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比一比
苏教版
一年级上
新知导入
对
口
令
老
师
学
生
我说大
我对小
我说高
我对矮
我说长
我对短
我说重
我对轻
新知导入
哼,不公平!大头哥哥不跟你玩了。
棉花糖,我比你高!
新知讲解
按顺序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上有些什么?
新知讲解
这两根跳绳哪一根长呢?
可以将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比较。
√
新知讲解
这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呢?
脚不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比不公平。
新知讲解
高的画“√”。
√
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高度上,身要站直。
新知讲解
√
原来站在同一高度比较,才便于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你们真棒!
新知讲解
可以掂一掂。
相差多的一掂很快就知道谁重了,可是两个差不多重的就没法了。
石榴和柿子谁重谁轻呢?
新知讲解
天
平
当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时天平是平的;如果两边都不平,下降的一端物体比较重。
新知讲解
重的画“√”。
√
新知讲解
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新知讲解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课堂练习
1.长的画“√”,短的画“
”。
√
√
课堂练习
2.高的画“√”,矮的画“
”。
√
√
课堂练习
3.重的画“√”,轻的画“
”。
√
√
课堂练习
4.拓展提高: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
√
×
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了。
我知道比较轻重不仅可以掂一掂,还可以用天平。
板书设计
比一比
比长短→一端对齐
拉直
比高矮→同高度
脚放平
身站直
比轻重→天平
下降重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2、3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一比》教学设计
课题
数一数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通过比较,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推测、判断等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难点
理解长短、高矮和轻重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玩游戏——对口令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长,我对短;我说重,我对轻。2.导入新课师:大头儿子和棉花糖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不知为什么事闹得不愉快了。课件出示:反馈:大头儿子把脚踮起来和棉花糖比身高,不公平……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么到底怎么比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学习比一比。板书课题:比一比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利用游戏和学生最熟悉的动画片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讲授新课
看一看,说一说大头儿子:这是我到外婆家玩看到的!
师:按顺序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上有些什么?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比“长短”师: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大头儿子:这两根跳绳哪一根长呢?师:怎样比较长短呢?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将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比较。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现在你能在长的后面打上“√”吗?大头儿子:谢谢,原来事物在比较长短时,必须一端对齐。三、比“高矮”师:这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课件出示:师接着问:怎样比才公平呢?引导学生得出: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高度上,身要站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现在你能比较他们的高矮了吗?在高的下面画“√”。大头儿子:原来站在同一高度比较,才便于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你们真棒!四、比“轻重”师:你们看,水果树上结满水果。大头儿子:石榴和柿子谁重谁轻呢?师:是呀!这可怎么比较呀?师:你们觉得呢?师:思考的真全面!我们可以找一种工具来帮忙呀!课件出示:师介绍:这个叫做天平,当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时天平是平的;如果两边都不平,下降的一端物体比较重。现在我们就把石榴和柿子放在天平上。课件出示:重的画“√”。师:看来利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真方便。那么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这两个小朋友在跳绳。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回答:第二根长。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两个人的脚不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比不公平。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反馈:第二个小朋友高。
学生:可以掂一掂。
学生:相差多的一掂很快就知道谁重了,可是两个差不多重的就没法了。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柿子重。
学生独自找一找、比一比,然后集体交流。
通过看图说说,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提高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出比较的方法,学生充分经历了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说一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感受比较轻重的方法,体会比较的过程,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初步学会比较轻重。
课堂练习
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重的画“√”,轻的画“○”。
4.拓展提高: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巩固学习的新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比一比比长短→一端对齐
拉直比高矮→同高度
脚放平
身站直
比轻重→天平
下降重
板书的设计凸显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比一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通过比较,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推测、判断等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长短、高矮和轻重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玩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
);我说高,我对(
);我说长,我对(
);我说重,我对(
)。
2.大头儿子和棉花糖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不知为什么事闹得不愉快了。
3.大头儿子把脚踮起来和棉花糖比身高,不公平……那么到底怎么比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学习比一比。
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1)这是大头儿子到外婆家玩看到的!
(2)按顺序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上有些什么?
2.比“长短”
(1)这两个小朋友在(
)。
(2)这两根跳绳哪一根长呢?想想怎样比较长短呢?
①可以将两根绳子(
),一端(
)比较。
②长的画“√”。
(3)我知道了:事物在比较长短时,必须一端(
)。
3.比“高矮”
(1)这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呢?
两个人的脚不在(
)高度上,这样比(
)公平。
(2)怎样比才公平呢?
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
)高度上,身要站(
)。
(3)在高的下面画“√”。
4.比“轻重”
(1)你们看,水果树上结满水果,石榴和柿子谁重谁轻呢?
(2)怎么比较呀?
比较石榴和柿子谁重谁轻,可以(
)。
(3)你知道吗?
这个叫做天平,当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时天平是平的;如果两边都不平,下降的一端物体比较重。
(4)现在把石榴和柿子放在天平上,重的画“√”。
5.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
三、随堂检测
1.长的画“√”。
2.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3.轻的画○,重的画△。
4.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
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