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海因里希 伯尔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海因里希?特奥多尔?伯尔
1917年出生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二战爆发,被征入德国法西斯军队,历时6年,随军征战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45年被俘,战后获释。
战后“废墟文学”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去世,举国哀悼。
代表作品:《火车正点》、《亚当,你到过哪里》、《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战地医院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脉络梳理
时间:
地点:
环境:
主人公:
(一)到底受了什么伤?
(二)现在是不是就在母校里?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时,我一直想弄清楚两个问题是什么?
第一部分(1-15):“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16-45): “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46-53):“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文章分段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负伤进入伤兵医院 ———美术教室
“我”怀疑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母校
“我”确认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母校
“我” { 在自己的母校被截去双臂和右腿
情节发展
发烧、疼(10)
打针、热乎乎(17)
叫喊(20)
胳膊、腿不能动(39、40)
医生注视、低语(41)
(1)到底受了什么伤 (2)是不是母校
美术教室的布置(6、7、8、9、11、12、13)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13)
门上的十字架印痕(46)
黑板上我的笔迹(49)
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的手迹
① 伤势太重,发着高烧,神智不清时产生的幻觉(客观)
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有统一的规定(客观)
③ 现实有太大的变化,一时无法接受(主观)
在诸多的证据下,我为什么对母校不敢确认?
学生
学校
城市
门房
伤兵
医院
火海
消防员
反差
三个月前
三个月后
透过这些变化,我们也能看到了些什么呢?
“战争既是谋杀,又是自杀。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
小说中的 “我” 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他在战争中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
“我”为法西斯卖命,并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我”是为德国纳粹的垂死挣扎而战,“我”发出的子弹和炮弹说不定就杀害了反法西斯的战士。
我参加的是非正义战争,我成为纳粹的帮凶,我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
我的这种战争思想正确么?
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0—约公元前406),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
代表作《美狄亚》约写于公元前413年。
《美狄亚》
英雄伊阿宋,在美狄亚的帮助下,成功盗取“金羊毛”,并与美狄亚结婚生子。后来伊阿宋抛弃妻儿,与他国公主结婚。美狄亚悲愤难当,杀死了公主及自己的孩子,伊阿宋震惊而自刎。
这幅画传达出来的信息:
手执利刃刺向自己的骨肉——象征残忍、复仇;只求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古罗马传说中的“忠诚的牧羊少年”,担当起送信者的重任,虽然脚上有刺,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将一封重要的信件传给罗马元老院,圆满完成使命后才安顿下来,才将脚掌上那根折磨了他一路的刺 挑了出来。
《挑刺的少年》
忠诚
国家和元首的利益高于任何个人利益,公民必须坚忍、忠诚,不顾个人,绝对服从……
雅典娜希腊重甲胄武士
雅典娜女神,其形象常常是手持神盾、全身武器披挂,所以“智慧女神”雅典娜也被称为“女战神”。
希腊的重甲胄武士,常常呈现英武高大的形象。
尚武
老弗里茨:腓特烈一世,绰号红胡子。他试图把神圣罗马帝国变成一个军事专制国家。六次远征意大利,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远征时,他发表演讲,称自己为“上帝所加冕的,伟大与和平的使者,光荣的胜利者与帝国不断的扩大者,罗马人的皇帝腓特烈”。
多哥风景画:“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
多哥,位于非洲西部,1884年曾沦为德国殖民地。一战之后,由英法管理。那里物产丰富,出产香蕉等水果。
殖民主义。
“超人”和“强权意志” ,为纳粹服务。
尼采,德国哲学家,他打破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传统价值观念,他的某些观点,如:反对民主、鼓吹战争等,被德国利用了,恰好为德国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和称霸世界提供了理论前提。
尼采画像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私立学校逐渐被取消,国家加强了对全部教育事业的控制。纳粹党为培养可靠的行政官员和专业技术干部,设立了三种类型的特殊学校,托马斯中学改成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复仇 尚武 侵略
种族 殖民 信仰
纳粹军国主义教育
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本为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我”没有写完,说明可能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是盲目的接受了这种军国主义的思想。
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
牛奶与上文回忆门房里的牛奶相呼应,既表明我认出乐比尔格勒,也表明“我”在遭遇重创之后才意识到昔日和平自由生活的可贵。
因此,“牛奶”已经成为和平的代名词,并掺杂着我的无限伤感与悔恨,此时对和平生活无限向往。
与其说是我反抗纳粹战争,不如说是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反战,他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
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
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文章的结尾使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谜底在此全都被揭开,这是什么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