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导学案(无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导学案(无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19:56: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0823
日期:
2021.5.17
主备人:
审核人:
《石壕吏》
【晨读课导学】

标:1、大声朗读《石壕吏》,做到读音和划分节奏正确。(15分钟)
2、借助辅导资料扫清字词障碍,并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15分钟)

效:教师抽测学生的朗读情况以及字词的掌握情况。(10分钟)
【自研课导学】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2、品读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导学流程
自研自探环节
自学指导(程序、要求、时间)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
速读文本把握结构
自学内容一
自读课文,对子互学。方法指导:1.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2.对子之间自练读课文,咬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古体诗的句式特点。完成随学笔记一。(时间:
5
分钟)
随学笔记一:注音。逾(
)
邺(
)
戍(
)
妪(
)
2、读出节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随学笔记二:1.借助课本注释来口头翻译全文。2.再读课文,读出层次,思考课文叙事脉络。随学笔记三: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演读老妇的语言,说一说这个家庭“苦”在何处。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跳读文本梳理思路
自学内容二
朗读课文,读出情境学法:小组长主持,互助学习。并完成随学笔记二。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方注释,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自由练读,结合课本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小组内评一评谁翻译的最好。2.再读课文,读出层次。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关注文中指明时间的词,思考课文叙事脉络。(时间
15分钟)
深入文本仔细品读
自学内容三
走近杜甫,体悟情怀再次品读课文,并完成随学笔记三。1.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用心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想象:差役是如何逼问老妇的?试着补白暴吏的语言。(学法指导:同桌之间角色演读,体会诗歌情境)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明确)(时间:
15
分钟)
【展示课导学】
学习目标: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情怀。
课堂
元素导学流程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方案、建议、时间
交流与分享A两人小对子:(3分钟)对子间相互检查“随学笔记一”,评定等级。B.互助组:
(5分钟)1.小组长主持,看谁的结构图合理、美观,看看谁的翻译更合理,请他组内讲解,做好展示准备工作。准备与预展C、共同体:(7分钟)1.本篇课文是一首叙事诗,掌握事件叙述的要素分角色演绎这个故事,注意是脱稿演绎,不是朗诵。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情感。
展示方案一:
朗读诗歌,掌握节奏方案预设:
1.小组多形式读古诗,齐读或分角色朗读,读出韵味展示方案二:
再读诗歌,读出情境方案预设:
1.口头翻译全文
2.梳理文章内容,划分层次展示方案三:演绎故事,体会情感方案预设:
1.小组分工演绎这个故事
2.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情感(预时35分钟)
总结归纳提升环节
评定等级
【资料链接】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凄哭声。“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
分数:
批阅日期
【基础题】
1.杜甫,字
,号
,唐代伟大的
(什么主义)诗人。他于安史之乱期间写下了著名的组诗“三吏”
,“
三别”

2.《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句子是:“
。”
【发展题】
3.本诗题目为《石壕吏》,为什么全文却以老妇人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拓展题】
潼关吏

·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
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草草:
疲劳不堪之貌。何:多么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上句言坚,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万丈余。
备胡:
指防备安史叛军。
要:
同“邀”,邀请。
连云列战格:
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西都:
与东都对称,指长安。
丈人:
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艰难:
战事紧急之时。奋:挥动。
哥舒:
即哥舒翰。
4.对比阅读《石壕吏》《潼关吏》,分析诗人对两个地方的官吏不同的情感。
PAGE