特别爱给人物取绰号。这些形象的绰号让我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英雄的好多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秘密吧!
预设:
绰号之外貌特征:豹子头林冲、美髯公朱仝、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九纹龙史进。
绰号之才能特征:八臂哪吒项充、小李广花荣、鼓上蚤时迁、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戴宗。
绰号之性格特征: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急先锋索超、霹雳火秦明。
绰号之兵器特征:操刀鬼曹正、双鞭呼延灼、金枪将徐宁、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
2.联系情节细节,分析人物性情
生:施耐庵先生塑造了性情各异的诸多好汉,我们组成员从他们精彩的故事中品出了他们的个性魅力。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有关这些英雄的主要情节,探究他们的人物性情吧!
预设:
(1)宋江(及时雨)
主要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人物形象: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希望被朝廷招安。
(2)李逵(黑旋风)
主要情节: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江州劫法场。
人物形象: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3)林冲(豹子头)
主要情节: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人物形象: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4)武松(行者)
主要情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人物形象: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
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5)鲁智深(花和尚)
主要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人物形象: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3.为水浒英雄立传
生:《水浒传》就是一部反映官逼民反主题的英雄史诗小说。被逼上梁山的林冲是我们组最关注的对象,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我为林冲立传”。
(1)林冲基本信息表。
预设:
姓名
林冲
绰号
豹子头
绰号由来
酷似张飞,豹头环眼
常用兵刃
丈八蛇矛
原职位(或职业)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职业
总排名第六,梁山马军五虎将第二位
归宿(结局)
病死于杭州
(2)展示《林冲传》章节目录。
预设:(主要章节)
出场回目:第七回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上梁山回目: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梁山接收回目: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死亡回目: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原因:风瘫(百回本)
(3)简述浓墨重彩的章节。
预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刺配沧州后,几经周折才被分了个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投靠梁山。
(4)我为林冲写赞语。
预设:
林冲,落草前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仰。只因当朝皇帝昏庸,宠信奸臣,使得林冲丢官充军,家破人亡,充军路上还被两个小人侮辱。但他却不吭声,有人说他窝囊,不,他只是拥有历代大侠的宽容。他最后被逼上梁山,这也导致他对朝廷恨之入骨,坚决和朝廷抗争到底。
林冲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王伦因妒忌林冲的才华,多次想赶他下山,林冲为顾全大局,一直忍气吞声,直到王伦全吞了他大哥劫来的生辰纲,他实在忍不下去,杀了王伦,让他大哥做了梁山寨主。等宋江统领队伍时,武艺高强的他作为先锋大将军,虽立下战功,却绝无二心,他是多么有情有义呀!
4.绘制人物卡片
根据你对英雄人物的理解,为你喜欢的英雄人物绘制专属卡片,并制作小书签。
生:同学们精彩的解析,让我们对水浒英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小组为大家绘制了我们心目中的水浒英雄,请欣赏。(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英雄辈出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从绰号、外貌、才能、性格等,可以简要了解英雄人物;从情节细节,可以具体分析英雄的人物形象;为人物立传,是学生的阅读输出,将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精读“水浒”片段
生:《水浒传》文笔优美,刻画传神,施耐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片段,我们组将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解读,敬请期待。
1.表演戏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学生展示)
2.品析写作手法
赏读精彩片段,品析作者精妙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预设:
(1)我从“景阳冈打虎”的片段中,体会到原作中动作描写的准确、洗练。文中写老虎只用了“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就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暴露无遗。而写武松的动作只用了“闪在青石边”“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又闪在一边”……这里,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是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足见作者的功力。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到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了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体现了语言的精确。“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2)我从对林冲出场时的描写中学习到肖像描写的方法。《水浒传》第七回,鲁智深正耍禅杖,忽听一声喝彩,抬头看时,只见一位官人立在墙缺边:“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这段肖像描写,包含着散文和韵语两个部分。衣着描写是散文,具有写实性和表现人物个性的特点;外貌描写是韵语,是类型化的夸张手法。作者为了显现林冲的英雄气概,将林冲的外貌直接外化成模板似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这是“相由心生”的具体写照。
(3)我从“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中,学到了描写对话的技巧。《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和李逵扮为算命先生和哑道童,来引卢俊义上梁山。吴用刚一见面自我介绍就陷阱重重:“小生姓张名用,自号谈天口。”姓是假的,名是真的,自号藏着自己的真姓。虚虚实实间给自己留下了转圜余地。当卢俊义算命时报出自己的生辰八字后,吴用“拿起算子桌上一拍,大叫一声”,让卢俊义心慌不已。在说出卢俊义即将遭难,而卢俊义笑着不信时,吴用又用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说话技巧,故意神色大变,将银子退还,还“嗟叹而言:‘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罢,罢!’”引得卢俊义愧疚难安。唉,难怪最后卢俊义连藏头诗都未发现,只能上当。
3.给作者写信
给作者写一封信,和作者讨论《智取生辰纲》里的谋略。
预设:
亲爱的施大侠:
您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表达我对《水浒传》这一英雄史诗著作作者的尊敬。我特别喜欢您的《水浒传》,尤其当我看到书里面的一个个人物展现出超凡的勇武和智慧时,我心潮澎湃。今天有机会给您写信,我特别想和您探讨一下《智取生辰纲》的精彩谋略,如有不当之处,请您一定原谅我才疏学浅。
《智取生辰纲》的核心人物是吴用和杨志,他们的对决实在精彩。杨志为了保住生辰纲可谓智计百出:他为了掩人耳目,故意不多带兵,“智藏行踪”;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调整,由五更起日中歇,变为辰牌起申时歇,这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智选路径”。这些行为可见杨志精明多智。
可是吴用竟然道高一尺,制订软取计划,充分考虑时、地、人三个因素:天气炎热,押运者必有懈怠之处,利用天时,以药酒作为武器;黄泥冈为必经之途,人烟稀少,易于动作,于此设伏,占有地利;杨志为人精细,武艺高强,如果硬取一时未必得手,即使得手也未必能顺利脱身。所以吴用完全围绕杨志实施软取计划。①乔装歇凉黄泥冈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迷惑杨志一行。③在另一桶舀酒,一人抢吃一瓢,一人再来桶里舀酒,巧下药,蒙骗杨志一行。④白胜赌气不卖,贩枣人好心调解,引诱杨志一行。以上计划,皆是吴用精心设计。精明如杨志,亦不能不中其计。实在精彩啊!
这是我的一点个人愚见,希望得到您的评鉴。
此致
敬礼!
一位资深水浒迷
××××年×月×日
【设计意图】一部好的小说总是由一个个精彩的片段构成,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段,能管中窥豹,从局部认识整体。
(四)赏析“水浒”艺术特点
生:每一本小说都由人物、情节、环境构成,那么决定一本小说名垂千古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组认为,小说的艺术特色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预设: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②本书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教师点拨:感谢第四组同学做出的精彩分享,下面老师在人物形象上为大家做一个补充。
(1)主次人物关系有机安排。
(2)主要人物典型化,如宋江、李逵、鲁智深等。
(3)人物性格的动态描写,如林冲。
(4)社会各阶层群像塑造。
①男性形象:贫民起义者形象——吴用、李逵;下层官吏形象——文职有宋江,武职有王进、鲁智深、林冲、朱仝、雷横、武松;朝廷高官形象——高俅、蔡京、梁中书;恶霸形象——仗势欺人型,如高衙内、蒋门神、西门庆,地痞无赖型,如郑屠、牛二。
②女性形象:正面女性形象,有英雄女性形象——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也有良家弱女子形象——林冲娘子、金翠莲;反面女性形象,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白秀英、李巧奴、李瑞兰。
【设计意图】本板块主要是学生的分享和老师的总结,将古典小说的写作特色略做点拨,并总结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为以后的古典小说阅读张本。
三、课堂总结
一堂短短的展示课,同学们能从情节、人物、技法等方面对《水浒传》侃侃而谈,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我们将各组的展示进行一下总结:
第一组同学从整体到局部介绍故事情节,有全文情节框架介绍,有精彩故事思维导图梳理,有重点人物主要经历一线串珠,设计形式多样,让同学们对故事情节一目了然,并且启发了其他同学在阅读方法上的改进升华。
第二组同学点评英雄,抓绰号,析形象,写小传,绘书签,活动丰富多彩,使《水浒传》的阅读充满了趣味性,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
第三组同学精读片段,化静态的文本为动态的演绎,赏技法,评计谋,练文笔,扎根于文本本身,精读精解,与作者深层次对话,对文本做出了深刻的理解。
第四组同学高度概括总结,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技巧。这是超脱于文本之外的解构,这不仅需要你们对文本仔细研读,还需要你们对已学过的知识技法有明确的辨识理解。你们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每个小组都精彩迭出,老师从你们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我们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
让这屋子充斥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一个个小水浒迷,愿你们带着这份热情,在阅读的道路上,扬帆前行!
【设计意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指引必不可缺。学生的展示精彩纷呈,得益于老师课前读法的指导和任务安排。老师的课后总结性评价,及时总结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特点,是对展示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方法指引。
结束语:《水浒传》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我们读它,不仅要读出108条好汉故事的精彩,更要读出它背后所反映的主题。今天我们的分享展示告一段落,但同学们的阅读任重道远,课下我们一定要继续精读《水浒传》,品出我们的独到感受!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整个教学设计分成两部分:老师的阅读指导和学生们的阅读展示。对整本书的阅读,学生不易把握,老师围绕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结合初中生阅读特点展开课堂教学,又紧扣中考考点,让学生学有所得,并收获了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展示课的准备十分充分,同学们分组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展示给其他小组,方法多样,角度各异,有同组学生的共性阅读,又有自己的个性理解,在和其他组同学的交流中,让自己的理解更多元、更深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再次阅读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