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日
朱启平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有资格叫作一名男子汉?
和平的白鸽要穿越多少沧海桑田,才能从此安睡沙滩?
炮弹要横飞直落多少回,才能永远被禁止?
要有多少双耳朵才能听到黎民苍生的哭声?
要死多少人,才会感觉到死去的人已经太多太多?
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前排右)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写作背景
日本投降之时,《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是当年采访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七七事变”后,他辍学南下,于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在高手云集的各国记者中,朱启平就此撰写的长篇通讯《落日》被誉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收录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专业的教材。《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
作者其人
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它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
文体
用一句话新闻概括这个历史性时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945年9月2日上午,美舰“密苏里”号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接受日本人投降。
一句话新闻
颇有文学色彩,意蕴悠悠:虽然签字投降发生在上午,但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以太阳旗为其标志,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日本的签字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呢?
文章的一组小标题相对于《落日》这个主标题,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小标题交代各段主要内容,在结构上使文章眉目清楚,层次分明;
“签字场所”交代环境,“代表到来”介绍双方人物,“仪式开始”交代签字过程,“投降书脏了”补充细节、插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仪式开始”这一部分应属于重点片段,是整个通讯的高潮部分。
本篇通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每部分各自侧重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源,揭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签字场所”,着重写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代表到来”,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
第四部分:“仪式开始”,写了双方代表签字。
第五部分:“投降书脏了”,是尾声。写了三个小插曲,是签字后的余波。
请采用跳读,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并分析。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体会情感
血与泪
永志不忘
朱启平晚年,与老友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
“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请大家思考作者的这种“中国立场”体现在何处?请举例说明。
?
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争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告投掷一枚炸弹炸断。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作者用一种冷静但轻蔑的口气来揶揄日方投降签字代表,让人有一种“痛快”的感觉。
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作者联想巧妙,联系历史,有一种一雪前耻、正义必胜的历史必然性蕴含其中,使人振奋!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作者联想巧妙,联系历史,有一种一雪前耻、正义必胜的历史必然性蕴含其中,使人振奋!
通讯写作,国外新闻界一般不主张作者直接发表议论,认为主观评论会妨碍新 闻的客观真实性,你如何评价本文的这种“评论性”“倾向性”?
朱启平在叙事时感情是平缓的,冷静的,尊重事实且报道事实,只是在叙事之后会用一两句话“画龙点睛”,忍不住“跳出来”议论两句。应该说“恰到好处”。任何新闻其实都有它的“社会性”,纯粹的客观性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老新闻工作者严秀谈到朱启平的新闻作品时说:“新闻而不要成为过眼云烟,我以为关键只在两个字:眼光。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似乎就在这两个字。”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图片两组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10万大军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仅用10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
在持续的5个半月里,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30分,从海湾的美国战舰上发射出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参战国家最多,高科技手段运用最充分的局部战争。死亡60多万人,伤及95万人。
解读图片的技巧
*了解图片发生的
*突出图片展示的
*抓住震撼人心的
*揣摩图片人物的
*反映图片作者的
*注意图片构成因素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