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本节结构
一、巴西自然概况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四、热带雨林危机
五、城市化问题
一、巴西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读图9.17、9.18,说出巴西在世界的地理位置,有哪些邻国?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西半球、南半球
大部分位于热带
东临大西洋(位于大西洋西岸)
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
1.2
地形
看图想想巴西地形的特点是怎样的?
1/3平原——北部
2/3高原——南部
世界上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分布着世界最广大的热带雨林。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1.3
气候
读下图,说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南回归线以南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4
河流
在图9.18中找出亚马孙河,以及它的发源地和汇入海洋名称
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河流,世界第二长河,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注入大西洋;
其他河流:托坎廷斯河、圣弗朗西斯河,巴拉那河,均注入大西洋。
结合南美洲地形,思考为什么河流均注入大西洋?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1
巴西的人口、面积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面积(万K㎡)
1707
997
960
937
854
769
328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斯坦
人口(亿)
12.77
10.13
2.78
2.12
1.70
1.56
巴西
占拉丁美洲的百分比(%)
在世界各国中的位次
面积
854万k㎡
43
5
人口
1.7亿
33
5
结论: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
2.2
巴西的人种构成
巴西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最早的移民: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以及被当做奴隶贩卖的黑人
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与黑种人、印第安人结婚的比较普遍,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人种。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人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2.3
多民族融合的文化
玛雅文明是古代印第安人的杰作,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摩尔多瓦西部地区。
玛雅文明在物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都要很大成就。
狂欢节
桑巴舞
看了前面的三幅图片,结合P92活动2,说说巴西的文化
巴西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说明社会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3.1
巴西工农业发展史
阅读P93材料,说说巴西工农业是如何发展的?
殖民初期
16世纪中期
17世纪末
19世纪初
出口木材
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咖啡王国”
主要工农业产品
经济特征
原因
二战前
木材、甘蔗、矿物、咖啡
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殖民统治
二战后
咖啡豆、蔗糖、橘汁、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拥有较完整的工农业体系
自主发展
把巴西变成自己
原材料的“仓库”,
工业品销售的市
场,进行双重剥
削,掠夺财富。
经济完全受殖民
统治者的控制,
是生产出口一两
种矿产品为主的
单一经济。
廉价输出农矿产品
高价进口工业品等
出口商品价格波动大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殖民地
殖民统治者
3.2
巴西的矿产资源和工业
巴西有哪些主要的
矿产资源?重工业
为什么多集中在圣
保罗、里约热内卢
等地区?
巴西主要有铁、锰、煤、石油、金等矿产资源(缺优质煤,石油产量也不多,最丰富的是铁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集中、工业发展较早、海上交通便利。
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使用新方法解决能源短缺
煤、
石油
不足
大量生产甘蔗
水能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海洋
酒精动力汽车
伊泰普水电站
海底石油
解决
办法
制造
酒精
与巴拉
圭合作
加强
开采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事业,在第三世界居领先地位。
伊泰普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整个水电站坝身长7.7公里,坝高196米。坝内蓄满水后,形成了面积达1350平方公里、深度为250米、总蓄水量为290亿立方米的伊泰普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内。工程的兴建带动了巴西、巴拉圭经济的发展。
总结: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
重要的工业中心:
汽车制造、防治、钢铁、造船、飞机制造、石油、水泥等,其中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亿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
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临近铁矿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热带雨林危机
4.1
雨林概况
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4.2
热带雨林的作用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大的热带雨林,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还有2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可惜的是,这个宝库目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地球的肺”功能正在减弱,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个话题——雨林危机。
4.3
热带雨林危机
读图9.26和下图说说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热带雨林的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引发一系列问题
①森林遭受破坏
②水土严重流失
③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④全球生态受到威胁
⑤全球气候恶化
当地居民:砍一些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但把树砍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又怎么办?
政府官员:不砍树,当地居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问题也不好解决;砍多了树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开发商:这里的木材质量很好,有不少还是珍贵的热带硬木,多砍些树就可以多赚些钱。反正巴西的森林面积大得很,我们多砍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
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巴西热带雨林能够提供大量氧气,大规模砍伐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面对砍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
4.4
保护措施
申请国际援助,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城市化问题
5.1
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4.
5.2
城市发展过程和“城市病”
想一想,城市的迅速膨胀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
例如:城市资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犯罪增多,城乡差距加大等。
5.3
面对城市大爆炸的对策
巴西首都
—巴西利亚
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说一说巴西利亚在交通、环境保护方面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合理规划、划分不同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