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 回延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 回延安》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8:49: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2课
回延安
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2、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操和“大我”情怀。
学法指导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感知诗歌中描绘的陕北高原的自然景象和文化景观,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高声朗读,品析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品味诗歌采用“信天游”的语言形式的特点。
3、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情感,理解诗歌主题,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中考导航
1、“铺”“糜”等为中考易考字。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中考诗歌阅读的常考点。
3、赏析诗歌的语言是中考的易考点。如苏州中考《再别康桥》要求结合所给诗句简要分析诗中用了多个叠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十余年,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你对延安有哪些了解和认识?与同学交流。
延安简称“延”,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著名自然景观有黄河壶口瀑布等。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有轩辕黄帝陵。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进驻延安,延安从此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了十余年,培育了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留下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延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等。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贺敬之,生于1924年,诗人,剧作家,山东枣庄人。1945年与丁毅等人创作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代表作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
(二)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贺敬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940年,16岁的贺敬之来到延安,喝延河水,吃延安小米,接受延安革命精神的熏陶,成长为革命诗人,与延安、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6年,诗人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延安,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发出了激越高亢的时代之声。
三、总体感知
第一节:抒写久别后回延安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回延安)
第二节:回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情景,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忆延安)
第三节: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表达亲人相聚的喜悦之情;(话延安)
第四节: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看延安)
第五节:赞颂延安在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功绩,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赞延安)
四、导读理解
1、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赏析:动作描写,“抓”“贴”两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挚爱。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赏析:动作描写“几回回”表达了“我”对延安的思念之情;“双手搂定宝塔山”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似言宝塔山之小,“我”可以搂住,一个“搂”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故地之物的亲切之感。
3、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赏析:夸张、比喻。“千声万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把延安比作母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亲切和敬爱,抒发了诗人再次回到魂牵梦常的延安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4、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赏析:拟人,“唱”“笑”“招”分别赋予“杜甫川”“柳林铺”“红旗”以人的特点,写河流、村庄、旗帜也热情欢迎诗人的到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回延安时急切、喜悦的心情。
5、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赏析:借代,“白羊肚手中”“红腰带”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亲人们”,具有鲜明的延安特色。这两行描绘了热情好客的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欢乐场面,营造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
6、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赏析:动作描写。“扑”字用语贴切,以无声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无比欣喜激动而又无以言表的心情。
7、“……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分析这句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追溯当年相送的场面,引出下面忆延安生活的内容,在诗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赏析:比兴,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并比喻”我”与延安亲人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写出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9、“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什么?
赏析: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本领,学到了文化知识,更学到了革命精神。“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就是具体概括。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的不光是延安的“小米饭”,更有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
10、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赏析“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窑”的表达效果。
解析:“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窑”,这里选取有地方特色的事物来写,既亲切又真实,渲染延安人民热情招诗容人的浓烈氛围。
11、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赏析:语言描写“气喘得紧”写“老爷爷”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激动的心情。
12、“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赏析:语言描写,现了延安亲人保卫延安的辛劳,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意。
1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赏析:烘托诗人选取富有地域特色的白窗纸、红窗花,描写了当时的环境,烘托了喜悦的心情。写娃娃们争相和自己拉手的动作,活画了小孩子天真活泼的形象,表现了欢聚场合的热闹。
14、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赏析:比喻、夸张。写亲人重逢交谈时的热闹场景。诗人与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长江大河的浪花一样没有穷尽。
15、第三部分描述亲人亲切话旧的场面,在构思和写法上有何特色?
解析:构思上:结构上,先总写,再具体特写,最后升华;内容上,或从话语中表现人生经历,或从诗人的认辨中揭示人物的成长,或从人物的活动中添色添彩。
写法上:通过场景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选取典型人物(“老爷爷”、“团支书”和“社主任”、“娃娃们”三辈人),来表现亲人们欢聚一堂的喜悦场景。
16、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赏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与“不够我走”“不够我看”的对照,从侧面突出了延安的变化之大,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急于看遍延安城的迫切心情。
17、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赏析:比喻,把延安的天空比作“大明镜”,展现了一幅阳光明媚、生机勃发的延安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兴奋喜悦、激动无比的心情。
18、盏盏电灯亮又明,
排排绿树迎春风……
赏析:拟人、排比。“迎春风”,赋予“绿树”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延安绿树的生机盎然。“一条条……”“一座座……”“一排排……”构成排比,颇有气势地描绘了延安城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19、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赏析:比喻、拟人。今昔对比,“换新衣”赋予“母亲延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概括了延安十年间的巨大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欣喜之情。
20、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赏析:起兴,先说杨家岭的红旗(代指中共中央),以引起下文叙说革命事业在延安发展的旺盛之势。
21、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赏析:双关,“脚印”既指人民领袖的脚印,也指中国革命的脚印。由“宝塔山下”到“天安门”,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革命的火种传遍全国,发扬光大。
22、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赏析:拟人,“照”字揭示革命思想有着照亮前路的作用,“喊”字赋予延河以人的行为,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寓意革命形势大发展。
23、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赏析:夸张,“身长翅膀”“脚生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诗人幻想能自由飞用,可以再回来看望延安母亲。“再回”照应题目与诗歌开头,使结构更完整,再次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