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知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此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并结合图文史料,能准确说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发展的表现。
2、通过阅读课本,能准确说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史实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材料一: 江南地方,据洪承畴报:“明季赋税繁重,官兵坑害,百姓极为困苦……伤残最苦之州县,人民逃亡,田地荒芜”。
材料二: “清角行营人迹断,哀笳彻底鬼磷吹。”
——邱象随《过新城东平侯旧府》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原因: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共有图46幅,其中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并盖有“雍亲王宝”和“破尘居士”两方印章。画册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描绘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
3、表现:
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云南布政使司发给
沙立目的开荒执照
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这个字漫漶不清)、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
②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黄河筑堤图
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莆田人陈鸿在《国初莆变小乘》中说:“番薯亦天启时番邦载来,泉入学种,初时富者请客,食盒装数片以为奇品。”
钟桐山湖北《武昌县志》说:“高宗纯皇帝特饬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食,自此广布蕃滋。”
④经济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清康熙年间(1662~1722),福州城区有烟丝店十几家,年产烟丝约3.6吨。在福建永定县,条丝烟作坊曾达到千家以上。山西曲沃的烟丝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由此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兴旺发达。
4、意义: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据《大清会典事例》所载:“乾隆十年奏准,江宁现设机六百张,机匠一千七百八十名。苏州现设机六百六十三张,机匠一千九百三十二名。杭州现设机六百张,机匠一千八百名。外江宁现留摇纺、染匠所管高手等匠七百七十七名,苏州挑花、拣绣所管高手等匠二百四十三名,杭州摇纺、染匠、挑花及所管高手等匠五百三十名。”
2、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盛世滋生图》涉及人物1.2万人,有中国最美丽的园林、建筑2000多栋,各种船只400余艘,描绘的是苏州的盛世场景,官场、民俗文化、杂耍等应有尽有。
表现:
(1)、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如盛泽镇、汉口镇
(2)、出现众多商业城市,如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其中苏州在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3)、商帮发展,如山西晋商,徽州“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A
D
随堂练习
1.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 )
A.小农经济 B.工商业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3、材料: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换无主之匠代之,日“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苏州风俗考》
材料中“主”、“匠”在这里分别是指什么人?(4分)他们之间具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2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条件是什么?(2分)
主:机户 匠:机工(4分)
生产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分)
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