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名的来源,你知道吗?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第11课 古代日本
Speaker name and title here
一、6世纪的日本
中国
1、公元1、2世纪的日本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一百多个小国(其中有些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出现一个较大的国家——邪马台国
“旧百余国,汉朝有朝见者,今使所通三十国”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2、公元3-5世纪的日本
兴起: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
统一:公元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最高统治者:大王
管理制度:部民制度
大和国
“大王”
私有领地
部民
私有领地
私有领地
地位近似奴隶
部民
部民
贵族
贵族
二、大化改新
背景:6、7世纪时,部民制度出现危机,世袭贵族的实力不断增强,他们把持朝政,威胁天皇的统治。
政变: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 ,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大化改新: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
政治
经济
意义
1.没收贵族私有领地和部民,土地地和部民成为国家的公地和公民
2.政府把公地授予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3.统一赋税。
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使日本发展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大和国改名为日本国
二、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唐朝女性服饰
大化改新后日本服装
二、大化改新
日本奈良
唐朝长安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
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集团
三、幕府统治
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
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武士集团的出现
开始
12世纪晚期,武士集团的将领——将军掌握了国家政权,天皇成为了傀儡。从此日本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一
二
幕府本指将领军帐,后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用法始于镰仓幕府建立。
第一代幕府将军——源赖朝
武士道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精
武
士
道
神
为篮球魅力所征服的少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打进全国大赛
在“天人”控制幕府时期,仍然坚持并贯彻自己“武士道”的坂田银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二、大化改新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三、幕府统治
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练一练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朝鲜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A
C
练一练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4.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
A.将军 B.农民C.农奴 D.武士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