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导学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导学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9: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朗读、品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发现并感悟各拉丹冬的美。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长江源头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冰峰西南侧的冰川。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1米,姜根迪如海拔6543米,有南北两条呈半弧形的大冰川,南支冰川长12.5公里,宽2.9公里,冰川尾部有2公里的冰塔林。这高耸入云的冰雪山体和晶莹皎洁的大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泉。
长江从这流出,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等省市,注入东海,全长6380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源头的冰塔林千姿百态,银雕玉砌,似水晶宫里亭亭玉立的少女赛九重云霄外的琼楼玉宇,其冰川融水呼啸而下,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河沱沱河的源流。长江源头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尕卡迪如雪山北麓的玛尔肯湖中,有着品位极高的磁铁矿藏和铅锌矿藏。景色迷人的祖尔肯湖中,盛产肥美的无鳞鱼高原裸鲤。终年白雪皑皑的崔英山上,栖息着成群的雪鸡,山坡和山脚下则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有野生的雪豹、白唇鹿、藏羚羊、盘羊、藏野驴、野牦牛等199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长江源立下了“环保纪念碑”,高2米,用花岗岩制成,正面有江泽民书写的“长江源”字样。长江源是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区。长江源环保纪念碑是中国政府及全体中国人民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美好愿望和坚实决心的一个象征。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一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写作背景
197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已是最后一张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西藏这个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她曾自豪地写道: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丽华说:“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三、导读理解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见闻和感受。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
3.从文中看,各拉丹冬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
4.这里的气候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严寒时间较长,天气阴晴变化快。
5.这里的冰窟是不是特别冷?从哪里可以看来?
明确:从文章第10段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冰窟比想象的要温暖,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
6.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至
所见
所感
砾石堆上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浩浩苍苍的冰天雪地
感叹造物主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接近冰山
屏风一般、各种图案
图案形状难以名状
爬过冰洞
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
自成一番天地
置身冰窟
纷纷扬扬的雪粒、千姿百
态的冰体、
太阳下的冰世界、冰山上纵横的裂纹
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
7.冰塔林给作者留下了哪些印象?
明确:冰雪世界,天气寒冷,气候变化多端
海拔很高,活动困难
狂风一刻不停
晶莹连绵,静穆庄重
感悟自然的永恒与伟力,为之震撼
自我检测
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yùn
niàng(__________)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pī
lì(__________)舞的“太空步”。
(1)给文段中加粗字注音。
接踵而至__________
脖颈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ùnniàng(__________)?
pīlì(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襄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1)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选文第二段中提到传说有什么作用?
(3)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
(4)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zhǒng;
gěng;
(2)酝酿;
霹雳
2.答案:(1)主要叙写人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主要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
(2)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事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做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
(3)“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
(4)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并且照应前面提到的传说。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和段落的作用。第一段主要介绍了人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尤其以作者的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一定要读懂下文的内容再作答。
(2)文章提到传说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段的传说在内容上: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事显得迷离有趣。结构上:为后文摔跤受伤做铺垫。
(3)本题为词语鉴赏题,要在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卖弄”本义: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
(4)解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等角度进行分析。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的壮观。摔跤受伤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同时照应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